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病根针刺法 发展埋线针疗学——董立君埋线针疗学术思想与治疗特色

医家简介

董立君(1950— ),男,大学文化,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会员,河北省中医埋线专委会委员,石家庄九州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陆氏埋线培训协会副会长。现任石家庄白求恩医学培训学院针推系主任、教授,师从著名陆氏埋线专家陆健,中国(陆氏)埋线针疗法的传承人、主讲人。先后在河北省附属医院疼痛门诊、白求恩益生源中医门诊部工作,从事埋线针疗、中医推拿等临床和教学研究工作40余年。编写《实用埋线针疗技术》《中国埋线针疗病根穴图集》等埋线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治疗三叉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面神经麻痹等疑难病症。

学术源流

董立君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其伯父学习中医正骨、脏腑点穴、针灸技术,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20世纪90年代接触埋线疗法,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后与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付根铭院长相识,经其引荐拜著名埋线专家陆健教授为师,从事“陆氏埋线针疗法”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成为陆健老师的亲授弟子,陆氏埋线针疗传承人。

为在全国推广普及埋线针疗技术,2004年开始和陆健老师在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举办全国埋线针疗培训班,推广埋线针疗技术。在此期间,董立君学到了陆健老师的很多埋线精髓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因陆健老师患脑卒中后遗症,行动不便,讲课困难,但为弘扬陆氏埋线针疗技术,2005年陆健老师授权石家庄白求恩职业学校作为陆氏埋线全国唯一主讲单位,由董立君主讲,各级医生来校学习陆氏埋线针疗技术并积极实践埋线针疗,为基层老百姓治病,取得了很好疗效。

董立君在近20年的埋线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中,继承发扬陆氏埋线针疗的技术精华,在不断临床实践中汲取精髓,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不断整理和完善陆氏埋线针疗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埋线针疗特色的系统理论的技术特色,编制了病根穴图谱和口诀,对埋线针法、材料和临床应用多有阐发,使其学术特点独树一帜。

学术思想与治疗特色

1.编制图谱和口诀,发展埋线针疗学

“病根穴”是指某病症的根源之处,是按照脊柱神经节段不同位置来选定,也是调理本病症疗效的最佳治疗点。按照陆氏埋线病根穴原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制了易懂、易学,更接近临床实践的病根穴图谱和病根穴口诀歌。不同的脏腑、肌肉、骨骼、神经、血管、体表及埋线定位解剖位置都有图谱标示,形成了病根穴定穴取穴速成模式。看图识谱,简单明确,在临床上诊断精、准、快,诊断后可很快就能制订配穴方案,埋线操作可直达病灶,疗效高,远期疗效好。

图1 病根穴示意图

病根穴分布在脊柱棘突及其左右两侧,每节椎体共有3个病根穴。颈椎胸椎病根穴位于棘突上部位及其左右两侧1寸左右,腰椎病根穴位于棘突下部位及其左右两侧1寸左右,骶椎病根穴两侧位于棘突下以及骶后孔位置。一般将棘突处病根穴称为2号穴,左侧为1号穴,右侧为3号穴(图1)。

病根穴图(图1)、主治疾病表(表1)及病根穴口诀歌使用方法:对所有基本明确的病症、所牵涉的部位,用看图查表,根据口诀各部所对应,结合临床实践,在很短时间,就能制订出埋线定穴方案配方。埋线原则:精选病根穴为主,以阿是穴、经验穴为辅,根灶同治,靶射病位,疾病根除。

表1 脊椎病根穴主治疾病表

续表

病根穴口诀歌

病根穴是很奇妙,

临床运用最重要,

根灶同治疗效好,

记住口诀忘不了。

头面病患颈2、3,

眩晕头痛和失眠。

颈4病根不一般,

膈肌口腔治咽炎。

鼻旁沟穴管鼻炎,

肺腧外加胸2、3。

过敏鼻炎很麻烦,

颈4加胸1、2管。

神经根颈椎手指麻,

胸1加颈6、7、8,

颈部僵硬肩胛痛,

颈3、4、5治其病。

“五十肩”老年病,

颈3、5、7埋线通。

膝关节炎增生症,

腰3、4椎治膝疼。

坐骨神经腰突症,

压迫一侧腰腿痛,

腰2、3、5骶1椎,

棘突下埋双侧定。

腰1胸12阿是透,

能治腰肌劳损症。

心肺气管呼吸病,

胸2至5椎体并。

胸6、7和8、9椎,

专治脾胃慢性病。

肾脏膀胱下焦病,

胸10、12腰1行。

胸11、12加腰1,

解决子宫疾患病。

卵巢睾丸选胸10,

调理男女性功能。

腰1、2和11、12椎,

治疗前列增生症。

骶2~4腰1、2、3,

专攻溃疡结肠病。

胸4、5加阿是穴,

调理乳房妇科病。

肝脏胆囊胸8、9,

埋在右侧才管用。

月经不调带下病,

胸11、12治病症。

胸8加脾肺肝肾,

治疗二型糖尿病。

便秘就选胸12椎,

天枢支沟大肠腧。

痤疮皮肤黄褐斑,

胸1、2颈2、3。

调节免疫内分泌,

胸5、10加胸11。

甲状腺配膻中穴,

提高免疫营卫气。

喉返、星状神经节,

调节甲亢甲减病。

胸12和4、5骶,

生殖系统能调理。

神奇病根来应用,

保健养生调病症。

白求恩埋线魅力大,

神州桃李满天下。

2.以病根穴为基础,结合局部埋线治疗

2.1 脏腑疾病的病根穴埋线治疗

在特显效病症埋线治疗中,对内脏病症先选用病根穴,再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经验腧穴,其次找人体疼痛反应位置。如治疗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先取T6~T9椎体旁开1寸左右2个位置埋线,再按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或肝郁脾虚配穴上脘、中脘或梁门、巨阙等。胃病的疼痛反应点在T7~T10椎督脉到背部膀胱经之间区域内,可选1~2点进行埋线。也可在剑突下的巨阙或上脘穴位置进行埋线。

2.2 疼痛病症的病根穴埋线治疗

首先根据神经压迫位置选取病根穴,如头痛是颅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可在C2~C3或T1~T2位置埋线(C2~C3是头部神经的病根穴,T1、T2是头部血管的病根穴)。腰椎间盘4~5突出的,选L5椎体督脉旁开1寸左右双侧埋线(L4~L5突出压迫L5神经);其次再根据神经受压牵涉的体表症状选配相应病根穴或经验穴。如头痛引起颞肌、枕后斜方肌、面颊部、下颌部疼痛,可选配颞肌、C3、鼻旁沟、颊扇穴(颊车穴做扇形埋线)等病根穴,也可配三阳络、风府、风池和阿是穴埋线。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大肌、臀中肌、胫骨前肌、腓肠肌不适的,可选L1、L5、S1或经验腧穴环跳、秩边、承山穴埋线即可。对于脊柱关节紊乱的疼痛患者,可用整脊整骨手法先进行调整,再进行埋线治疗,效果更好。如腰椎病的滑脱症、脊柱侧弯、骨盆不正,整脊调整后埋线效果提高。

2.3 三叉神经痛的埋线治疗

一般来说,三叉神经痛病史在3年之内的,有效率较高,一般埋线治疗2~3次基本治愈,复发率较低。病史在3年以上的,埋线6次以上虽然有效,但复发率较高。单独第3支发作的,治疗效果较好,在第2支和第3支之间区域发作的,疗效不太稳定。

采用病根穴加经验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因为C2、C3位于颈上神经节周围,对于头部神经的疾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治疗中加C2、C3可以提高疗效。

颊扇穴是在颊车穴做放射透刺埋线,颊车穴的皮部由耳大神经的分支支配,耳大神经是颈丛中最大的皮支,由C2、C3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颊扇穴的位置还是咬肌,由下颌神经的分支咬肌神经支配。所以对三叉神经痛的第3支埋线颊扇穴非常重要。

下关穴的皮部由耳颞神经的分支支配,该神经是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受下颌神经的咬肌神经支配,针从咬肌的后上部穿过。下关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第3支埋线也很重要。

三阳络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穴,埋线时,深浅、位置准确度、线的粗细也很重要。埋线太深会损伤桡神经干,有不良反应;埋线太浅,治疗效果不好。一般直刺0.6~0.8寸为宜。或用U线法埋线。线最好用2-3号肠线较好。用羊肠线为宜。面部神经血管丰富,埋线时平刺、浅刺较好,线选0号或2-0号为宜,线不要太粗,以免吸收不好,影响面部美观。

3.疾病分表里虚实,材料分长短粗细

不同病症,虚实不同,刺激量不同,埋入不同型号的肠线;人体不同部位对肠线埋入后疼痛的反应不同,可选不同型号的肠线埋入。例如,面部、颈部选较细肠线,躯干、腹部可选较粗肠线;痛症、实证可埋入较粗肠线,虚证、寒症可埋入较细肠线。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埋线一般在面部,宜浅刺、平刺、透刺,使用较细的2-0号线埋入即可,效果也很好。胃肠病患者埋线部位在躯干、腹部较多,使用较粗的1号或2号线埋入,患者埋线后反应不大且疗效持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痛症、实证,疼痛与经络闭塞、气血失调有关,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之说,可埋入较粗较长的肠线,刺激直达病灶,泻其邪热,“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患者埋线后症状明显减轻。风湿性关节炎属虚证、寒症,病程较长,可埋入较细的肠线,每10天埋线1次,前4次埋线用于不同部位,6~8次显效。

4.疾病轻重缓急,针法刺法不同

对腰颈椎突出症和头痛急性发作患者,埋线时可采用进针上下提插,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再注线。埋线后还可在针眼上拔火罐,多出血,以提高疗效,加强刺激。对神经衰弱或抑郁症等慢性病,埋线部位大多在头部、督脉和膀胱经周围,埋线时进针宜缓慢,针法采用平刺、透刺。线较细,刺激柔和,利于患者长期康复。人体体表位置不同,针法也不同。在操作中治疗颈肩腰腿痛,颈腰椎埋线采用直刺、斜刺(60~70°角)进针,胸椎、骶椎采用平刺埋入,在椎体之间埋入既安全疗效又好。脏腑调理和保健养生在背部采用透刺埋线较好,如脾俞透胃俞,肝俞透胆俞,大肠俞透肾俞等。头面部埋线多采用平刺、浅刺、透刺的方法,如治疗急性面瘫、面肌痉挛等。对一些顽固疑难病症,也采用“U”线针埋线,如哮喘、癫痫症、胃溃疡等,“U”线针对个别顽固病症确有优于注线针的疗效。陆健老师60年代发明了“U”线埋线针具,它具有刺激量集中,刺激面积大,操作速度快,比埋入单线疗效高的优点。如治疗癫痫患者埋线时,在腰奇穴、癫痫穴和筋缩穴用“U”线针埋入,刺激量大,持久,埋线2~4次后都有明显疗效。治疗胃溃疡患者,在T6~T8椎体用“U”线针埋线,埋线3次有效率可在90%左右。

埋线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埋线技术趋于成熟,许多病症用埋线针疗即可取得明显疗效,如颈肩腰腿痛疾病、胃炎、胃溃疡及十二直肠溃疡、结肠炎,肠功能紊乱、便秘、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疾患、黄褐斑、痤疮、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失眠、肥胖症、哮喘、癫痫、慢性支气管炎、脑卒中后遗症、亚健康调理、2型糖尿病、精神疾病、高血压病、小儿脑瘫、皮肤病等。但其中哮喘、高血压病、癫痫、脑卒中后遗症、小儿脑瘫、皮肤病等埋线疗效不稳定,有反复。

埋线针疗与操作者临床经验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而不同的医师对埋线疗效也有不同的体会。有些埋线医师在治疗精神疾病、高血压病、结石症、小儿脑瘫、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2型糖尿病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和疗效。值得探讨。

随着埋线针疗法的推广拓展,埋线针疗法将成为未来美容业发展的新方向。埋线减肥、埋线保健养生已成为当今的时尚。运用埋线减肥、美容的同时,利用中医的整体论证,辩证取穴,调理人体脏腑阴阳平衡,既能美容瘦身,又能健康养生。颈肩腰腿痛、亚健康症状、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黄褐斑、痤疮、皮炎等病症得到调理和治疗。埋线疗法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针具的升级改造,线体的多样化,治疗调理病症的范围扩大,都给埋线疗法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但埋线也需要标准和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典型病例

1.三叉神经痛

患者张某某,男,60岁,河北邯郸人。患三叉神经痛3年,寻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经常发作,痛苦不堪,每次都是下颌部像刀割样疼,有时候早晨刷牙时唇龈碰到时有触电样痛。2010年12月来石家庄治疗。第1次埋线治疗:C2、颊扇穴、三阳络穴等,埋线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平常一周发作2~3次,埋线后10天就发作1次;2011年1月进行第2次埋线选穴:C3、下关穴、颊扇穴、三阳络穴。埋线15天后反映效果很好,埋线后没有发作。半年走访无复发,两年后又回访一直未再复发。

2.急性面神经麻痹

侯某某,男,57岁,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老师。2004年4月间患急性面神经麻痹,5天后来门诊治疗,患者左侧嘴角向健侧歪斜,面部松弛,眼睑睁不开,巩膜红血丝较多,不能抬额、皱眉,舌体通红,舌苔黄腻,属风热型单侧急性面神经麻痹症。第1次埋线选穴:颊地穴、阳白穴(患侧)、足三里(双侧)、翳风、下关(双侧)。选0号和2-0号肠线2cm,9号注线针埋入。1周后,症状有明显好转,又选用电针治疗仪配合面神经穴、牵正穴、扬眉穴、颞肌穴,2天1次,刺激3次。下关穴、翳风穴刺血2次,20天后完全恢复正常,1年后回访未见复发。

埋线针疗急性面瘫有良好的疗效,一般在埋线1~2次后基本治愈,不留任何后遗症。

面部埋线易用平刺,浅刺,透刺,埋线选用0号、2-0号线较好吸收,效果也好。主穴一般选颊地、颊扇穴,配穴可选下关、翳风、颧髎、足三里、太冲、合谷、阳陵泉穴。

(董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