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为医学临床培训教程
- 白波 杜怡峰主编
- 1100字
- 2025-03-14 21:06:42
序
行为医学以行为科学为主体,与医学的多个学科及心理学等密切交叉。其学科内在的多元价值对揭示人类行为与健康及疾病的内在联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行为医学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现实问题让人们认识到行为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心身健康对个人、家庭及国家有重要价值,更有利于“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健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融儒、释、道等多家思想之精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未病”“行为决定健康”等理念不仅是行为医学的重要内容,亦对行为医学具有重要引领价值。
行为是因,健康是果。思想是行为的统帅,行为是结果的先导。无论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还是新发传染病,综合分析来看,行为干预措施对疾病的防控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人们已经认识到行为方式不单对急性传染病防控有着重要价值,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作用也非同小可。
行为干预与心身修炼虽然存在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心与身的修炼,实则是行为的修正,这些也是行为医学的范畴。“健康的社会来自健康的人类,健康的人类来自健康的心灵,健康的心灵来自健康的觉悟。”只有这样才能有健康行为。
高超的医术,只能减少10%的人过早死亡;而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则能减少70%的人过早死亡。事实证明,健康及教育是人力资本的基石,而人力资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拥有健康及知识,人们才能够照顾自己及家人,社会与经济也自然会获得发展。因为,经济的健康与国民的健康密不可分。目前疾病的相关费用对国家经济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未富先老及低生育率的重叠、劳动力减少、疾病负担逐渐增加等带来的多重负面影响令人担忧。我们应认清国民健康现状,及早觉悟,消除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干扰。
基于以上前提,由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总编辑、原济宁医学院院长白波教授领衔主编的《行为医学临床培训教程》,创造性地将行为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中的行为与健康及疾病的相关问题密切联系,巧妙运用行为干预在预防、诊疗和康复、护理等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医患所能,共克时艰,可谓是一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教材,值得广大医者参考、应用和推广。
在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成立、《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创办及国家级规划教材《行为医学》出版十余年的今天,笔者想说的是,《行为医学临床培训教程》的出版既是行为医学落地的具体体现,也有为行为医学学科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呐喊之意!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原主任委员
国际行为医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济宁医学院教授 杨志寅
2021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