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批发宝贝
- 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 风筝笕
- 3037字
- 2025-04-05 10:42:36
何风云接着沿墙迈步,目光扫过展品,忽然在某幅画前驻足。
玻璃展柜里平铺着水墨虾趣图,落款处赫然题着齐白石三字。
何风云的视线,缓缓移向价签——
100元。
他又转头环顾四周,徐悲鸿的奔马图标价一百二十元,张大千的泼墨山水一百五十元,李可染那幅《万山红遍》甚至用图钉直接钉在墙上。这些后世连等重黄金都换不来的名作,此刻像廉价年画般挤在灰扑扑的墙面。
“同志看上哪幅了?”负责人捧着包装盒折返时,正撞见青年对着墙面发愣,“这些可都是国家美术馆调拨的真迹。”
嗯,还是真迹。
何风云指尖点在《万山红遍》的玻璃框上:“李可染先生这幅……”
“七年前在香山创作的,同系列还有六幅呢。”负责人把锦盒搁在柜台,“您要喜欢,库房还存着启功先生的对联,傅抱石先生的扇面。对了,齐老先生的虾图我们收了二十多幅。”
青年呼吸陡然急促:“这些都能买?”
“创汇任务重嘛。”对方掏出钥匙串晃了晃,“美术馆仓库都堆不下了,当年为帮扶老艺术家们,可收了不少墨宝。您要是有心多买,我现在就带您去仓库挑?”
暴殄天物啊!
“这些现代字画,我全包了!”
何风云语气平淡。
“您是说……全部?“负责人吃惊地看着何风云,“包括墙上这些?”
“没错,全部。哦对了……”
“要是国家美术馆肯出手,他们的库存,也全都要了!”
白晴扯了扯他袖口:“你买这么多字画,有什么用啊,糊墙吗?”
她实在想不通这个精明的港岛少爷为何对满墙涂鸦感兴趣。
何风云但笑不语。总不能告诉她,这些东西以后价值几千万乃至上亿吧?
负责人很快擦着汗折返:“美术馆库房压着很多,差不多几千幅,不过……“他咽了咽口水,“加起来得十万美元……这已经是抹过价的了。”
何风云眉峰微挑:“十万美元?”
负责人眼看何风云脸色有异,又连忙解释:“价格可能确实有些虚高,但美术馆有创汇指标必须坚持。而且上千件作品平摊下来,每幅不到一百外汇券,确实比起零售抹了不少价!”
这些华商通过外汇券结算,汇率按官方牌价一比一兑换。
表面看与文物街标价相近,实则后者商品溢价严重。国家设立这类商店本就是为了赚取外汇。美术馆供货价不过三五十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报价已属高位。
负责人还以为何风云看不上这些东西,但何风云心里清楚,这简直是白菜价!
“成交,十万美金全包了!”他当即拍板。
这批近现代书画三十年后市值至少百亿起步。虽说那时自己未必在意这点资产,倒卖也只能算闲时投资。
尽管如此,一口气收藏上千幅以后将名垂天下的字画,无论是谁都会生出收藏欲!
成交了?负责人喉结滚动着咽下唾沫:“我这就去办手续!”
待其离去,何风云转身踱向古玩展区。
羊脂玉雕、宣德炉、鎏金佛像、老檀手串,但凡标着“乾隆御制““康熙年造““成化官窑“的物件,尽数收入囊中。
当负责人带着合同返回,听闻又添二十万外汇券订单时,额头沁出了冷汗。
“先生购置这么多文玩,是打算……”
“既然买了画作,索性配套收些古玩。毕竟,我一直想在老家建一座博物馆!”
一旁的白晴挑了挑眉毛,这大家少爷还真是有钱烧啊。
负责人颔首回应,压低嗓音:“我刚才去跟国家美术馆联系了,先生可能需要稍候片刻,国家美术馆的专家随后就到。”
他转身整理着包装盒补充道:“您选购的物件还需要逐件办理证件,我们得慢慢处理。”
八十年代国营文物商店售出的古玩,官方不仅允许交易,还会开具盖着红章的出口凭证。若没有这张薄纸,港英海关完全有权扣押这批文物。虽然何风云压根没打算让它们出境。
“店里可有掌眼的老师傅?想讨教些门道。”何风云挂着礼貌性笑容询问。
“您这边请!”
负责人立即放下手中活计,引着两人穿过月洞门来到后院工作间。两位戴着老花镜的师傅正在给青铜爵除锈,木案上散落着细毛刷与棉签。
“张老、王老,这位港商朋友对古玩鉴赏颇有心得。“负责人特意加重了“港商“二字,其中花白头发的老者凑近悄声问:“多大来头?”
负责人竖起三根手指。
“三万?”老者眯起眼猜测。
“三十万美刀!”
老者手一抖,镊子差点戳进青铜爵纹饰里。
“老天爷,这得是什么背景?”张师傅扶正眼镜打量来客。
负责人临走前又叮嘱:“劳烦二位多费心了,我先去处理东西。”
负责人前脚刚走,两位老师傅便赶忙斟茶递水。张师傅捧着茶碗试探道:“这位同志,您找咱们是有什么要打听的?”
何风云接过茶碗在八仙椅落座:“不瞒二位,我前些年在海外求学,常往纽约伦敦的拍卖行走动。见着咱们老祖宗的好物件流落在外,总忍不住要收些回来。”
他抿了口茶继续道:“可我这半吊子眼力实在不济,想寻个真懂行的掌掌眼。您二位在琉璃厂这些年,可识得民间藏龙卧虎的高人?”
王师傅捏着茶碗盖的手顿了顿,和张师傅交换个眼神。
“倒是有位能人。”王师傅开口道,“我师兄原是前朝遗老,当年的八旗子弟,论鉴赏那叫一个精通。后来在琉璃厂当差时,连故宫的先生都要向他讨教青铜器和瓷器。只是……”
他欲言又止地搓着衣角。
“烦请给个地址,我自去拜会。”何风云掏出钢笔,会意道。
毕竟那段时间刚刚结束,那人恐怕是受了不少苦罪。
张师傅从工作簿撕下半张纸,边写边念叨:“这位爷如今在潘家园摆弄旧书,您见着那顶褪了色的瓜皮帽便是。上月我去送粮票,还见他拿放大镜对着本古籍较劲呢。”
王师傅补了句:“到那里,您就说是文物街王家老三引荐的。不过他要是真犯起脾气,那咱也没什么办法。”
说着,王师傅在纸上添了行小字,又另写了三五个名字推过来,“这些位虽不如我师兄,倒也都是行里叫得上号的。”
何风云点点头,将纸条仔细折进皮夹。
众人又寒暄片刻,国家美术馆工作人员匆匆赶来。核对完信息后,几位办事员捧着文件喜气洋洋离去。
不久,负责人夹着公文包快步走进来。
何风云突然拍了下前额,对着玻璃柜台无奈地回应:“糟了,只顾着采购,都没考虑存放问题!”
他转身朝柜台后的接线员示意,“劳驾借用电话。”
总机转接的电流声在听筒里滋滋作响。宁元重刚批完季度报表,顺手拎起听筒:“你好,哪位?”
“舅舅,我在文物街。刚收了批文物,数量实在太多……”
“买了几件?要是不超过二十箱,可以先存我书房。”
何风云笑了笑:“买了三十万美金。”
宁元重闻言露出意外神色,沉吟片刻道:“我这就给你腾个库房,你让那边直接发货。”
三十万美金对这位干部,确实不算大数目,当年他潜伏在沪上经营商行时,经手的银元能铺满外滩码头,建国后更是亲手搭建起首个外贸口岸。
若非将毕生积蓄捐给国家建设,如今他大概也是个赫赫有名的亿万富豪。
宁元重将一处空仓库安排给何风云,何风云记下事宜后,又和负责人商量事宜。
负责人当即招呼员工开始清点货物。何风云摸出支票簿时:“咱们这儿收境外支票吗?还是必须用外汇券?”
“支票能收,不过得等银行验资。”
何风云刷刷签下三十万美金金额,连同美术馆那笔账目一并交割清楚。财务科长捧着支票小跑着出了门。
趁着验资空档,何风云踱步到中药柜台。
玻璃展柜里码着油纸包裹的顶级关东参,锡盒装的老字号安宫牛黄丸泛着琥珀光泽。这些用老方子炮制的救命神药,往后可再难寻正宗货。
“何先生对中医药也有研究?”白晴见他挑拣药材,忍不住发问。
“只能说,略懂吧。给你讲讲?”
何风云边打包紫雪丹边解释药性,两人聊着竟在货架间转悠了整下午。
暮色初临时分,何风云望着橱窗外渐暗的天光:“白同志今天辛苦了,要不咱们去全聚德?听说挂炉烤鸭讲究'枣木明火,鸭胚晾坯’……”
他故意拖长京腔,逗得姑娘抿嘴一笑。
白晴有些迟疑:“最近晚上不太平……”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所里交代过要满足外宾一切需求,更何况吃饭这种小事呢?
虽然住处是专门招待重要外宾,何风云也未必吃得惯,不如让他去见识下京都特色。
她理了理鬓角碎发,笑道:“那就……去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