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世界史视角下“李约瑟问题”的提出
16—17世纪,欧洲发生了“科学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欧洲开启了全球扩张,促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有鉴于此,以西方为主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开始尝试思考科学的本质与欧洲科学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他文明的科学对于欧洲科学的影响,甚至审视其他文明的科学道路,从而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而未产生于其他文明的重大命题。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伴随西方耶稣会士来到中国,西方思想界已开始对中国科学展开研究与反思。20世纪前期,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借鉴科学史研究的最新路径与视角,通过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全面系统研究,提出了“李约瑟问题”,即15世纪以前,中国科学为什么长期领先于欧洲,最终却为什么未产生出近代科学的两个历史疑问。“李约瑟问题”契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寻找不同文明科学主体性的潮流,更迎合了日渐崛起的中国获得现代文明的认可、重塑民族自信的时代心理,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中国内部,产生出巨大的学术乃至社会效应,乃至形成了一种“李约瑟情结”。大量学者尝试从各个角度回答“李约瑟问题”,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大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