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头痛

一、概述

头痛是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在急性新发头痛就诊的患者中约15%存在严重疾病。多数急性头痛患者的病因是良性的,但也要高度警惕威胁生命的头痛。值班期间应及时鉴别并处理严重疾病,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二、病理生理

头部的主要致痛结构包括颅外部分和颅内部分。

1.颅外部分

(1)颅外动脉:

如颞浅动脉、枕动脉等管壁扩张、搏动幅度加大、被牵拉时,可造成该血管所在部位的搏动性疼痛,是血管源性头痛的重要原因。

(2)颅外肌肉:

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血流受阻亦可产生头痛,一般不伴有恶心、呕吐,为非搏动性头痛,是紧张性头痛的重要原因。

(3)颅外神经:

分布于颅外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可产生放射痛,如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

2.颅内部分

(1)硬脑膜:

不同部位硬脑膜对疼痛敏感程度不同,颅底部对痛觉比较敏感。

(2)蛛网膜:

颅底大血管周围的蛛网膜对痛觉敏感,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头痛是非常剧烈的,颅内感染炎性渗出物刺激脑膜亦可引起头痛。

(3)颅内血管:

硬脑膜中动脉对痛觉最为敏感,其次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主干。颅内血管因某些原因被牵拉(如占位性病变压迫、高颅压、低颅压),或血管扩张(如高碳酸血症、低血糖、CO中毒、急性血压升高),均可引起头痛。

(4)脑神经: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受到刺激或牵拉时均有痛感。

三、病史采集要点

1.发病情况

(1)急性起病头痛,伴发热:

注意颅内感染性疾病。

(2)突发剧烈头痛:

注意颅内血管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

(3)长期反复发作搏动性头痛:

注意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或神经官能症。

(4)慢性进行性加重头痛,伴视物模糊、呕吐、缓脉:

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

(5)青年慢性头痛,焦虑、紧张可诱发:

常是紧张性头痛。

2.前驱症状

例如视觉、听觉或味觉异常,幻觉、麻木、感觉异常或者言语异常。偏头痛发作前可能出现前驱症状。

3.头痛的部位

(1)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单侧为主。

(2)颅内病变的头痛:深在且弥散,多向病灶同侧放射。

(3)高血压头痛:整个头部,或额部。

(4)颅内感染性头痛:全头痛。

(5)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髓膜炎:头痛伴颈痛。

(6)部位变幻不定的头痛高度提示良性病变。

4.头痛的性质

(1)高血压头痛、血管性头痛:

搏动性。

(2)神经痛:

电击样、刺痛。

(3)紧张性头痛:

重压感、紧箍感。

5.头痛的程度

(1)剧烈头痛:

常见于脑膜刺激、偏头痛、高颅压、高血压危象、神经痛、青光眼等。

(2)轻至中度头痛:

颅内肿瘤。

6.头痛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1)颅高压、脑肿瘤性、血管性头痛:

咳嗽、喷嚏、摇头、俯身可加重。

(2)颈肌痉挛所致的头痛:

按摩颈肌可缓解。

(3)低颅压:

由卧位变为立位时可加重。

7.头痛伴随症状

(1)高颅压:

头痛伴剧烈呕吐。

(2)偏头痛:

头痛伴呕吐,呕吐后头痛可减轻。

(3)丛集性头痛:

头痛伴流泪、鼻溢液、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等。

(4)感染性疾病:

头痛伴发热。

(5)脑疝:

头痛伴意识障碍。

(6)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伴脑膜刺激征。

(7)脑血管畸形、脑内寄生虫、脑肿瘤:

头痛伴癫痫发作。

四、鉴别诊断(表2-2-1)

表2-2-1 头痛的鉴别诊断

续表

(韩菲,审阅:张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