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系智库之前

飞赴海外——决定留学马来西亚的原因

从小我就常想着要以某种方式贡献社会,而不是赚大钱。也许是受此影响,上大四的时候,我便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去海外,而且是去非发达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从那里来思考日本这个国家。

去哪里好呢?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去亚洲的国家比较合适。因为日本地处亚洲,和亚洲国家的关系比较近。那么亚洲里面,又去哪个国家或地区好呢?从通用语言、国家的发展状况、其在亚洲的文化、位置以及历史等方面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马来西亚,尽管当时的日本人对这个国家还比较陌生。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居住着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等。因此,使用的语言也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为主,是一个宗教和文化多元并存的国家。这是马来西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造成的。

马来西亚因为地处东南亚,所以它与深受中国、日本历史文化影响的韩国并不相同,它还受到印度以及伊斯兰文明的影响。也就是说,虽然地处东南亚,它却是一个中华文化与印度、中东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接触、相互交融的地区,这造就了前面提到的马来西亚的多样性。

现在的马来西亚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1982~1983年我留学马来西亚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色彩比较浓厚的国家,后来被称为亚洲奇迹的那一经济发展阶段尚未到来,或者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吉隆坡等大城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南国粗犷的气息犹存;而在被称为kampong(音译:甘榜,马来语中村庄的意思)的农村,贫穷与悠闲仍在。城市近郊中产阶级居住的住宅街区空地上,一到傍晚时分,还可以看到妇女在大圆铁桶里沐浴的情景。

1981年,马哈蒂尔就任马来西亚第四任总理,为了学习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他推行了“看东方”政策。这既是日本和马来西亚两国关系走向深入的时期,也是后来马来西亚转向经济腾飞的肇始阶段。

吉隆坡近郊有一个叫Petaling Jaya的地方,我就寄宿在那里的一户华人家里,我就读的马来亚大学就在附近。留学马来西亚期间,我不仅在马来西亚国内,而且还到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旅行,努力了解当时的亚洲现状。在马来西亚的这些经历对我思考日本当时的经济和国际地位非常有帮助。为了对在马来西亚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总结,我有了想继续深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