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封侯之前
- 明风八万里:从穿越正统二年开始
- 努力的雪糕
- 2182字
- 2025-05-01 09:00:14
李鄂想了半天,还是发现他现在只能提出虎蹲炮的技术路线。
他曾经在一本网文里边,读到那个世界在穿越者男主的支持下,造出了一个枪身特别长的精度较好的火枪。
可是李鄂实在想不起来,那个作者描写那种火枪的细节了。
这决定了,他也只能把虎蹲炮的技术细节写出来。
李鄂想到这里,找来了他那数学著作的副本,递给了冯瑜让他先读着,他把虎蹲炮的图纸简单地画一画。
“您先看这上册,然后把三角学部分读读!”
李鄂没注意到,冯瑜最开始是一副这是什么鬼的表情,读着读着,冯瑜开始了解到这本《算学》的优势,比传统的算学太直观简洁了。
不过冯瑜快速翻完上册,三角函数部分还没返到,李鄂就把虎蹲炮的图纸基本上画完了。
“您看看这个吧!”
李鄂还没有干透的图纸推向冯瑜,自己靠到了椅背上边说:“我想了想,我还是认为从实战来说,与其考虑改进火枪,不如改进火炮。”
冯瑜没有立刻回答李鄂。
他被这个新式火炮的思路吸引了,只是这个火炮的铸造难度他无法确定。
等等!
冯瑜突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样的小炮流出去,万一敌人用来攻城该怎么办?”
冯瑜倒是不担心这类的火炮,可以攻陷大明北方的各种城墙厚重的城池。
可是,这样的火炮一旦流到西南方那类地方,在深山密林中只要敌人敢用,就可以给明军造成巨大麻烦。
“等等!你不用说!”
李鄂刚想解释,冯瑜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蠢话。
这世界上,就没有刀在手,怕别人挥拳头打过来的道理。
“李四郎啊!”
“您有话直接说!”李鄂有些无法接受冯瑜突然说出这么温柔的话。
“你我改造个二十年火器,后世的史书对对你我只怕不会有好词。”
李鄂一听就明白了冯瑜的感慨所在,他微笑着说:“您别忘了,我这人可是很会写文章的啊!您没读过《实践论》那些文章的抄本吗?”
冯瑜笑了。
他这时注意到,李鄂刚刚画的图纸基本上是干了,便一边收图纸一边说:“那我就不想那么多闲事了!我那边有消息再来找你!”
“我送送您!”
“不用!你忙你的,你应该知道我不在意这些事。”
李鄂再一次叹了一口气。
这冯瑜的性子确实是太宅了。
“我还是送送您吧!毕竟您老也是神机营的一把手!”
“好吧!”
……
京郊。
阮安正在送徐恭再一次远行。
现在的风不小,徐恭与阮安都不是喜欢被风吹拂的人。
可是世上的事就是这样,无论他们个人主观意愿如何,风该吹一定吹,天要下雨也一定会下雨。
“我这一去生死难料,如果意外,你务必要把我的信交给王振,那时,一定要让李四郎那样聪明人去江南善后。”
“你这样悲观吗?”
阮安之前倒没想到,徐恭竟然会这样的悲观。
“一切都有可能,如果那个卢平,或者那些卢平真的存在,朝廷现在派去江南处理这件事情的人,一定会成为他们制造乱局的目标。”
徐恭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转身望向了北京的方向。
“那样的人,无论是我,还是刘勉,还是王振,还是你这样的人都难以应付,我们都不再年轻了。”
“他明天就会封侯了,也许很快就要与顺德公主大婚了,朝廷未必会让他去冒这个险啊!”
阮安这些天与李鄂交往很深,他很清楚上边的老爷们,会对李鄂看重到什么样的程度。
那是一个天纵之才,一个任何人了解李鄂一些就会知道,那是那种苏东坡一样的,天知道多久才会再次出现的人才。
“不一定!李四郎的观点,是大明要解决现在的问题一定要出海,这就决定了他早晚要与江南那些人斗一斗。他很清楚敌人准备越多越难对付的道理。”
“那倒是!”
阮安一听徐恭的话,也认同了这个道理。
“那这样吧!老兄,保重!”
“保重!”
徐恭翻身上马,再一次望向了远处其实并不太清晰的丽正门。
“丽正门快要拆了吧?”
“应该不会这么快拆,京城的乱局刚刚稳定没多久,出于安全考,也要改成拆其他的城门。”
阮安说到这里再一次感到了无奈。
“毕竟这是北京,这是人很多很多的北京!”
徐恭喃喃低语:“北京!”
他听到了这里,再也不忍看北京了,而是转身望向了南方。
“出发!”
天空中一只怪鸟在空中飞过,发出了任何人听来都难免不安的声音。
阮安目送徐恭一行远去,等他们从他的视线里彻底地消失不见,这才转身上马,赶向了自己的军营。
他的心脏这时突然间剧烈地疼了一下。
这让他再一次升起了不详的预感。
他有些怀疑,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徐恭了。
……
第二天的上午。
李鄂家里早早就做好了布置。封侯不是小事,但是,既然上边的老爷们让冯瑜来带话,也就说明李鄂封侯这件事情,上边确定的结果是不想大办。
可是,这也不影响李鄂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一点不少。
打扫屋子、焚香、洒水压臣这样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李鄂想一想这些工作就有些心疼家人,尤其是李宾那样的家人,岁数不算小了还要这样操劳。
可是,当封侯的大队人马抵达他家,都快要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李鄂快来听旨!”
李鄂随着王振在李家大门外派人通传进来的消息,立刻与父母等人一起出门迎宣读圣旨的王振等人进来。
他们把王振迎进了院子,王振站到院子里临时摆好的香炉之前,等李鄂全家都跪了下来,这才开始宣纸。
李鄂低头听旨,听了一会,就被写得云山雾绕的封侯圣旨弄晕了。
他的古文功底不差,可是对这种不光有各种典故,还写得骈四俪六的圣旨就没有办法了。
他只听了一个大概,大明国朝自有制度,封侯本来应该无大军功不封侯,可是李鄂的功劳也与军功的差别不大,所以年级前宫封他一个侯爵。
可是即便如此,圣旨里边,仍然没有写到他的侯爵封号。
直到李鄂听得都要困惑,他才从王振那听到他的侯爵名号。
“靖远候。”
李鄂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他被封了靖远侯,那王骥怎么办?
“靖远侯,你就不要愣着了!”王振这时候举起了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