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实践: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探索
- 陈伟 李训 林川主编
- 1094字
- 2025-04-03 17:17:48
四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务硕士的知识结构
为满足国际商务硕士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其知识结构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模块、知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学科专业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一)通识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外语(第二外语)、计算机、体育、哲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课程,其中外语课程是该模块的关键,首先应区别于目前大多数大学开设的传统大学英语课程,考虑适当增加英语写作、英语阅读、英语听力(初级、中级)、英语口语(初级、中级)等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开展商务活动。之后开设第二外语,由于本科教学学时有限,第二外语课程一般建议学生参与辅修或双学位,增加学习时间,以达到通晓多种国际商务语言的基本能力。此外,通识教育课程还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二)学科基础模块
该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商务交际与谈判、商务形象礼仪、跨文化管理、国际商法、国际投资法等。
(三)学科专业模块
国际商务硕士的专业能力涉及国际经贸实务操作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跨国企业管理能力和国际投融资决策能力。关于上述能力培养的理论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市场营销、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
(四)教学实践模块
国际商务硕士需要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全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因而,相关实践课程与教学环节有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训(含国际经贸、国际物流、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融资、国际商法等模块)、多语言环境下国际商务交流与谈判模拟实训以及跨国企业的毕业实习、国际商务领域的毕业论文(微观、宏观)等。
考虑到国际商务硕士属于应用型硕士培养范畴,其理论课时相对较少,而上述课程模块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基于此,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全方位开放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商务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现状,在保证人才培养整体特色的基础上,又合理兼顾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本专业学位教育设立了以下三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跨国公司财务与金融、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及未来就业方向选择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理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