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与食物过敏

大多数食物过敏可能是由免疫系统介导的,这一功能通过摄入食物、消化道、白细胞和食物特殊抗体(免疫球蛋白),如IgE和IgG等的相互作用实现。食物对人体免疫系统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抗原挑战,食物过敏与否取决于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被食物抗原激活,白细胞和抗体结合发挥作用,但是在某些条件下,这一作用可能是负面的。

主要有5种抗体:IgE,IgD,IgG,IgM和IgA。IgE主要针对速发型反应,而其他几种则针对迟发型反应,如反复出现的食物过敏。虽然人体的免疫功能是用来防止感染和癌变的,但是异常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引起组织受损和一些疾病(食物过敏反应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免疫引起4种截然不同的变态反应:第一种类型:速发型;第二种类型:细胞毒型;第三种类型:免疫复合型;第四种类型:T细胞依赖型。

类型1:速发型的变态反应

食用过敏原食物后,速发型的过敏反应发作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抗原附着在嗜碱性粒细胞上或与嗜碱粒细胞表面的lsE抗体结合,产生介质,如组胺和白细胞三烯。这时会出现大量的过敏症状,取决于嗜碱性粒细胞的出现位置:在鼻腔,则会引起鼻窦充血;在细支气管,引起哮喘;在皮肤,引起湿疹和麻疹;在关节中的滑液,引起关节炎;在肠粘膜,引起消化不良和炎症;在脑部,引起头痛、记忆丧失和意识模糊。现已证实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只占食物过敏中的10%~15%。

类型2: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细胞毒型反应是IsG或IgM抗体与附着于细胞的抗原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激活一些引起抗原附着细胞损伤的因子。免疫溶血性贫血就是组织损伤的一个例子。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与红细胞结合,最终导致红细胞损伤。红细胞损伤被称为“溶血”,又因为是由免疫机理造成的,所以由此引发的贫血(缺少红细胞)被称为“免疫溶血性贫血”。

据估计,至少70%的食物过敏伴随有细胞损伤。一般情况下是肠细胞受到损伤,因为免疫系统与食物抗原在肠道发生相互作用。

类型3:免疫复合型变态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位于肝(巨噬细胞)和脾内的白细胞通常会把这些复合物从循环系统中清除。但是,如果这些复合物贮存在组织,会引起组织损伤。两项加速组织损伤的因素是:(1)循环系统中的复合物数量增加;(2)出现组胺和其他一些增加心血管渗透性及促成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贮存的胺。

这些反应是迟发型的,通常在摄入过敏原食物两个小时后才发生。此类过敏被证实与IgG和IgC4免疫复合物有关。据估计,80%的食物过敏反应与IgG和IgG4有关。

类型4:T细胞依赖型变态反应

这一迟发性过敏反应主要是由白细胞中T淋巴细胞引起的。当过敏原接触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或人体其他表面时,会出现这一反应。在36到72小时的接触中,过敏原不断刺激已经变得十分敏感的T细胞,引发炎症。依赖T细胞型的过敏反应不涉及任何抗体。病例有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结肠炎和局限性肠炎。

其他引发食物过敏的机制

食物引起的许多副作用并不是由免疫系统引发的,而是由嗜碱性粒细胞或其他白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慢反应物质、5-羟色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缓激肽等)引起的。此外,食物本身也会因组胺含量高或组胺的作用而引发过敏反应。

周期型与固定型食物过敏

从临床观点看,自然疗法医生和其他立足于营养方面的医生都把食物过敏分为两类:周期型与固定型。周期型过敏是反复食用某种食物后逐渐产生的反应。如果一段时间内不吃过敏原食物(一般为4个月),对这种食物的过敏反应就会消失,而频繁地食用后,过敏反应又会复发。周期型食物过敏占食物过敏总数的80%到90%。

固定型食物过敏是指只要一吃某种食物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不管每次食用的时间跨度长短。换言之也就是,在固定型过敏中,过敏者对这种食物终身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