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记

陈知放,字明远,幽州范阳人,性子执拗得像头倔驴,脾气古怪又直来直去,是个十足的硬茬子。

高文帝末年,他出任雍州刺史,当地豪强把控民生,前任官员多次整治无果,只能无奈妥协,可陈知放偏不。

一到任,他就雷厉风行地清查土地、打击豪强,全然不顾各方施压,短短五年,就将雍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因功绩显著调任燕陵刺史后,他依旧我行我素,推行新政,将燕陵发展得蒸蒸日上,随后顺利入京为官。

中帝年间,陈知放从兵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

刚上任,众人都劝他保留前朝铨选旧档,当作参考,他却执拗地认为旧规腐朽,一把火全烧了,还自创“三考黜陟法”。

任谁来求情,说这新规太过严苛,他都充耳不闻。

他的侄子贪墨案发,亲戚们纷纷上门,求他网开一面,他却铁面无私,亲自审讯后当堂杖毙,完全不顾及亲情。

着尘历二百三十一年,左松知卒,陈知放接任。

他迅速主持修订《大梁律例》,要把“三考法”定为永制,大臣们提出各种反对意见,他一概不听,固执地推进。

在任期间,他行事强硬,对下属要求严苛,言语犀利。

有人委婉建议他柔和些,他却把人一顿痛批,依旧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让人又敬又怕。

武帝即位后,陈知放一如既往,只要认定的事,不管武帝态度如何,他都坚持到底。

武帝想要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陈知放直言此举劳民伤财,在朝堂上与武帝激烈争论,全然不顾武帝脸色铁青;

武帝推行新的税收政策,他觉得不合理,便直接上书反驳,一条条列出弊端。

武帝虽有时被他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深知他一心为公,是不可多得的肱股之臣,对他又爱又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