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列缺
列缺不仅是穴名,雷电在古时候亦称为列缺。如唐代刘禹锡的诗句:“丰隆震天衢,列缺挥火旗。”
雷电在阴云遮日、阳气不伸的天空中出现。在三部九候中,头部高居人体上部,是人身之天。胸背是心肺的居所,属躯干的天部。细观本穴主治:“半身不遂,口噤不开,纵唇口”,病位在头,属痰邪上蒙清窍之证;“善笑,痫惊妄见”则属痰火上扰心神之证;“面目四肢痈肿,胸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则是阴邪内盛,阳气不足之证。
《易经·说卦传》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张衡在《思玄赋》中亦曰:“丰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晔其照夜。”可见雷电的威力与迅疾。本穴所主的种种病症,均须雷电之力豁开痰浊,晔照阴邪,从而使神志得复,经络得通,阳气得振,诸症得复。所以古代圣人特将本穴命名为“列缺”,喻义本穴治疗上述疾病的作用,犹如列缺霹雳,快速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本穴与足阳明胃经丰隆穴均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雷电之神有关。从汉代张衡的《思玄赋》中看,“列缺晔其照夜”指的是闪电;“丰隆軯其震霆兮”指的是闪电之后的雷霆。再参考刘禹锡的诗句:“列缺挥火旗”,挥旗用的是手,便可知晓列缺位于上肢、丰隆位于下肢的缘由,更可感知古人选择穴名用字的严谨与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