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姜荣的机灵

姜荣虽然被赶出来了,但是他并没有走,指了指办公室外等待区的座椅,姜荣笑着对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小姐姐开口问道:“姐姐,我可以在这坐一坐吗?”

能在这里工作的人员都是“人精”,少年的姜荣笑得很帅气,很灿烂,但工作人员小姐姐可不会犯花痴,她一笑,摇摇头,开口道:“这里不太行。”

“姐姐!我就坐一会儿!”姜荣笑容中已经带着几丝撒娇了。

这时,李安宁办公室的门推开,秘书出来办事。

而只看了一眼秘书的脸色,工作人员小姐姐就已经大概明白了一些什么了,她还是不允许姜荣坐在这里等着,但是她指了指厕所,对姜荣笑了笑。

没有太多话,姜荣立马懂了,急忙开口道谢:“谢谢姐姐!”

接着,姜荣握着肚子,笑着问道:“姐姐,你有纸吗?我好像突然闹肚子了!”

“噗嗤!”工作小姐姐难得地一笑,开口道:“厕所有纸。”

姜荣急忙掏了掏口袋,因为学习太忙,姜荣一日三餐的饮食很不规律,所以姜荣口袋里总是带着几颗糖,等饿的时候吃。

姜荣掏出了口袋里的糖,笑着递给了漂亮的工作人员小姐姐,开口道:“来,姐姐吃糖!”

“小渣男!”

漂亮的工作人员小姐姐笑了笑。

当领导要了姜荣的资料,而且花费时间看了,办公室里的人就知道这“姜荣”已经入领导“法眼”了。

而刚刚领导秘书从办公室里出来时,脸色虽然很平淡,但是他偷瞥了姜荣一眼的目光,立马被大家捕捉到了。

那目光里没有厌恶,而是羡慕,再加上这小子明显想要赖着不走,大家就已经明白了:拉扯开始了。

这小子可以自己走,可以自己斩断这份“拉扯”,但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可是绝对不能驱赶姜荣,斩断这份“拉扯”的。

......

“他走了?”

办公室内,李安宁对秘书问了一句。

秘书摇摇头,开口道:“没有,小嘴跟抹了蜜一样,哄了哄门口的女同事,想要留下等您。”

“被女同事指点了一下,去厕所等您了。”

李安宁,想了想,对秘书问道:“我刚才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下啊?”

“三下!”秘书给出准确的回复。

李安宁点了点头,看了看时间,他刚刚的敲击真的是随意的,但是他觉得那机灵的姜荣会在“下午三点”再来找他的。

至于到底会不会?下午三点就知道了。

能留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精明的人,消息也都是极其灵通的,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姜荣“藏”在了厕所,但没有任何人去驱赶姜荣。

甚至还有着急的“好心人”,十分贴心地给姜荣送来了水。

“呼~”

看着这位“好心人”送来的水,姜荣松了一口气。

能在这里工作的,那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啊,姜荣对这里不是太了解,但是这里工作人员对这里有足够的了解。

“好心人”着急地送水,可不是因为哪个小姐姐照顾姜荣的“美色”,而是说明,姜荣已经值得他们巴结了。

而姜荣为什么值得他们巴结?因为他们已经判定李安宁会留下姜荣了。

姜荣知道妥了,看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一点了,还有两个小时就是下午三点了。

姜荣有点急,想要抽根烟,但是考虑到这里的环境,他忍住了。

站在厕所窗前的姜荣,双手交叉在胸前,盯着窗外思考着。

.......

“呼~”

下午三点,姜荣深呼吸了一口,调整了一下心态后,准时敲开了李安宁办公室的门。

“我教你这个你不学,教你那个也不学,怎么又来了?”

而这一次,李安宁是笑着对姜荣说的。

姜荣笑着挠了挠头,表现的跟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一样。

李安宁笑了笑,对姜荣开口道:“行吧,我把我师兄那一套教给你。”

“老师好!”姜荣一听,急忙改口。

姜荣觉得很有趣,那南寻双教授说是不收姜荣,但姜荣每次去,南寻双教授总会毫不吝啬地教姜荣一些东西。

南寻双教授教的,却是“师弟”的那套“正道”;而这位李安宁老师现在教的却是“师兄”的那一套。

其实这才是姜荣真正想要的。

看着姜荣调皮的样子,李安宁开心地笑了笑,对姜荣开口道:“日后惹出了祸端,别把为师供出来就行!”

姜荣笑了笑,开口道:“没事,日后闯祸了,我就说是南老师教的。”

“哈哈哈!”

李安宁畅快地大笑,开口道:“孺子可教也!”

......

人大,南双寻教授的办公室里,看完了姜荣给《华夏近代区域经济学史》写的开篇国家性的历史分析,南双寻教授带着几丝不满意,对姜荣开口道:

“你要写历史,就不能只写历史。”

“不过倒是挺聪明的,知道夹带私货,把创造力想象力和劳动,装扮成了美德,把资本装扮成了恶德。”

“但你剩下的,大胆一些、激进一些啊!”

“不是有我师弟保着你嘛!你论文的第二作者加上他名字,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有问题,就说是他教你写的。”

而姜荣在李安宁老师这里听到了同样的话。

“不过倒是挺聪明的,知道夹带私货,把创造力想象力和劳动,装扮成了美德,把资本装扮成了恶德。”

“但你剩下的,大胆一些、激进一些啊!”

“不是有我师兄嘛!你论文的第二作者加上他名字,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有问题,就说是他让你写的!”

所以,当自己这篇论文有了两位“第二作者”的加持后,姜荣真的就放开手脚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不安分的姜荣去人大待几天,然后又去李安宁老师在的有关部门呆几天。

有的时候,就算是李安宁老师下去考察,姜荣也会坐在他的丰田考斯特里写论文。

所以,这篇论文在不断的拉扯来、拉扯去。

但论文的核心,是姜荣的观点:从古代有手艺的工匠,靠智慧和才华“吃饭”的律师,再到现在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具化的“荣滨模式”,“多元化的小”自古以来就有。

把历史正确性确认了后,姜荣开始带着“东大经济学”的产业理论,进行具体分析了。

在满篇的数学模型中,姜荣的观点还是跟之前一样:当破坏生产力的经济危机被破除后,人类将会像告别封建主义一样,告别资本主义。

不过姜荣通过历史为案例,很明确的解释和指导了这种观点,通过历史,他解剖出了实现多元化的传导机制。

而两位老师南双寻和李安宁的拉扯之处在于:多元化冲击下,人类告别资本主义的途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