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强调三观点

一、恒动变化的整体观

一般认为,整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是中医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近代以来,在西医学被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主流医学的时代背景下,虽然中医学教科书对整体观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但周老师在临床中发现,整体观的描述慢慢被固化为“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恒动性却越来越少提及。

周老师在临床中特别强调中医的整体观是建立在恒动变化之上的整体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没有运动就没有变化,没有运动就难以分阴阳,整体观也无从谈起。中医的整体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时时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这种运动变化既有规律性又是相互联系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宇宙是从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状态,通过“化元”——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是宇宙万物在生发过程中的第一原始作用力量,并随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贯穿于整个宇宙之间。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当然也包括了地球上的环境变化、四季转换、昼夜交替、生命始终、生老壮已等所有的运动变化,这些运动循环反复、永无终止。

“物生为之化,物极谓之变”,人就是内外环境时时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个体,而这个运动变化概括了人体升降出入生长收藏等多维度的运动变化。社会环境、宇宙万物同样是建立在多维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联系之中的。所以中医用发展和动态的整体观点看待人体和疾病,而人体与疾病也永远是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着的。

周老师在临床中既重视天地人三才一体运动变化的整体观,同时更强调以患者病机演变为重点,“治贵权变”,突出动态辨证与随证治疗,对患者病程中变化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依据病机确定治疗方案,体现其及时、多变、准确的特点。中医强调动态跟进治疗,即治病因时而异,也是基于辨证,是对疾病不同阶段差异性的认识,所辨之证也是变化着的病机的短时反映。中医之证候就是病状在空间与时间的综合反应。中医临证中的三因制宜、五运六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都是整体之上的动态演变,治则也因此而立,如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不同辨证方法如温病卫气营血的不同层次治疗,甚至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活血化痰等治法也都体现了整体恒动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