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草木遗史

『有型』岛的枫香

1544年,一艘驶往日本的船只在海上掠过台湾岛。船上的葡萄牙船员发现了这个在他们的海图上完全没有标记的未知岛屿,遥遥地看见它被苍翠茂密的森林覆盖,似一颗璀璨的绿宝石,两个赞美的词不禁脱口而出:Ilha Formosa!(葡萄牙语“美丽岛”之意。)

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随着西方人的说法,管15—18世纪西方人在全世界进行地理探险的活动叫作“地理大发现”。葡萄牙人“发现”台湾岛并为它起了完全西式的名字,自然也是“地理大发现”的一部分。于是就有学者出来质疑:除了个别小岛和南极洲外,西方人在“地理大发现”期间“发现”的陆地其实早就有居民在其上生活了,难道当地居民的发现就不是“发现”?比如台湾岛,自古以来东亚人民就栖息于此,怎么能说它是葡萄牙人“发现”的呢?

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反驳:就影响世界文明的进程而言,那些当地居民的发现不能和西方人的第二次发现同日而语;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发现”一词强调西方人地理探险活动的价值,又有何不可?

我们姑且不管这些争论,还是来看Formosa这个名字吧。从词源上讲,葡萄牙语的formosa来自拉丁语名词forma(意思是“形状”),以及构成形容词的后缀-osa(意思是“富有……的”,和英语的形容词后缀-ous同源)。这么说来,Formosa这个词的构成,和粤语的“有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864年,已经在这座“有型”岛采集动植物标本三年的英国外交官郇和(R. Swinhoe),邀请他的同胞、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标本采集员奥尔德姆(R. Oldham)同去那里寻宝。奥尔德姆欣然前往,采集了700多份标本,其中就包括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园艺树种枫香树。两年之后,正在广州黄埔工作的另一名英国外交官汉斯(H. F. Hance)根据奥尔德姆的标本,正式把枫香树的学名命名为Liquidambar formosana,意即“有型岛的枫香”。

|枫香树/刘冰摄|

|枫香树的秋叶|

枫香树是一类很有意思的树,光是它的果实就不同凡响。每年10月是枫香树果实(更准确地说是“果序”,因为它是由许多果实按固定的顺序聚合而成的)成熟的季节,凉风一吹,只见一个个样子怪异的小黑球自天而降,仿佛外星飞船大举入侵。如果你想从地上捡起一个果实仔细端详,可要当心,因为这果实上有刺,很容易扎疼手指。在美国东部,也有一种“北美枫香树”(学名Liquidambar styraciflua),结的果实和中国的枫香树类似。一般的美国人都很讨厌枫香树的刺儿球,但是中国人却把它当成一味宝贵的中药,可以用来泡茶,还美其名曰“路路通”。

言归正传。枫香树的学名正式确定之后,又过了整整一百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编写了一部重要的植物手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在编写图鉴的第二册时,枫香树的学名让专家们伤透了脑筋。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一个合格发表的植物学名是不能随便改动的,可是Formosa偏偏又是西方侵略者起的名字,广大群众实在无法接受。最后,枫香树的学名被改成了Liquidambar taiwanensis,也就是“台湾的枫香”。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书影

后来又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后来的各种植物学专著中,枫香树的学名重新恢复为Liquidambar formosana,连《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在重印的时候,都悄悄废弃了这个修改,仿佛它从未有过。

不管它是“有型岛的枫香”还是“台湾的枫香”,枫香树照旧年复一年地在深秋时节换上绚丽夺目的秋装——满树火红的霜叶。

枫香树的故事先说到这里,到我们讨论它的汉语名时再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