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防治
- 赵连友 李妍主编
- 1299字
- 2025-03-14 20:29:55
第一节 现状及流行趋势
一、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表2-1-1总结了我国有限的高血压发病率数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曾对我国部分地区10组人群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该研究的基线在1982—1985年,对北京、河北、黑龙江、山西、陕西、江苏、广西和浙江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共纳入了25 656名年龄为35~59岁的当地居民。该研究发现男性高血压年发病率为3.3%,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为2.7%。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在1992年纳入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南、宁夏、上海、浙江、广东及四川年龄为35~64岁无心血管疾病的汉族人群。该研究同样发现男性高血压年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3.2%和2.9%。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数据,Yang等分析了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在调整了基线年龄、性别、地区、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BMI)之后,发现在1991—2009年间,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P=0.024)。其中,上升趋势在18~39岁年龄组、女性、农村地区、BMI正常的亚组人群中更为显著。
表2-1-1 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病率数据

续表

二、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反映我国高血压公共卫生负担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政府出台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政策的重要依据(表2-1-2)。我国分别于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开展了3次全国1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第4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纳入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发布后,又有4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规模横断面研究数据发布。这4项研究的血压测量方法和高血压定义与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具有可比性。从表2-1-2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和患病人数依然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2013—2014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约为2.92亿人,比2002年增加了1.39亿人。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其中男性为20%,女性为17%,估计2002年我国有1.53亿成年人患有高血压。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慢性病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5.2%,其中男性为37.5%,女性为33.6%。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6%,其中男性为29.2%,女性为24.1%。中国慢性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9.6%,其中男性为31.2%,女性为28.0%。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发现我国27.8%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4.5%,女性为29.5%。
表2-1-2 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数据

三、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其变化趋势
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指标。从表2-1-3中可以发现,自1991年以来,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升,知晓率由1991年的26.3%提高到45.0%,治疗率由12.1%提高到36.2%,控制率由2.8%提高到12.4%。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处于全球平均水平以下。从上述研究的分析结果来看,在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治疗率高达80%左右,是高血压人群整体治疗率的2倍多,可见提高知晓率是改善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所在。
表2-1-3 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数据

续表

(解武祥 武阳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