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经》针法:五体针刺疗法
- 李平华 孟祥俊
- 793字
- 2025-02-17 19:59:18
三、
针
1.概念
《灵枢·九针论》云:“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三曰
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图4-1)《灵枢·九针十二原》云:“
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针不刺入机体,作为点按经脉、穴位用,是刺脉的专用针具,现在临床应用不多。




图4-1
针

2.作用
(1)祛除邪气:
外邪侵袭,郁滞经脉,通过
针按压疏通,使脉气恢复通行、外邪排出。《灵枢·九针论》云:“三曰
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气出。”


(2)疏通经络:

(3)补益脉气:
对于脉气虚弱,运行无力而郁滞者,运用
针轻手法刺激穴位,轻刺激为补,可使脉气恢复,郁滞疏通。《灵枢·官针》云:“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于井荥分输。”


3.主治
(1)《灵枢》
针治疗病证

1)脉病:
《灵枢·官针》云:“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于井荥分输。”

2)热病头痛:
《灵枢·热病》云:“热病头痛,颞颥、目
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

(2)现在治疗病证:
病在血脉、各种寒证及虚证,临床较少运用。
4.刺法
点按穴位,不致刺入皮肤。《灵枢·针解》云:“三针脉。”将
针按压在经脉及穴位表面,不刺入皮肤,以得气为度,亦可患者自己使用。《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



弱刺激:
将
针轻轻压在经脉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周围发生红晕或症状缓解时,缓慢起针,起针后局部稍加揉按。

强刺激:
将
针重压在经脉及穴位上,动作宜快,待患者感觉疼痛或酸胀感向上下扩散时,迅速起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