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乳腺癌高危人群

高危,顾名思义,就是危险度高。医务工作者用不同方式描述风险,例如绝对风险、相对风险或终生患病风险。当医生谈到风险,指的是一种可能性或可能性的比例,即某种未必发生事情的发生概率。比如,一名美国女性一生(假设从出生至90岁)的乳腺癌平均患病率为12%。另一种说法描述终生患病率为1/8,也就是说8名寿命达90岁女性中就会有1名女性在一生的某个时刻罹患乳腺癌。如果将一生定义为出生到80岁,乳腺癌的终生发病率为10%或表示为1/10。如果一名女性一生患乳腺癌的风险为20%或以上,可以认为处于高风险。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

1.遗传高危人群

家族史是排在性别与年龄因素之后的乳腺癌最强危险因素。有15%~20%的乳腺癌发生在具有某些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中,不管是父方还是母方的家族史。如果您有一个一级亲属(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乳腺癌,那您患乳腺癌的风险几乎是其他人的2倍,若亲属未绝经就被诊断为乳腺癌,患病风险则为3倍。如果您有一个二级亲属(姑妈、姨妈、表姐妹、堂姐妹、祖母或外祖母)患乳腺癌,那您患乳腺癌的风险为其他人的1.5倍。

遗传上,乳腺癌高危女性包括乳腺癌1号基因(breast cancer gene 1,BRCA1)和乳腺癌 2号基因(breast cancer gene 2,BRCA2)突变测试为阳性的女性,或来自BRCA1/2基因突变的家庭但自己并没有进行过检测的女性,以及具有较强家族史的女性(即使是BRCA1/2基因突变阴性的家庭)。此处较强家族史包括:母方或父方家系中有3名或以上亲属患乳腺癌,家系中有女性年轻时被诊断为乳腺癌(小于35岁),家系中有亲属患卵巢癌,家系中有男性亲属患乳腺癌,家系中有女性亲属同时患乳腺癌与卵巢癌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女性的家庭由于某些原因无法进行基因检测(例如患病亲属已去世)或不愿(或没有条件)接受基因检测,她们可能同样处于高风险中,应当进一步评估其患病风险并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

2.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后天因素

女性出生后,生活环境、伴随的一些医疗干预或一些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这些风险因素称为后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月经史长:

月经期开始早和绝经晚意味着乳腺有更长时间暴露在雌激素作用下,而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2岁前开始月经或绝经晚于55岁的女性具有显著增高的乳腺癌患病风险。初潮早于12岁的女性比初潮晚于1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增高30%;绝经年龄超过55岁的女性比绝经早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高30%~50%。

(2)未怀孕或首次生育年龄晚:

从未怀孕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0岁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约是20岁前生育女性的两倍。而更早怀孕和哺乳能够降低乳腺癌风险,其原因之一是只有经过怀孕和哺乳后,女性的乳腺细胞才会完成最终的发育,乳腺细胞完全发育成熟后可能基因稳定性更好,不容易被影响而发展为癌细胞。

(3)口服雌孕激素类避孕药:

有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显著增高,这种风险在其停止服避孕药10年后降至正常。而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服用避孕药后乳腺癌风险进一步增加。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的不良后果,目前口服避孕药的激素剂量已经比既往低了很多,很多研究也证实其与乳腺癌的关联越来越少,大部分研究也认为目前口服避孕药物并不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但对于有明确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女性,准备长期服用避孕药时应注意权衡利弊。

(4)肥胖:

超重或肥胖会使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50%,而绝经前肥胖往往导致绝经后仍肥胖,因此,超重在任何年龄都被看作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5)饮酒:

大量试验一致并清楚地证实饮用酒精类饮料会增加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并且喝得越多风险越高。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每天喝一杯酒(50ml)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仅有非常小的上升,但当女性每天喝酒3杯以上,患病风险就变成1.5倍。这种风险对于喝红酒、啤酒或其他烈酒都是一样的。而少量饮用含酒精饮料(每天少于一杯)不会显著影响患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所以,如果您喝酒,请注意节制。

(6)放射线暴露:

曾在儿童或青年时接受胸壁放射治疗的女性也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比如,一名接受过胸部淋巴结放疗的霍奇金病女性患者,特别是如果她当时不到30岁,其此后患乳腺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5倍。但请注意,平时偶尔检查时(如乳腺钼靶或胸部X线)接触的放射线剂量不会造成显著的乳腺癌患病风险上升。

(7)乳腺癌病史:

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具有更高的再次患乳腺癌的风险,其另一个乳房的乳腺癌发生风险是普通女性的3~4倍。此处说的是再次患乳腺癌,而不是原来乳腺癌的复发。这种风险在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和首次被诊断乳腺癌时小于40岁的女性中增加得更明显。

(8)乳腺增生和小叶原位癌:

上皮增生包括细胞沿着乳腺导管过度生长(导管增生)和沿着乳腺小叶过度生长(小叶增生)。根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不同,乳腺增生可以分为普通型(典型)或不典型增生。在普通增生中,正常细胞数量增加但排布正常。不典型增生中,细胞不仅数量增加还具有某些异常的特征。对于具有不典型增生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较正常女性明显增加,为正常女性的4~5倍。

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指乳腺小叶中出现异常形态的细胞。这些细胞仍被局限在小叶的膜内而没有扩散到周围乳腺组织中。小叶原位癌并不常见,常为因其他原因行活检时的意外发现。研究提示,患小叶原位癌的女性此后有超过5倍的风险更易发生浸润性乳腺癌,而且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侧乳房。女性被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时年龄越小,患乳腺癌的风险会进一步提高。

(9)乳房密度:

当乳房具有更多的腺体和结缔组织(致密的组织)及更少的脂肪(疏松组织),其在乳腺钼靶片上显得更致密。而乳房高密度是乳腺癌明确的危险因素,其风险随着乳房密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乳房密度大于75%的女性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将近5倍。除了风险增加外,致密的乳房组织通过乳腺钼靶更难评估,容易漏诊,往往需要乳腺超声检查进行补充。

3.流言终结者

很多关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错误观念、谣言和未被证实的理论四处流传。以下因素并未被证实对乳腺癌患病风险有显著影响。

(1)止汗剂:

有人认为腋下止汗剂会干扰淋巴循环并引起乳腺毒素增加从而引起乳腺癌。目前研究并没有发现应用止汗剂会引起乳腺癌风险升高。

(2)胸罩:

有些人认为胸罩也会阻断淋巴循环,但这并没有科学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胸罩的大小和佩戴方式及时间应该有把控,胸罩大小要合适,不过大也不过小,应将整个乳房收拢在胸罩内,一般不建议24小时佩戴胸罩。

(3)咖啡:

据报道,女性不喝咖啡后疼痛症状感觉会减轻,有些研究者推测咖啡可能是乳腺癌的风险因素。但科学研究显示饮用咖啡或茶与乳腺癌的风险上升并无关联。

(4)大乳房:

乳房大的女性与乳房小的女性具有相同的乳腺癌发生风险。乳房大的女性并不会更容易发生乳腺癌。

(5)乳房假体:

很多研究证实乳房假体(隆胸时使用的人工材料)并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所以目前无论是健康女性进行隆胸手术或者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乳房再造都可以使用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