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性病实验室检查

一、淋球菌检查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淋球菌感染者。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1.标本采集

用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藻酸钙棉拭子,伸入男性尿道2~4cm,轻轻转动取出分泌物;女性先用无菌脱脂棉擦去阴道内黏液,再用藻酸钙棉拭子插入宫颈内1~2cm处旋转取出分泌物;患结膜炎的新生儿取结膜分泌物;全身性淋病时可取关节液或关节穿刺液;前列腺炎患者经按摩取前列腺液。

2.直接涂片

主要用于急性感染患者。涂片2张,自然干燥,加热固定后做革兰氏染色,油镜下检查。

3.细菌培养

标本立即接种于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置于含5%~10%的二氧化碳孵箱,37℃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挑选可疑菌落做涂片染色镜检。可用氧化酶试验或糖发酵试验进一步证实。

4.结果

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多形核白细胞,细胞内外可找到成双排列、呈肾形的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在血平皿上可形成圆形、稍凸、湿润、光滑、透明至灰白色的菌落,直径为0.5~1.0mm。生化反应符合淋球菌特性。

性病患者尿道、宫颈感染的取材方法(视频)

(四)注意事项

1.取材时拭子伸入尿道或宫颈口内的深度要足够。

2.尿道取材前2小时内不应排尿。

3.涂片时动作宜轻柔,防止细胞破裂变形,涂片的厚薄与固定及革兰氏染色时间要合适。

淋球菌涂片(视频)

二、衣原体检查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和直肠炎。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1.标本采集

男性将拭子插入尿道2~4cm,旋转3~5秒后取出。女性先用无菌脱脂棉擦去阴道内黏液,再将取样拭子插入宫颈管内通过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直到几乎拭子头已看不到,旋转拭子15~20秒取出,不要碰到宫颈外及阴道壁。上述取材方法主要用于保证得到更多的柱状上皮细胞。

2.直接涂片

标本涂片后自然干燥,甲醇固定5~10分钟后,用当日配制的吉姆萨溶液染色1小时,再用95%乙醇淋洗、干燥,油镜下阳性标本可在上皮细胞质内找到1~3个或更多个呈蓝色、深蓝色或暗紫色的包涵体,碘染色呈棕褐色。阳性者结合临床可初步诊断。

3.细胞培养法

将每份标本接种于3个培养瓶(为McCoy单层细胞管)中,置37℃吸附2小时后,用维持液洗涤2~3次,最后加生长液,37℃培养3~4日,取出盖玻片,经吉姆萨染色或直接荧光染色后镜检,查包涵体。阳性标本碘染色包涵体呈棕黑色,吉姆萨染色呈红色。有相应症状,再加上衣原体分离培养阳性者,可确诊。

4.衣原体抗原检测法(clearview chlamydia,简称“C-C快速法”)

用商品试剂盒检测方便、简单、快速,但稳定性略差。按说明书操作,质控窗和结果窗均显示一条蓝带为阳性结果,阴性为结果窗无变化。阳性结果结合临床可确定沙眼衣原体感染,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可用细胞培养法确定。

5.免疫荧光法

将标本涂于玻片凹孔或圆圈中,干燥处理后加荧光素标记的抗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试剂,待反应、封固后置显微镜下检查。阳性标本在高倍镜下可见上皮细胞内的原体颗粒,为单一、针尖大小、明亮的绿色荧光,在油镜下为荧光均匀、边缘光滑的圆盘样结构,也可见网状体等其他形态的衣原体颗粒。

6.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荧光标记探针法

适用于男性尿道标本、女性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样本。用于检测疑似沙眼衣原体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直肠炎、不孕不育宫颈炎、输卵管炎、异位妊娠、早产等。标本处理严格按照商品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同时设定阳性质控对照和阴性质控对照。对试验条件要求苛刻,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显著高于上述其他方法。

(四)注意事项

同淋球菌检查。

三、支原体检查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支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1.标本采集

同衣原体检查。另外也可用10ml中段尿离心(2 000转/min,10分钟),取相应沉渣。

2.培养操作

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置5%~10%二氧化碳环境中,37℃培养24~72小时,每日观察颜色变化。24小时如由黄色变为酒红色,可能有解脲支原体生长;48小时变为酒红色,可能有人型支原体生长。取0.2ml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48小时后于低倍镜下观察,有典型“油煎蛋”状菌落者为阳性,可诊断支原体感染。

(四)注意事项

同淋球菌检查。

四、梅毒螺旋体检查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梅毒患者。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1.标本采集

采集血样或取病灶组织渗出物、淋巴结穿刺液、组织研磨液进行检查。

2.梅毒螺旋体直接检查

可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也可经镀银染色、吉姆萨染色或墨汁染色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或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梅毒螺旋体菌体细长,两端尖直,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折光性强,沿纵轴旋转伴轻度前后运动。镀银染色法示螺旋体呈棕黑色,吉姆萨染色法螺旋体呈桃红色,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螺旋体呈绿色荧光。镜检阳性者结合临床症状和不洁性接触史可确诊。

3.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

①卡片定性试验:取50μl待检血清加入卡片的圆圈内,并涂均匀。以专用滴管加入摇匀的抗原一滴,将卡片旋转8分钟后立即观察结果。阳性,卡片圆圈中出现黑色凝聚颗粒和絮片。阴性,无凝聚块出现,仅见均匀的亮灰色。②卡片定量试验:用等量生理盐水在小试管内作6个稀释度,即1:1、1:2、1:4、1:8、1:16、1:32,每个稀释度取50μl血清加入玻片圆圈中,按定性法测定。与该法类似的方法还有TRUST(syphilis 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VDRL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和USR试验,其中TRUST因其稳定性好、易于判断,正被更多的实验室采用。

4.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

将从感染家兔睾丸中提取的梅毒螺旋体纯化,并以超声粉碎后作为抗原,以明胶颗粒为载体进行检测。类似的方法尚有梅毒螺旋体血凝(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test,FTA-ABS)等。

(四)注意事项

1.RPR(或TRUST)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结果为阳性时,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初步诊断。定量试验是疗效观察、判断复发及再感染的手段。假阴性常见于:一期梅毒硬下疳出现后的2~3周内、感染梅毒后立即治疗、晚期梅毒或二期梅毒的“前带现象”。对临床可疑梅毒但RPR为阴性的患者,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血清稀释以排除“前带现象”。假阳性结果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麻风患者、海洛因成瘾者、少数孕妇及老人。

2.TPPA常呈持久阳性,不可用于疗效观察。

五、杜克雷嗜血分枝杆菌检查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软下疳。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1.标本采集

在开放的溃疡中不易查到细菌,所以最好从淋巴结取材,涂片一次推涂,以保持细菌特征性排列形态。穿刺宜从健康皮肤处进针,皮下潜行至损害处抽液,以免形成瘘管。

2.细菌涂片

革兰氏染色可见呈鱼群状排列的杜克雷嗜血分枝杆菌,阳性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3.细菌培养

用含有血清和低浓度万古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培养24~48小时,菌落直径1~2mm,色灰黄、凸起、粗糙并能在培养基上推动,通过菌落取材镜检并做生化反应,以确定诊断。

(四)注意事项

细菌涂片阳性即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能都低于50%,故不推荐将细菌涂片检查阳性作为诊断标准。

六、醋酸白试验

(一)适应证

临床可疑尖锐湿疣。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以棉签清除局部分泌物后,蘸5%冰醋酸液涂于受试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黏膜,2~5分钟后皮损变为白色,周围正常组织不变色为阳性。

(四)注意事项

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高,对确诊HPV感染特别是亚临床感染很有帮助。但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致上皮增厚时也可出现假阳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发白区的界限常不清和不规则。

七、核酸扩增试验

(一)适应证

尖锐湿疣、鲍恩样丘疹病辅助诊断和宫颈癌风险评估。

(二)禁忌证

无特殊禁忌。

(三)步骤

标本处理严格按照商品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同时设定阳性质控对照和阴性质控对照。

(四)注意事项

扩增人乳头瘤病毒(HPV)特异性基因(L1、E6、E7区基因)。目前有多种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实时PCR、核酸探针杂交试验等。用于HPV基因分型检测,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试验条件要求苛刻,每一轮反应体系均应设定阳性质控对照和阴性质控对照。正常人群脱落细胞有时也可以检测到HPV的部分基因型,诊断需结合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