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是一处海边崖岸,大海之上,有无数舰艇正在交战。

从舰艇旗帜能看出,其中落败的那方,乃是大宋海师,而那宋军已遭敌军围堵,绝无生路。

在宋军领头的那艘海船上,一名老将正背负着一名幼童,朝海中跳去。

大海波涛汹涌,老将与那幼童跳海,自然是百死无生。

“那是……”

看到那名幼童一身龙袍,岳飞眉目一凝,顿时失声痛呼。

“不错,那正是大宋的末代天子!”

陆昊冷声点头,随即又朝光幕指去。

光幕之上,那大宋将领背负少年天子,纵身朝海中跃去。

自他二人跳海自尽后,其余宋军纷纷跳海,舍生取义。

而在那海边崖岸上,一众大宋百姓满脸悲痛,恸声哀呼,随即,这数万百姓,竟也跟随那幼年天子,一齐跃入海中。

无数军民舍身赴死,如此壮阔局面,实在叫人动容。

岳飞看傻了,恍了许久,方才惊诧问道:“这是……何等局面?我大宋君臣百姓,怎至于沦落到如此局面?”

那身着龙袍的幼童,显然便是大宋天子,而跟随跳海的百姓,显然是其军臣子民。

陆昊没有直接答复,而是指着那海滨崖岸,问道:“岳元帅,你可知道这是哪里?”

岳飞凝神细望,正要分辨。

可不待他作答,陆昊已然自问自答:“此处乃是崖山,是大宋最终覆国之地,崖山之后,世间再无大宋!”

岳飞心中一惊:“覆国?”

虽说王朝更迭乃是常事,但他的确从未料想过,会有这样的场面。

看那敌对一方身着革袄,面目怪异,不似中原之兵,再看军民百姓舍身殉国,可想而知大宋最终亡于异族之手。

难道是金人?

岳飞正自惊诧,又听那陆昊道:

“若是你今日班师回朝,百年之后,大宋便是这样的结局,你今日班师,朝中主和一派权望大涨,我大宋更加重文轻武,偏安一隅,日后异族来袭,举国兵力都难以抵抗,以致国破家亡……”

陆昊细细历数,将岳飞放弃北伐的种种恶果,一一道出。

“如此,你还觉得,你班师回朝,放弃的只是你一人性命吗?”

陆昊再度望向岳飞,发出致命拷问。

“这……”

岳飞原本只想舍生取义,却没料自己的愚忠,能酿出这般惨剧。

看着光幕中百姓纷纷落海,他心中大感悲痛。

这是我大宋子民,是我一生为之而战的百姓……

岳飞心如刀绞,不由眼眶湿润,泪滴滚落而下。

多年兵戎生涯,岳飞自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今日所见所闻,如何不教他动容?

他的心中,那坚守的忠义,慢慢崩裂开来。

如果说忠君效命,会酿出这般国破家亡的局面,那这忠义,又有何坚守的必要?

“岳帅,再请看!”

正当岳飞泪眼朦胧时,陆昊右手轻弹,光幕之中又出现另一幅画面。

仍是相同的海滨崖岸,一个手带镣铐的中年男子,正在一众兵士的看押之下,长身而立。

在那中年男子面前,另有一个披头散发,身着蛮夷服饰的敌将,正在规劝着什么。

“岳帅可知此为何人?”

陆昊指着那被俘的中年男子,问道。

岳飞摇头。

“此人乃是我大宋末代丞相文天祥,他在国破之时被俘,屡遭威逼利诱,但文丞相宁死不屈,高风亮节引人敬佩。”

陆昊长叹口气,又指着那崖岸道:“时年,正是崖山海战的前一年冬,当时我大宋残兵正在崖山作最后的抵抗,敌军将领张弘范,将早先被俘的文丞相带到崖山,令其修书招降我大宋残存的君臣。”

“文丞相誓死不从,并写下不世诗篇,以诗明志。”

伴随陆昊的解说,画面之中的文天祥,正挥笔泼墨,写就诗作。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字一句,叩打在岳飞心头,叩得他心潮激荡。

岳飞不由跟着吟唱起来,尤其吟到最后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更是激动地握紧拳头,心中暗生钦佩。

他岳飞一生操劳,不也正是为了“留取丹心照汗青”吗?

如此高风亮节之士,最后竟落得这般下场……

岳飞不由想到陆昊方才的控诉,这一切,全都因他岳飞的愚忠,不肯继续北伐。

正自感慨之际,那光幕之上的画面,又忽地一变。

画面中乃是中原大地,一群蛮夷兵士,正骑着高头大马,挥刀向汉人百姓屠去。

百姓惨叫连连,却无法逃脱被屠戮殆尽的结局。

而在接下来的画面中,中原易主,惨遭蛮夷统治,百姓被划分四等,汉人百姓沦落为草芥,猪狗不如。

“这……岂有此理!”

看到这一幕,岳飞怒不可遏,气得青筋暴胀,他拍桌而起,咬牙怒喝起来。

很显然,这最后一幕的画面,正是大宋覆亡后的局面。

“中原沦丧,我泱泱华夏,堂堂大国,竟被蛮夷入主……”

“岳元帅,这便是你所希望的结果吗?”

陆昊指向光幕,指向那民不聊生的局面,发出最后拷问。

“不!”

“当然不是!”

岳飞立时摇头,极力否认。

他实在没有料到,中原百姓的结局,竟会如此凄惨,而这一切,全都由他此刻班师还朝、放弃北伐而来。

终岳飞一生,所想所做,全是如何将金人赶出中原,但他实在没想到,终有一天,竟会叫蛮夷彻底入主中原,将汉人屠戮殆尽。

“五胡乱华的惨象,难道我中原大地还要经历一遭?”

岳飞心神溃散,浑身虚脱下来,瘫坐了下来。

“若岳帅不想惨剧发生,那就不要听从王命、班师回朝!”

陆昊的语调变得冰冷,口气也带了几分怒意:“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中原百姓,拒蛮夷于关外。”

不待岳飞作答,他又补充道:

“皇权君令如何?朝中权望又如何?只要你兵权在手,谁人能影响你的抗金大计?”

只要岳飞手握兵权,无论是主和派还是那窝囊天子,都奈何不了他。

届时打败金人,岳飞已是大权在握,民心所向,更无须畏惧天子权臣了。

岳飞坐定下来,细细思虑。

直至此刻,他已彻底明白,继续北伐才是真正的精忠报国。

愚忠天子,实不可取!

但他仍有最后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