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区矫正工作以社区矫正成效为中心,是涉及社区矫正主体、社区矫正对象和社区矫正手段等各项工作的系统工程。社区矫正主体是否得力,社区矫正对象是否配合,社区矫正手段是否科学,都事关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成效。而社区矫正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既需要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自我评估与反思,又需要有第三方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进行独立评估。社区矫正工作评估是社区矫正项目评估主体采取分领域评价或综合性评价的方式,对社区矫正工作主体、社区矫正工作客体、社区矫正工作手段以及社区矫正对象改变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并将评估的结论作为改进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依据。若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社区矫正工作,则要经过第三方评估后做出一份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估报告,以提交给项目的主管方(或购买方),作为评判项目实施成效的重要依据。

对社区矫正工作如何开展有效的评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和官方都有很多版本。本书希望通过对这些不同版本的总结与提炼,对国内外社区矫正工作评估实践的经验总结,结合我们自己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区矫正项目管理和社区矫正项目评估的经验体会,并吸纳学术界研究社区矫正实务和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丰富成果,构筑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体系。

本书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一般原理,探讨了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评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等评估形式。这些评估形式的实施主体、所求目标不尽相同,但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评估来让各方(社区矫正工作者、社区矫正项目购买方、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状况,并以评估的结果作为参照,进一步改进社区矫正工作方式,更好地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实际效果。总之,各种形式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是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各种需要为前提,以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为直接目的,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新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根本目的。

本书的主编程潮教授、参与撰写者周利敏教授和孙元副教授,均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师、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员和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程潮负责全书的大纲设计,并负责第一章、第二章、第七章、第九章的撰写;周利敏负责第五章、第六章、第八章的撰写;孙元负责第三章、第四章的撰写。最后由程潮负责统稿,并根据需要对其他编者撰写的内容有所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