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共生理论视角下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研究

包龙源 梅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13.2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7 18:06:05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而言,苗族先民曾给出过极具智慧的诠释,并将共生观念付诸实践行为,且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基于此,本书以苗族传统生态消费文化为主题,在“共生”主调下,从文化共生逻辑、共生实践和共生规范三个维度深入探讨隐藏在民族传统文化深层意义背后的生态消费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路径。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ZemonDavis,1928—)是美国当代声名卓著的思想史家、历史学家。她曾任普林斯顿大学“亨利·查尔斯·李历史讲座”教授,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戴维斯注意把人类学、心理学、人种志学和文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运用于历史研究中,并在历史书写上采取叙述史学的写作策略,成为跨学科的典范。本书通过梳理和解读戴维斯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分析她在妇女史、影视史和新文化史领域
    梁艳春文化15万字
  • 会员
    王尔德在以唯美主义追求为表象的审美追求驱动下,引申了古希腊面具表演的传统形式,使之成为人格面具表演概念,同时吸取浪漫反讽思想,注入自己的人生及创作中,变成了呈现多重矛盾自我的面具塑造风格。这一风格被他运用自如后,成为其独有的技艺,形成其“面具艺术”。本书以王尔德的多重矛盾面具自我之表象为依据,向前追溯至具有审美思想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唯美主义及现代审美主义,向后借用当代德国哲学、美学的理论观点(审
    杨霓文化19.5万字
  • 会员
    本书由研究卷和资料卷两部分构成:研究卷七篇十九章,资料卷网罗从日本上古文学作品中析出的佛教词语及出自佛典的语句近五千条。本书旨在全面论述日本上古文学与汉文佛经的影响关系,系统地揭示《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等作品的佛教文体特征。日本上古文学作品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文体及其位相表征,即受到中土文献影响的传统表达、源自佛经文体浸染的佛典表达、在传统表达和佛典表达基础上衍
    马骏 黄美华文化27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汉代的民族文化理想追求这一历史场域中去寻找《淮南子》审美理想的生成意义,进而以《淮南子》审美理想整体设计、审美范畴、大美形态、审美人格、艺术理想为内容体系,选取其中能概括每一命题的核心范畴、话语为纲目,建构起《淮南子》美学思想研究的完备形态。
    方国武文化28万字
  • 会员
    中世纪英国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戏剧活动,而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戏剧文本却只有4套神秘连环剧(共约147部单剧)和极少几部道德剧及圣徒剧。对这4套神秘连环剧的深入研究也就成为认识英国早期戏剧传统——也是莎士比亚所植根的本民族戏剧传统——最为重要的途径。本书深入戏剧文本,追溯了神秘连环剧丰富的材料来源,剖析了戏剧中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及这些人物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化、性格化、喜剧化、功能化、同时代化等
    程小娟文化20.5万字
  • 会员
    《智慧珍宝》是伊斯兰教苏非主义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伊本·阿拉比(1165~1240)的代表作,被奉为理论苏非学或理论灵知学最核心的经典文献。本书在参考多种权威注释本、译本及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着力从语言、义理、术语等方面对《智慧珍宝》进行了翻译、注释和解读,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思想和文化。
    王希 王俊荣译注文化39.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第22辑,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的诸多性别理论译介者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就“语境”问题展开的思考及实践;考察了弗洛伊德和朱迪斯·巴特勒的相关理论,揭示两位西方理论家的学说与女性主义话语发生的耦合;探讨“自由”与“平等”在整个现代中国思想史和现代历史实践中对女性问题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西方女权主义在中国存在的“适用性”与“对接”问题;对女性形象、流行文化等议
    艾尤主编文化21.9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文献、纸草、铭文等多种史料,以犹太观念为切入点和载体,探究了犹太文明在希腊化罗马时期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犹太文明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以及罗马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博弈,立体地展示了相关时期地中海世界各主要文明的犹太观念在长时段上的变化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造成的犹太观念的叠加与变异情况。全书详细探究了文明中心主义在古代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深入理解相关时期的犹太文明与地中海世界
    郑阳文化1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比较诗学和接受美学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中英浪漫主义诗学在本体特征上的共性表现和差异表征,既注重把浪漫主义置于文艺思潮发展演进的历史语境中,探讨浪漫主义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使我们看到浪漫主义思想理念的传承性和诗学意义的当下性;又着重阐释中国五四浪漫主义在对英国浪漫主义诗学理念的影响和接受过程中所呈现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特点。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中英浪漫主义时
    范丽娟文化2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