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华清宫,太液池中荷花正艳。玄宗命人在水榭中设了凉榻,与贵妃对饮荔枝酒。雪衣娘站在特制的碧玉架上,时不时啄食贵妃指尖的果肉。
“三郎,你看雪衣娘多喜欢这荔枝。“贵妃轻笑,“岭南进贡的三十骑快马,倒有一半是为它跑的。“
玄宗抚须微笑:“爱妃喜欢,便是倾尽岭南荔枝又何妨?“他招手示意高力士,“传旨,明年加派五十骑专送荔枝。“
雪衣娘忽然扑棱翅膀,清亮的声音响起:“一骑红尘妃子笑...“
水榭内霎时寂静。这是杜牧讽刺杨贵妃的诗句,不知何时被鹦鹉学了去。贵妃玉容骤变,手中琉璃盏啪地摔碎在地。
“大胆!“玄宗暴怒而起,“谁教它的?!“
满殿宫人扑通跪地,瑟瑟发抖。高力士额头抵地:“陛下息怒,定是...定是那些不知轻重的翰林...“
“查!彻查!“玄宗一脚踢翻案几,“凡接触过雪衣娘的宫人、学士,全部下狱严审!“
雪衣娘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吓,飞出水榭,停在太液池畔的柳枝上。池面倒映着它洁白的身影,与天空中盘旋的一只苍鹰。
“护驾!保护雪衣娘!“高力士尖声喊道。
禁军张弓搭箭,却不敢贸然发射,生怕误伤灵禽。就在这迟疑的瞬间,苍鹰如利箭俯冲而下。雪衣娘惊飞而起,却被鹰爪狠狠抓住背部。
一片白羽飘落池面。
“不——!“贵妃的尖叫划破长空。
禁军乱箭齐发,苍鹰中箭坠入池中,雪衣娘也随之落下。当太监战战兢兢地将它捞起时,那雪白的羽毛已被鲜血染红大半,黑豆般的眼睛半阖着,喙微微颤动,似要说什么,却终究没能发出声音。
贵妃晕厥在玄宗怀中。皇帝面色铁青,抱着逐渐冰冷的鹦鹉尸体,双手颤抖。
“陛下...“高力士跪行上前,“是否传太医...“
“传旨。“玄宗声音冷得像冰,“今日值守鹦鹉阁的宫人,全部杖毙。驯鹰坊上下,尽数腰斩。翰林院所有接触过雪衣娘的学士,流放岭南。“
高力士额头渗出冷汗:“遵...遵旨。“
“还有,“玄宗轻抚雪衣娘逐渐僵硬的羽毛,“命将作监即日动工,在御苑修建鹦鹉冢,用汉白玉为材,镶珍珠玛瑙,朕要亲自撰写墓志铭。“
三日后,长安城阴云密布。十二名宫女的惨叫声从掖庭传出,最终归于沉寂。驯鹰坊的血流到街上,引来野狗舔食。二十三名翰林学士戴着枷锁,在禁军押解下踏上通往岭南的死亡之路。
而兴庆宫御苑内,百名工匠日夜赶工。汉白玉砌成的鹦鹉冢已见雏形,冢形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基座雕刻着百鸟朝凤图。冢前立着玄宗亲笔题写的石碑:“大唐灵禽雪衣娘之墓“。
下葬这日,细雨霏霏。玄宗与贵妃身着素服,亲自将雪衣娘放入金丝楠木棺中。棺内铺着蜀锦,四周摆放着各种珍宝玩物——玉雕的荔枝、金制的栖架、象牙梳子、珍珠项链...
“三郎...“贵妃泪眼婆娑,“让雪衣娘带着这个去吧。“
她将一枚羊脂玉佩放入棺中,正是玄宗去年赐给她的定情之物。玄宗动容,又命人取来一对夜明珠置于鹦鹉两侧。
“封冢。“玄宗哑声道。
工匠们小心合上玉冢顶盖,用金汁密封缝隙。冢前香烟缭绕,七十二名僧人诵经超度。贵妃跪在雨中,哭得梨花带雨;玄宗背手而立,眼中含泪却未落下。
当夜,华清宫内灯火通明。玄宗独坐殿中,面前摊着《雪衣娘语录》,上面记录着它学会的每一句诗词。高力士轻手轻脚地进来:“陛下,岭南节度使又进献了一只绿鹦鹉,据说也会吟诗...“
“滚!“玄宗突然暴怒,将案上物品尽数扫落,“谁要那庸俗之物!朕的雪衣娘...天下无双的雪衣娘...“
高力士连滚带爬退出殿外。殿内传来瓷器碎裂的声音,以及皇帝似哭似笑的低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与此同时,长安城南的乱葬岗上,一个瘦弱的身影正在新坟前跪拜。阿蛮将一束野花放在无名坟前,轻声道:“爹,女儿见到雪儿了...它过得很好...很得宠爱...“
她抹去眼泪,从怀中掏出一条白羽——上巳节那日,雪衣娘飞落她花篮时掉落的。她不知道,她心爱的“雪儿“此刻已躺在冰冷的玉冢中,陪葬的珍宝足以养活整个岭南道的贫民。
雨越下越大,冲刷着长安城的朱墙金瓦,也冲刷着乱葬岗上的新土。阿蛮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雨幕中,只有那支白羽,在雨中轻轻颤动,像是不甘就此沉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