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嘞——”
“好吃不贵,四文钱一串了!”
临河镇建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旁,名字也因此得来。
说是一个小镇,临河镇却并不萧索。
原因是在它旁边,有一座名为临河坊的仙人坊市,仙人的名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行商游客来此驻足,临河镇借此繁荣起来。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赵老汉身材微佝,右手拿着个草垛,腰间别着个钱兜子,从外表来看与随处可见的糖葫芦小贩并无二异。
任谁也猜不出,此人正是二十余年前,在江湖上闯出了“惊鸿客”之名的剑圣赵世渊。
当然,他早就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了。
赵老汉将目光放向不远处的城墙,眯起了眼。
还记得四十几年前,那儿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
没想到时过境迁,居然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坊市。
那高高耸立的城墙就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将仙与凡在此分割成两个世界。
“若是有一天,能进去看一眼就好了!”
赵老汉喃喃开口。
他这一生,被一个“仙”字牢牢困住。
六岁离开临河坊习武,十六岁出师,二十岁崭露头角,年仅二十五,惊鸿客的名声就在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直到三十岁,逐一打败了江湖上成名已久的高手,从此被冠名剑圣称号。
本以为从此踏足山巅,天下无敌。
直到某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者。
老者身材佝偻,走起路来颤颤巍巍,感觉风吹草动就能将其吹倒。
可当时屹立于武学之巅的赵世渊却能感觉到,老者的气势比他生平遇到过的任何对手都要更强。
无敌而寂寞的他,久违的升起了战意,于是不顾脸面向这半只脚踏入棺材的老人发起挑战。
这一战的结果,大大出乎了赵世渊的意料。
原本以为行将就木的老人,即便再强也不可能强过他。
但事实上无论他如何出招,都无法破开老人防线,拼尽全力也无法战胜对方。
不若说,整场比试如同猫戏老鼠。
老者是猫,他是老鼠。
江湖比斗,没有点到为止的说法,既然输了,生杀大权就掌握在对方手中。
然而,老者却没有杀他,只是让他跟随照顾,以此抵命。
自此,剑圣赵世渊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
赵世渊跟着老者走南闯北,总共照顾了他三年。
期间,赵世渊多次向老人挑战,都无一例外被打得落花流水。
直至某一天,老者奄奄一息,躺在床上再也站不起来后,才向赵世渊道出自己的来历。
他说自己并非来自世俗,而是修行路上的一员,也就是凡人口中的仙人。
因其修为无法精进,又知自己时日无多,才升起回归凡尘的念头。
本以为会平平淡淡的孤独终老,却不想半路遇上了赵世渊向他挑战。
仙与凡之间,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因此这场比试的胜负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但老人与他交手后,觉得他能以凡人之躯修炼到这种地步已经实属不易。
于是起了惜才之心。
让他跟着的这段时间,算是对他的考验。
若是十恶不赦,自会将他毙于掌下,但若是品行尚佳,就会传其衣钵,带他走上修行之路。
只可惜,身体的恶化比他想象中的快,没时间亲自做他的引路之人。
说到这里,老者就咽下了气。
赵世渊这才知道,武道之巅并非尽头,在此之上还有修仙这条更加宽阔的路。
老者死后,赵世渊为其守孝三年,之后才整理遗物,找到了修行之法。
却没想,在武林中被誉为天纵奇才的他,却始终对修行之法不得要领,即便反复读了不下千遍,也摸不清其中奥秘。
无论如何他都感知不到那种叫做“灵气”的东西。
知自学无门的赵世渊,产生了拜入仙门的想法。
兜兜转转走南闯北,十年过去了,他却再也没遇到过仙人。
期间还因走太多水路,不小心染上风湿,腿脚开始变得不太利索。
年事渐高的情况下,不由心灰意冷,主动放弃追求仙缘。
江湖早已是年轻人的天下,他也无心再争,于是返回家乡,打算落叶归根。
却没想到苦苦搜寻了这么多年的仙,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眼前!
命运玩弄了赵世渊的人生,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
这把年纪,又有哪个仙人会愿意接纳?
“时也,命也!”
赵老汉自嘲笑了笑。
但已经追求了半辈子的事情,哪是这么容易放弃的?
所以他干脆就在这条路上卖起糖葫芦,维持生计的同时寻找着得到仙人青睐的机会。
吆喝了一大早,没有一单生意,赵老汉沿着马路牙子坐下,敲了敲腿。
自从得了风湿后,每次快下雨时关节都会疼。
“看来明天会有一场大雨啊!”
曾经的武林至尊,却对这小小的疾病束手无策。
这时,赵老汉看到了一个年轻人。
明明身着布衣,背上背着个大麻袋,整个人却气宇轩昂,英姿勃发,即便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也十分显眼。
那人不停左顾右盼,貌似对街上的一切都很好奇。
“看来又是不知从哪个乡下来的毛头小子。”
这种年轻人赵老汉见得多了,凭着一腔热血和刚学到的本事,就想来江湖上闯出点名堂。
但这种处处暴露出自己初出茅庐的行为,只能成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不被吃干抹净就算是运气不错的了。
赵老汉看着年轻人眉眼如画的面容,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几分神采。
“适当提点一下吧,算是拉这后辈一把。”
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江湖险恶,赵老汉的方法可不是和善的诫告。
他提着草垛走了过去:
“客官,要不要来一串?”
年轻人看着冰糖葫芦,眼中流露几分怀念:
“行,来一串!”
“好嘞!客官您拿好。”
赵老汉的打算是,等年轻人问冰糖葫芦价格时,说出一串二十文。
年轻人肯定觉得很贵就不要了,他在来个概不退货,最后发生矛盾时推推攘攘中将其反手打败。
这样他就会知道江湖的水究竟有多深,从此不再小瞧天下人。
当然,如果年轻人自此失去斗志,打道回府,证明他不适合江湖里混,也不失为一种保护。
但没想到,年轻人连价格都不问,直接掏出一块银子丢给他,直接打乱了他的计划。
赵老汉稍微掂了掂,以他行走江湖几十年的经验,知道不多不少刚好有一两重量。
虽然不算多,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算小钱了。
说不定还是这乡下来的年轻人的全部身家。
赵老汉又有了另一个计划。
“好,一串四文钱,找您九百九十六。”
刚准备找零,就听年轻人问道:
“卖家,前面那堵墙是什么情况?”
赵老汉看都没看,只是兀自埋头数着铜板:
“那啊,是临河坊的城墙,里面是仙人们建的坊市。
你从外地来,恐怕也是听说了此事,想来涨涨见识的吧?”
“唔~倒也没错。”
“那你可要失望了,咱们这些凡人没法进去。在城墙附近看看倒是没啥问题,若是想闯进……
呵~可是会被丢出来的!”
赵老汉像是短暂陷入回忆,停滞了一会儿,很快又回过神来继续数着铜板。
当然,他并不打算找九百九十六文,而是九百八十文。
这么多的铜板,放在一起根本看不出具体数目,等年轻人发现数目少了后,估计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那时再来找他,他就否认自己没找错钱,是年轻人故意找茬。
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能沉得住气?说不定会气上心头,动手动脚。
到时他就大声吆喝,吸引众人围观,然后再将其打败!
积毁销骨!
众人的指责声讨,可比单纯被揍一顿伤人更深。
江湖上有很多年轻人毛毛躁躁的,被人言语一激,就让愤怒冲昏了头脑。
丢掉小命不说,还落得个无谋莽夫之名。
赵老汉觉得此计尚佳,若年轻人能因此沉稳下来,万事谨慎,也不枉自己用心良苦。
数好了九百八十文,将其挂在一根绳上:
“来,找给您的钱,客官请收好!”
可抬眼时,哪还有年轻人踪影。
赵老汉好歹是曾经的武林魁首,一个人在旁边走开,他哪会一点气息都察觉不到?
“嘿!大白天的,见着鬼了不成?”
突然,赵老汉灵光一闪,往城门一看。
果然,年轻人不知何时已背着麻袋站在了城墙门口。
就在赵老汉以为那年轻人会被丢出来时,却见他与守城之人交谈几句后,堂堂正正走了进去。
赵老汉不禁陷入了呆滞,才知道自己又错过了良机。
只好摇头笑了笑:
“别小瞧天下人么?
呵,我就说嘛!
乡下来的毛头小子怎会有那般神采?
原来,也是一位仙人啊!”
王老汉掂了掂手中的铜钱,将其放回钱兜里,把草垛放在地上,朝门那边深深行了一礼:
“多谢上仙的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