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激素的反馈调节

发育、生殖和内环境稳定是在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取得的。当激素产生适度效应后,信号就终止。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经典的激素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和负反馈调节(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ion)。正反馈调节相对较少,表现为刺激激素的分泌,例如在月经周期中,下丘脑分泌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和促卵泡激素释放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FSHRH)刺激垂体分泌LH和FSH,LH和FSH作用于卵巢刺激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卵巢中成熟的卵泡分泌的雌二醇能够触发腺垂体分泌大量的LH,因而产生排卵。负反馈调节表现为抑制激素的分泌。当外周激素水平下降时,腺垂体在下丘脑释放或抑制激素的调节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刺激靶腺合成和分泌激素;当外周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通过负反馈机制减少下丘脑-垂体系统促激素的产生。所有激素都具有某种形式的反馈关系。我们习惯上把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调节称为内分泌的轴,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理情况下,轴的调节可以维持正常的靶腺激素水平。其他的反馈关系还见于离子与激素(钙离子与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钾离子与醛固酮,钠离子与心房利钠肽)、代谢产物与激素(血糖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渗透压或细胞外液容量与激素(醛固酮、肾素及加压素)等。

反馈调节使激素水平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反馈调节原理是大多数内分泌功能研究的基础。正常反馈关系的丧失提示该内分泌系统的病变。例如皮质醇增多症时,皮质醇的分泌不能被地塞米松所抑制,提示垂体-肾上腺轴呈病理状态。当然,内分泌系统反馈调节作用也有例外,如异源激素的产生,无论是来自肿瘤还是来自非肿瘤组织,几乎都不受反馈机制的调节。

(张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