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年带徒施教,尽己力帮传

2001年周常昆老师正式退休,但其仍心系患者,坚持在医院出诊看病,培养钱锐、李建萍、杨丽萍等弟子,同时协助其子钱锐教授进一步整理以陈洛书先生为肇始的庆龄医药中医诊疗经验。2008年《庆龄馆医粹—陈洛书中医经验传承及发挥》一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正式出版。周老师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由省卫生厅安排在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带教,培养钱锐和王清、杨梅等学术继承人。在带教过程中周老师耐心细致,倾心教授,不但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传授给弟子,还认真带教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其他年轻医护人员,为医务人员和实习生进行中医专题学术讲座。同时应临床科室邀请,参与科室的会诊、疑难病案讨论,指导主管医生如何辨证用药,进一步提升其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同时还与老伴钱崇发教授一起撰写了《调理肝脾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一书,此书已于2019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周常昆传承工作室申报成功后,周常昆教授又亲力亲为,增加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出诊时间,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在继教班授课等,力争把工作室建设成为真正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的承载平台。周老师常说,做中医,既要明医理,也要识药性,使临床中的辨证治疗能保持理法方药的一致性,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唯一途径。周老师还强调,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多实践、多临床,在临床中寻找中医独有的临证思维,是我们成为明医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