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套装4册)在线阅读
会员

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套装4册)

(英)马蒂亚斯·本泽尔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95.5万字

更新时间:2023-03-24 15:50:51 最新章节:索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是包含哲学、社会学、文学、美学以及文化理论等多个学科的跨学科及综合性的研究领域,目前也是国际学术的前沿领域,集中了一大批的名家,拥有较其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广的市场,本领域也是国内一批重要大学近些年来致力于展开的研究领域,有较为可观的学术前景。本套丛书所选书目均是一批精品,其作者或是已故著名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或文化学家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已经检验属于本学科领域的基本典籍,或是目前风头正健的国际学术明星的作品,其影响为时下学术文化市场所关注。这些年以来,中国大陆在引起了较多的国外社会与文化理论方面的著述,如凤凰出版集团的“人文与社会”、商务版“现代性研究译丛”、社科文献的“社会理论译丛”,三联版的“学术前沿”以及上海三联“学术文库”也收入了不少相关译品,对于推进国内的学术研究与文化讨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很多与相课题相关、且重要的著作尚没有中译本,既包括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著作,也包括一批近几年出现的优秀著作。第二,本课题的著作分别偏重于实证主义与解释学,学术政治立场也偏向于自由主义及保守主义,相应的,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以及激进左翼方面的品种相对较为缺乏。第三,本选题定位集中,即专门收入讨论现代性社会与文化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鉴于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科包容性以及前沿性,非常值得推出。相信本套译丛的推出以及持续,可以更大程度地活跃和推进国内相关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及文化建设事业。丛书目前较多地选择了现代性社会理论方面的著作,这一块值得推介的相对较多,而且领域本身也相对成熟。文化理论方面的著作相对次要,也是因这一块国内相对较多,可以在后面再择重要者推出。但文化理论仍值得纳入整体规划,以利于项目的持续推进并形成市场效应。本套丛书选题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提供。邹诗鹏教授近些年来致力于现代性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激进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的前沿研究,作为执行主编连续多年编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年度报告》,对这个方面的国外状况较为熟悉,所编报告在国内外学界产生很大影响。加之复旦大学形成了一批以青年教师以及优秀博士生的研究与翻译队伍,可以保证这套丛书的翻译质量。
品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孙斌等
上架时间:2023-03-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再生水回用,能通过提供替代水源,应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紧缺问题。相对于其他替代水源,再生水回用具有诸多优点。然而,公众因为再生水经由污水生产而对其产生消极认知。如今,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几乎能生产出满足任何水质标准的再生水,而现实中的再生水回用却仍然局限于数十年甚至100年前的几种用途上。缘何早已突破技术难关的再生水回用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首要原因便是公众对再生水回用的排斥。因此,深入
    付汉良 丁超 刘晓君 何玉麒社科8.5万字
  • 会员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
    (日)内山节社科5.9万字
  • 本书深入探讨了西方尤其是英语文化圈的世界观变迁,借助人类学、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视角,分析了不同文明的思维体系如何映射其权力结构、社会结构和历史脉络,并随着技术和权力关系的演变而悄然改变。书中特别关注了西方对中国态度的变迁,同时讨论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文化差异和历史演进,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理解。通过比较研究,本书挑战了我们对时间、进步和历史的传统认知,引领读者深入探索人类文明的深层结构,
    (英)艾伦·麦克法兰社科15.1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权“中心”以外的“边缘”。表达权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针对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表达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表达权的文化维度、媒介对表达权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边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权研究地
    左亦鲁社科13.6万字
  • 会员
    本辑共收入十一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贫困单亲妇女就业阻碍的产生机制,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困境与出路,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解读,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老年亲子关系与抑郁症状,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王思斌主编社科17万字
  • 会员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9年度报告,汇集了研究基地一年来围绕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保障主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治的关联互动,包括人工智能立法、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网络与信息领域法治等。同时梳理了研究基地一年来主要的学术活动及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展示基地风采。
    谭华霖主编社科27.3万字
  • 会员
    群际互动的过程隐含了不同规范、习俗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由于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出现的合作、冲突或博弈,此外还有这些群体所依托的文化在频繁接触中所激荡出来的创意和智慧。本书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第17辑,聚焦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群际互动与文化心理、群际亲社会行为和群际冲突等议题,通过对群际互动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解读当代中国社会。
    杨宜音主编社科15.8万字
  • 会员
    根据社会学的信任功能论,信任是现代组织工作环境复杂性的一种简化机制,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作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媒介力量,因其给予了行动者积极而确定的行动预期从而能够增加人们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本书梳理了信任概念的基本脉络,设计了组织垂直信任、水平信任和制度信任三个基本概念的量表,采用2007年和2017年中国城镇职工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技术探讨了社会转型期中国组织信任的结构与过程,对组织信任的
    董金秋社科15.3万字
  • 会员
    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社会,其中未来失能老人将持续增加,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负担越来越重,然而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理性的、制度化的化解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风险的制度。本书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财务需求与财务供给的均衡,从财务供需数量均衡和制度供给均衡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探寻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财务均衡的制度安排。
    曹信邦社科14.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对1660—1860年英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专题研究,分析了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成因,阐释了英国社会组织和政府对这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认识与对策、采取的行动及其成效。
    姜德福社会学19.9万字
  • 会员
    中国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建构、左翼革命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书以1898—1949年为历史跨度,以中国现代革命女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现代女性革命话语的变化历程,从宏观把握和个案分析并重的角度论述“性别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时空而呈现的不同表征与特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独特“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经验和历史遗产价值加以探讨。从“性别”维度打开讨论左翼实践的新空间,
    杨晶社会学19.4万字
  • 会员
    经历过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代人,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百岁人生时代的到来究竟是实现了人类的长寿梦,还是加剧了长寿风险?工地周边指挥交通的保安员、办公楼里穿着制服的保洁员八成已过了70岁,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越来越多地重回职场。与此同时,大公司里的中年人却逐渐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坐等退休。年轻人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职位,开始为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而焦虑……现代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往的人
    (日)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社会学7.7万字
  • 会员
    晚明至清中期的三百年里,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萌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关注女性问题的男性思想家。他们普遍地对女性的处境有一种同情与体谅,认可女性的价值与地位,对缠足、贞节观念、婚姻制度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书通过对李贽、唐甄、袁枚、章学诚、汪中、李汝珍、俞正燮七位思想家女性观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本土解放女性思想的发展过程。据此可知,女
    庞雯予社会学23.9万字
  • 会员
    近些年来,婚姻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备受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本书运用社会排斥和社会结构化两个解释机制,探究了中国社会中的教育婚姻匹配对社会收入差距和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的影响。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上,本书发现在市场转型与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一方面教育同类婚分布结构呈现两极化趋势;另一方面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从而导致收入等与教育相关的资源与机会在家庭层面出现了优势阶层的“强强联
    石磊社会学17.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整体史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在清代中央王朝对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上,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措施与制度,以及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对这些措施与制度的反应。双方不仅仅只有单向的支配——服从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博弈的过程。关注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在边疆治理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
    张中奎社会学1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