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一世家

“获得鱼儿的认可吗?

燕赤雪目光呆滞,喃喃自语。

她回响起当初那一幕。

“希望你不要后悔?

陈战的话仿佛还在她耳边回响,让燕赤雪心痛万分。

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她当初何苦要咄咄逼人,就算做回了女王又怎么样。

得到的不过是一个空荡荡的位子。

“云相,你说得对,我要去重新获得鱼儿的认可。可是人海茫茫,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到他?

燕赤雪露出茫然若失的神情。

见燕赤雪已经被自己说服,云之初嘴角上扬,拱手道:“王上不必着急,小王孙目前正在我等的保护之下,前往的他现在的家,石头村。

“石头村!

燕赤雪从这个名字中就能够感受到,一股天然的纯朴气息。

这说明她的鱼儿,应该生活得很快乐。

“快带我去!我一刻都不想再耽搁了。

“是,王上。

这是云之初,第二次恭称燕赤雪为王上了,这代表他心中已然认可了对方。

一个能听从,旁人直言善柬的君王,说明还不算太差。

燕赤雪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不过王上努力便可,但千万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这时,云之初又发挥了他的毒舌功力。

“为何?难道鱼儿不愿见他娘亲。”燕赤雪着急道,神情有些黯然。

“小王孙,在我离开时曾说了一句话,他说他不欠您的。

云之初的话,像一把尖刀狠狠插在燕赤雪心中,让她痛不欲生。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燕赤雪一步步恍然若失,向殿门外走去。

眼泪一滴滴,像蜡烛一样热辣滚烫,却止不住燃烧殆尽。

高长寿很是担忧,便想跟过去,却被云之初用眼神制住了。

“让她发泄一下也好,不然她会有郁气积山,惶惶不可终日。

高长寿闻言,也明白了云之初的意思,他停住脚步心神愁然。

“小王孙还好吧?”高长寿关心道。

“等我们找到他时,他正在同北魏军厮杀,正是命悬一线之时。好在天剑卫襄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这一惨剧。

“还真是天佑,不过说到卫襄,高某曾经查探出一二,好像当年带走小王孙的正是卫襄的儿子卫煌。

“什么?怎么会有这种离奇之事?”云之初惊骇莫名。

别看卫襄一副中年的模样,其实本人已经有六十多岁了。

这就是武者突破的好处,寿命连绵返老还童。

“不行!这件事必须要考虑一下,不然很可能酿成大祸。

云之初可是听说了,大燕新立后,那些训练有素的雷鹰卫们,毫不犹豫走出了西郊大营,追随陈牧而去。

身为前副将的卫煌,怎么可能将小王孙交出来,到时候必定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大燕,扬州首府。

扬州城内。

这些天的扬州城人满为患,比之前扬州城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原因只有一个,当初从这里发家的陈家将再次回归。

有人喜悦有人愁。

喜的自然是,那些世代居住在此的百姓,愁的是那些盘根错节以世家为首那批人。

如果说,当初来扬州发展的白家和神拳门是巨鳄的话,那么如今的陈家就是大鲸鱼,足以让扬州这座小城天翻地覆的庞然大物。

扬州城主街,天曲大道。

一座巨大宅邸正在翻新,这就是老陈家,当初陈战和陈家人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漫天红绸随风扬起,还有数千只大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

一些从南陈宫中走出的太监和宫女,全都被安排到了老宅中。

守护老陈家的没有多少人,只有陈定王手下两位大将,古老和崔老。

他们年事已高,自愿来到老陈家祖宅看门。

当他们得知,陈家老祖宗要回归祖宅之后,欣喜不已。

老陈家经过四次翻新,每一任国主继位后都要翻新一次,所以老陈家的宅邸堪比半座王城。

“我等参见战王大人!

古老和崔老躬身,向陈战行礼。

“唉,当初的小孩子,一下子变老了,不细看还真认不出来。”陈战一边打量着两位老人,一边亲切的说道。

“您还是一如往昔,真叫人羡慕。”古老颇为高兴地说道,露出他只剩十几根老牙。

让一旁的崔老有些唏嘘不已。

“我们的路不一样,或许你们很羡慕我现在这个样子,但比起在棺柩中暗无天日的日子,你们生活才是我最向往的。”陈战很是感慨道。

“行了,这几天会很忙,你们多多担待些,还有四堂八脉那些老家伙们,有不懂规矩地直接轰出去,不要让他们玷污了我陈家的门楣。

此刻的陈战,仿佛回到了当初那个当家做主的日子。

“是,老祖宗!

古崔二老回应道。

在通往扬州城的一条古道上,十几辆豪华车撵依次前进着。

队伍中,打出的旗号是怀远堂陈氏。

这一支族人,从不远千里的贵州而来。

陈家四堂八脉分别是敬安!怀远!盛耀!光宗!

每一个堂分为两个旁支脉络,而怀远分别是第三旁支和第四旁支,互相扶持。

这也是陈家子弟的赐姓由来。

队伍行动十分缓慢,似乎并不着急赶去扬州。

队伍中,有数十名玄武境后期武者,护卫在左右其中。

车撵之内,还有数道真武境武者气息散发而出,震慑沿途宵小。

中间一辆车撵中。

坐着一名老者和一位中年男子,他们是一对父子,出身怀远堂第三脉。

“父亲!这次老祖宗再次建立宗家,是否有什么深意?”中年男子陈远方问道。

“还能有什么深意,老祖宗过得桥,比我们走的路还要多,看着吧,用不了多久那个女娃子就要被人赶下台了。”老者陈怀安信誓旦旦地说道。

让一旁认真听取的陈远方,惊讶不已。

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怎么会如此儿戏,不过陈远方并未说出口,而是拭目以待。

除了怀远堂这两支旁系队伍之外,还有敬安堂从海州出发,到达扬州。

以及齐鸣州的盛耀堂,盛耀堂在南陈还在时,就极为显赫。

可以说是除了贵族以外,最大的世家群体,所以在陈家四堂八脉中他们的实力最为强大。

三日后。

随着一众陈氏旁系弟子的到来,陈家祖宅热闹了不少,但是他们也不敢太过放肆,毕竟这才是主家。

大燕元年,十二月初九。

日头高照,高朋满座。

众多散修武者,还有许多江湖人士都挤破了脑袋,往天曲大道钻,整个扬州城早已水泄不通,堪比当初南陈立国之日。

陈战身穿一件青色蟒袍,全身上下返璞归真,如同一个凡人老者。

他坐在主座上,神情威严地看着,眼前成百上千的陈家子弟。

三根石柱大小的香烟在鼎炉中被点燃,一道道云烟飘然升起,煞是庄严肃穆。

“诸堂叩拜!

一旁的崔老负责宣读道。

一位位年过半百的老者们,带着自己的儿孙们,跪伏到陈战面前开始行礼。

“敬安堂陈敬之!陈敬天!陈安荣!陈安吉!……拜见老祖宗!

“怀安堂陈怀安!陈怀庆!陈远方!陈远征!……拜见老祖宗!

“盛耀堂陈盛耀!陈盛启!陈耀宗!陈耀庆!……拜见老祖宗!

“光宗堂陈光华!陈光明!陈宗若!陈宗显!……拜见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