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抓钩(本书已签约,请大家放心收藏)

这个铺子不是特别大,里面的光线也有些昏暗,但温度却比外面高多了,因为那边的碳火烧得正旺。

一老一少两个身型看着挺结实的铁匠,正配合着捶打一把通红的菜刀,看模样,应该是快成型了。

他们也看见了进门的陈近文,不过却没有理会,而是自顾自的继续锤打着。

陈近文也没有打扰,而是默默的在不远处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菜刀终于成型,年轻铁匠也停止了锤打。

老铁匠检查了一下后,便用一把长把的钳子夹住刀坯,将刃口部分放进了碳火里,这才转身端起一旁的茶缸喝了起来。

他喝一大口后,问道。

“小娃子,你有事儿吗?”

“大叔,你能帮我做一把尖刺或者抓钩吗?我可以给钱的。”

陈近文试着说出了进来的目的,还掏出了五毛钱来。

老铁匠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继续问道。

“你说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做的尖刺就是一根长约三尺的铁棒,一头要很尖,另一头要一个小圆环,既方便握在手里,也方便套一根绳子,防止尖刺掉落。

至于抓钩,也跟尖刺差不多,但是尖的一头要弯成一个大钩子,方便钩鱼。

铁棒的粗细只要小手指那么大就行了,大叔,你看哪种能做?”

陈近文边说边比划,还捡了一块炭渣在地上大概画了一下。

“两种都是可以的,也不难,不过你有票吗?”

老铁匠看了一眼,继续问道。

“额,没有,不过我可以多给点钱,可以吗?大叔。”

“小娃子,你没有票或者证明,我是没法帮你打制的。”

老铁匠再次拒绝了。

“大叔,你就帮帮忙吧,我家里很困难,爸妈都过世了,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我只是想去抓点鱼卖,挣钱养活我们自己。”

陈近文求了起来,还把陈家的情况改编了一下,想打动老铁匠。

“你家里困难,那你还有钱来打这个东西?”

老铁匠质疑道。

“唉,大叔啊,你是不知道啊,这钱还是我捡拾柴禾卖了得来的,喏,你看这是我刚才卖柴的票据。”

陈近文说着,拿出了第一担柴的票据,递了过去。

老铁匠迟疑了一下,接过了票据看了起来。

“大叔,你就帮帮我吧,我也是没办法了,这担柴还是我花了很久时间才捡回来的,就只卖了五毛钱。

我也是听说鱼能卖得多一些,所以我想去试试,大叔,你行行好,帮帮我吧。”

陈近文哀求道。

要不是实在哭不出来,他都想掉几滴眼泪了。

“师傅,要不帮他打一根吧,反正也费不了多少功夫,这小孩儿看起来也挺可怜的。”

年轻铁匠在一旁突然插话道。

老铁匠看了一眼年轻铁匠,又看了一眼瘦不拉几的陈近文,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算了,你帮他弄吧。”

“诶,好嘞。”

年轻铁匠笑着应了一声,随即对陈近文挤眉弄眼了一番。

“谢谢大哥,谢谢大叔。”

陈近文赶紧鞠躬道谢。

年轻铁匠摆了摆手,随即来到一个角落,翻找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拿着一根一米左右,粗细合适的铁棍来到碳炉前,将一头放进了碳火里。

“诶,小孩儿,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闲着无聊,年轻铁匠跟陈近文攀谈了起来。

“我今年十三岁了,姓陈,你呢大哥?”

“嗯,我姓罗。”

两人随意聊了一会儿,小铁棍已经被烧红了,罗铁匠便取出来,锤打了起来。

铁棍在他的反复锤打下,很快便变得又尖又细。

等他觉得锐利程度合适了后,便利用工具,弯出了一个大钩子,又在另一头弯了一个直径五六公分大小的圆环。

“喏,你看看合适不?”

陈近文接过试了试,觉得很是满意。

“真好,很合适,谢谢罗大哥了,给,这是钱。”

陈近文道了谢,就递过了钱。

“行,合适就好,我能帮你的也就只有这点了。”

罗铁匠也没有推辞,毕竟材料费还是要的。

“罗大哥,你这已经是帮了我很大忙了,谢谢了,谢谢大叔。”

陈近文再次向二人道了谢,拿着大抓钩便出了铁匠铺,又朝着上午捡拾柴火的方向走去。

因为他回来的时候,看见过那边有一条七八米宽的河流,而且周围荒无人烟,那里就是他一试身手的理想地方。

快步赶到河边后,陈近文先是在岸边找了不少的石头实验了一番。

他发现,只要石头没有紧密镶嵌在大地上,与大地相连,他就能瞬间将石头收进空间里。

由此他便知道了,自己这个空间收放东西,是不受重量限制的,可能只会受到形状大小的限制。

知道这点后,他便沿着河岸,收起了好几块大型石头,以备等会儿砸冰用。

在下去冰面上之前,陈近文还谨慎的在岸边放出了一块大石头,任由其滚落到冰面上,将河边的冰砸出了一个大窟窿。

他看了看,冰层厚度起码十几公分,如此他便放心了。

随后他便开始沿着河岸寻找起合适抓鱼的地方。

找到一个河湾处后,陈近文就迫不及待的下了河岸,一脚踏上了冰面。

但冰面湿滑,猝不及防之下,他一下就跌倒在冰面上,摔得他生疼。

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布鞋不防滑。

等他小心翼翼的爬起来后,就赶紧回到岸上。

琢磨了一会儿后,他从四处薅了一堆干野草,开始编织起草绳来。

他准备自制两条防滑链,绑缚在鞋底增加摩擦力。

顺便再编一条长一点的草绳,一头捆在自己身上,一头捆在岸边的树上。

这样一来,即便自己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里,也能借助草绳爬上来。

搓草绳这个事情,陈近文在前世小时候就干过,试了几次后,他便成功的回忆起了曾经的手艺。

在编织的过程中,他还不断的测试草绳的承受能力,发现不错后,他便快速的编织了起来。

半小时后,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他便小心翼翼的再次下到了冰面上,并逐步往河中间滑过去。

这次有了草绳的加持,再加上他自己的小心谨慎,终于没有再跌倒,也成功的来到了离岸边三米左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