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册某为帝(二)

  • 绍唐
  • 诚书惊
  • 2022字
  • 2025-04-09 19:07:06

韦见素小心地朝皇帝望去,却见他的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好似对这件事早有预料。

他凝了凝心神,将自己手上这份宣读完毕的《明皇令肃宗即位诏》递给崔圆,再从他手上接过另一份诏书,紧接着念道:

“维天宝十五载,岁次丙申,七月癸丑朔,十二日甲子,皇帝若曰:咨尔元子某,维天为大,惟人君则之。(啊,我的长子李亨,天是最伟大的,君主应当效法天。)”

“……”

“五圣之御极,皆勤俭兢业,日慎一日,故能享祚长久,垂庆无穷。”

“洎予六叶,添位四纪,厌于勤倦,缅慕汾阳。当保静怡神,思我烈祖玄元之道,是用命尔元子某当位嗣统。”

“於戏!”

“尔有忠孝之诚,拯于君父;尔有友爱之义,信于兄弟;尔有仁恕之行,通于神明;尔有戡难之才,彰于兆庶。”

“……”

“民非后何戴,后非贤罔与守邦。(百姓没有君主,还拥戴谁呢?君主没有贤才,就没有人跟他一起保卫国家。)”

“钦哉!”

“慎乃有位,无忝我祖宗之丕烈。”

这同样是由贾至所作,虽然内容看着与即位诏书没什么两样,但却是实打实的即位册文,是程序正义的必需品。

宣读完即位诏书和即位册文后,李亨作为皇帝郑重地面朝着南方——也就是上皇所在的蜀中方向——跪拜下去,平静地说了些恭维的套话,便又站起身来。

接下来,韦见素从房琯手上接过那装着传国玉玺以及皇帝日常所用各种印章的精致箱子,一步步地走到皇帝面前,打开箱子并翻转,然后双手呈上。

李亨凝神望去,只见那小箱子里装着高高矮矮,形制不同各色各样的印玺,底下自有纤滑的黄丝绢作衬托,起到一种缓冲保护的作用。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中间一个单独的格子里放着的,看着就比其他的印玺大上稍微一圈的晶莹剔透的玉玺——这就是大唐传国玉玺!

李亨伸手小心地取出那块传国玉玺,用双手捧着缓慢上移。

其实传国玉玺并不大,只有大约手掌大小,而其他各种皇帝专用玺就更小,根本没有到李亨穿越前看的电视中那种磨盘大小,又特别重,一个人举起来很艰难的地步。

想想这东西可是皇帝写完诏书要盖上去的,如果太大确实也难免影响使用。

当那传国玉玺抵达最顶点的时候,祭坛内外站着的无数人的目光也在同一时间汇聚到其上,汇聚到捧着玉玺在光线的照耀下显得耀眼威严无比的皇帝身上。

李亨抬眼望去,那玉玺底座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离皇帝最近的韦见素听到他这么说道:

“朕既嗣位,当承天命!”

“当扶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之将倾!”

“当吐尽心中不平之气,为万万世之表率!”

“当安百姓!当平天下!”

“当不违此心,不负此行……”

所有仪式都顺利完成后,李亨将传国玉玺放回小箱子里,这才微笑着对韦见素说道:

“左相一路走来,实在辛苦。”

“为国何敢惜身,圣人言重了。”再次面对故人,身份已是不同,韦见素的语气也有点复杂。

“朕已吩咐人在含元殿设宴,为三位宰执接风洗尘。”

“多谢圣人。”

这时,侍立在皇帝身旁的徐福走上前来,伸出双手想要接过韦见素抱着的小箱子。

韦见素看向皇帝,直到明确地看到他点了点头后,这才将箱子交由面前的徐福。不管做什么事,小心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在御前班直的护卫下,李亨很快就带着三位基哥给他派来的宰执回到了宫中——让他没想到的是,基哥竟然把他御用的知制诰,不知道起草过多少诏书的贾至也给一并送了过来。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的是,经此一遭,李亨屁股底下的座位是彻彻底底的稳固下来,有了身份和实力的双重认证,再无人敢质疑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

而他也可以开始着手斩断基哥还妄图留下的触手,达成将这位太上皇的影响力限制在蜀中的目的。

什么“诰制所行,须相知悉”……朕不要你觉得,朕只要朕觉得!

宫内的餐宴所用的食材并不珍贵,但在厨师精心的烹饪下,倒也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美味十足。

三位宰执吃得很尽心,周遭环绕的群臣表面上也吃得很开心,毕竟没人敢不给皇帝面子。

韦见素吃着吃着,感受着口腔内壁传来的食物的触感,又想起在蜀中依旧天天吃着山珍海味的太上皇,心里不由得有些恍惚。

而天天进献山珍海味的崔圆同样在心里打着嘀咕,怎么两个皇帝,乍一看像两个世界?

房琯则是面不改色将食物咽下,心中的野心之火熊熊燃烧。

整个使团当中,韦见素和崔圆都是上皇安排的,只有他——房琯——是主动上疏请求这个册封使者的位置的。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他认为新皇帝这里有着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等着他去施展!

只需要一个契机!自己创造的契机!

“各位远道而来,朕所以设宴席款待,也正是这个道理。”

宴席过半,李亨站起身来,

“可今日过后,谁要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甚至因争权夺利而干扰到政事处理、大都督府运行的话……”

“那也别怪朕不客气。”

三人皆躬身称是。

韦见素本就已经萌生退意,想到自己不日就要上告老书,这所谓的“不客气”大概率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而崔圆同样知道自己投靠过太上皇,现在被派来皇帝身边,一定不会受待见,也早就做好了受冷遇,甚至被罢相贬到地方的准备,所以也没什么反应。

唯有房琯,虽然也跟着答应,却并不太以为意。

此前他还不确定,但在今天听完上皇的传位诏书后,他有十足的把握,皇帝一定会重用他,而且是大大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