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是谁在帮忙

软件是一种网络中存在的无形的东西,看得到却摸不到,例如微信、QQ、支付宝、网络游戏等都是软件。这些软件在网络中运行,没有具体的形状,也不会像桌子、椅子这样的物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有所损耗。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其进行更新,增加一些功能,或者是将出现的漏洞“堵上”。


 

想一想,议一议

既然软件是看得到、摸不到的东西,那它是怎么被人们创造出来的呢?


 

其实,软件的本质是大量计算机指令的集合,也就是说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指令,这些指令对应的是用户的不同操作。当用户使用软件中的某个功能时,软件内部的指令就会“命令”计算机或手机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指令在软件发布之前,就已经被软件开发工程师写入了软件中。那如何将这些指令写入软件中呢?指令是计算机能够读懂的东西,但对人来说,却是比较晦涩难懂的。为了让人能够为计算机编写指令,需要有程序作为中间的翻译。我们的想法先被转化为程序,然后程序再被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指令,从而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交流,如图1-1所示。

图1-1 程序功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