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的桂花开了,甜腻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阿蛮跪在鹦鹉冢前,用丝绒布擦拭着玉碑上的鎏金大字。三个月了,她已经从粗使宫女升为专司鹦鹉冢维护的侍女,这是她刻意讨好管事嬷嬷的结果。
“秋草姑娘。“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贵妃娘娘明日要来祭奠雪衣娘,高公公命你们把冢周围再打扫一遍。“
阿蛮低头应是,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机会来了。
自从得到《雪衣娘赋》,阿蛮一直在暗中准备。她将赋文抄录多份,通过相熟的宫女悄悄传播;她记下每日出入御苑的官员名单,寻找可能同情杜怀信的朝臣;她甚至学会了模仿不同人的笔迹,准备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
“听说安禄山节度使又送来十车珍宝。“午间歇息时,春燕凑过来小声说,“陛下龙颜大悦,准他不必行礼就可入宫。“
阿蛮捏紧手中的扫帚。这些日子,她已听太多这样的消息——哪个节度使献宝得宠,哪个官员因直言被贬。而民间,她亲眼所见,长安城外饿殍遍野,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
“贵妃娘娘每月用胭脂钱就够普通百姓家过一年。“春燕继续八卦,“前日内库刚支取了三百匹蜀锦,就为给她做新衣裳...“
阿蛮突然打断她:“春燕,你想过宫外的生活吗?“
春燕一愣,随即苦笑:“我们这些宫婢,二十五岁才能放出宫去。到那时...“她摸着自己粗糙的手,“早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
阿蛮望向远处金碧辉煌的宫殿,那里正传出阵阵乐声。据说玄宗为博贵妃一笑,命数百工匠在太液池畔建了一座“舞霓裳“台,专供贵妃跳《霓裳羽衣舞》。
当晚,阿蛮借口腹痛未去吃饭,独自留在房中。她从床板下取出一个布包,里面是那卷《雪衣娘赋》和她偷偷收集的各类情报。最上面是一张名单——明日贵妃祭奠时将到场的重要人物。
“左相陈希烈...翰林学士李白...御史中丞杨国忠...“阿蛮轻声念着,在“杨国忠“三字上画了个圈。这个贵妃的族兄,近来权势熏天,据说与安禄山势同水火。
窗外忽然传来脚步声,阿蛮急忙将布包藏好。门被推开,春燕脸色苍白地冲进来。
“秋草!不好了!“她喘着气,“掖庭那边...那边又打死人了!“
阿蛮心头一紧:“怎么回事?“
“是个叫冬梅的宫女...她在贵妃的裙子上发现一根白羽,说了句'像是雪衣娘的羽毛'...“春燕浑身发抖,“被高公公听见了,当场杖毙...“
阿蛮如坠冰窟。冬梅是她交好的宫女之一,曾帮忙传递过抄录的赋文。她强忍悲痛,问道:“冬梅...可曾留下什么话?“
春燕摇头,突然压低声音:“但我在她床下发现了这个...“她从袖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
阿蛮展开一看,是半首未写完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杜学士的诗!“春燕惊恐地捂住嘴,“千万不能让人知道我们看过!“
阿蛮将纸紧紧攥住。杜怀信虽然死了,但他的诗作仍在宫中秘密流传,像一粒粒火种,等待燎原的时刻。
次日清晨,御苑戒备森严。阿蛮和其余宫女天不亮就起来,将鹦鹉冢周围打扫得一尘不染。冢前摆上了新鲜水果和雪衣娘生前最爱的岭南荔枝,虽然这个季节运来的荔枝已经价值连城。
辰时三刻,鼓乐声由远及近。玄宗携杨贵妃缓步而来,身后跟着大批侍从和朝中重臣。阿蛮跪在宫女队列最末,偷眼打量这位大唐天子。
五十三岁的玄宗依然气度不凡,但眼角已有了深深的皱纹。他身边的杨贵妃一袭素白纱裙,发间只簪一朵白玉兰,显然是特意为祭奠雪衣娘而穿的丧服。
“爱妃不必过于悲伤。“玄宗轻抚贵妃肩头,“雪衣娘在天之灵,定感念你的情意。“
贵妃眼含泪光:“三郎,我昨夜又梦见它了...它站在太液池畔的柳枝上,对我说'云想衣裳花想容'...“
玄宗动容,亲自点燃三炷香插在玉冢前的金炉中。高力士尖声宣布祭奠开始,乐工奏起哀婉的曲子。
阿蛮心跳加速。时机到了。按照计划,她应该趁众人注意力集中在祭奠上时,将《雪衣娘赋》塞给看起来最正直的官员。但此刻,看着玄宗对一只鹦鹉如此厚待,而对她父亲这样的百姓生死漠不关心,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陛下!“一个声音突然响起。阿蛮惊骇地发现,那是她自己的声音。
全场寂静。所有目光都集中到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宫女身上。高力士脸色铁青,挥手就要让侍卫拿人。
“慢。“玄宗却抬手制止,“你有何话要说?“
阿蛮浑身发抖,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跪行几步,从怀中掏出《雪衣娘赋》,高举过头。
“奴婢...奴婢有关于雪衣娘真相的奏报!“
贵妃惊讶地掩住嘴。玄宗眯起眼睛,示意高力士将绢帛呈上。他展开一看,脸色逐渐阴沉。
“这是何人所写?“皇帝声音冷得像冰。
阿蛮额头抵地:“是...是已故翰林学士杜怀信遗作...“
“大胆!“杨国忠突然厉喝,“杜怀信因诽谤圣上已被流放,这贱婢竟敢传播逆文!来人——“
“且慢。“一个清朗的声音打断他。身着白袍的李白走出队列,“陛下,既然事关雪衣娘,何不听她说完?“
玄宗沉吟片刻,挥手示意侍卫退下:“说。“
阿蛮深吸一口气,将雪衣娘的来历、岭南官员的暴行、父亲的惨死一一道来。说到动情处,她掏出那支珍藏的白羽:“陛下若不信,可验看这支羽毛...是上巳节时,雪衣娘落在奴婢花篮上掉落的...它认出了奴婢,叫了奴婢的名字...“
贵妃突然轻声啜泣起来。玄宗面色阴晴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绢帛。
“你叫什么名字?“皇帝突然问。
“奴婢...奴婢本名阿蛮...“她咬了咬牙,“岭南道贺州人士,家父陈五郎,被岭南节度使属下活活打死,只因不肯交出雪儿...也就是后来的雪衣娘...“
玄宗转身望向南方,久久不语。御苑内静得能听见树叶落地的声音。终于,皇帝开口:
“岭南节度使张九章,即刻革职查办。涉事官员,一律严惩不贷。“他顿了顿,“宫女阿蛮...封为鹦鹉冢守陵女官,秩同七品。“
满朝哗然。杨国忠脸色难看至极,李白却露出欣慰的笑容。贵妃轻拭泪痕,对阿蛮招了招手。
“好孩子,过来让我看看那支羽毛。“
阿蛮膝行上前,将白羽呈给贵妃。美人指尖轻抚羽毛,泪珠滚落:“果然是雪衣娘的...根部这点灰斑,我认得...“
玄宗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他挥手示意祭奠继续,却独自走到玉冢另一侧,望着太液池出神。
阿蛮退回原位,双腿发软。她没想到皇帝会如此轻易相信她,更没想到会因此获得官职。但当她偷眼看向杨国忠时,那阴鸷的眼神让她明白,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祭奠结束后,新任女官阿蛮奉命留在最后整理祭品。夜色渐浓,御苑中只剩她一人。她轻抚玉冢,低声道:“雪儿,你看到了吗?我为你和爹讨回了一点公道...“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一个阴冷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阿蛮猛地回头,看见杨国忠从假山后走出,眼中闪着危险的光。
“大人...“她后退几步,背抵上了玉冢。
杨国忠冷笑:“张九章是我的人。你以为凭一只死鸟和一篇酸文,就能动摇朝廷大局?“他逼近一步,“杜怀信怎么死的,你知道吗?“
阿蛮浑身发冷:“不是...病死在流放途中吗?“
“天真。“杨国忠从袖中掏出一封信,“这是岭南来的密报。张九章派人在途中下了慢药...“他突然将信撕碎,“就像我随时可以让你消失一样简单。“
阿蛮强自镇定:“陛下刚封我为官,我若出事...“
“一个小小女官,死了又如何?“杨国忠轻蔑地说,“陛下很快就会忘记你,就像他忘记杜怀信一样。“
就在此时,假山后传来一声轻咳。李白手持酒壶,摇摇晃晃地走出来:“咦?这不是杨相爷吗?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啊。“
杨国忠脸色一变,随即堆笑:“李学士也来祭奠雪衣娘?“
“我来陪它喝一杯。“李白晃了晃酒壶,醉眼朦胧地看向阿蛮,“这位就是新封的女官?好相貌,好胆识。“
杨国忠冷哼一声,甩袖离去。李白等他走远,突然眼神清明起来:“丫头,你惹上大麻烦了。“
阿蛮苦笑:“我知道。“
李白将酒洒在玉冢前:“杜怀信是我好友。他的《雪衣娘赋》,写得还不够狠。“他压低声音,“明日会有人送你出宫。趁命还在,走吧。“
阿蛮摇头:“我不能走。杜老先生的遗愿,还没完全实现。“
李白凝视她片刻,突然大笑:“好!有骨气!“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塞给她,“拿着这个去翰林院找王维,他会帮你。“
阿蛮握紧玉佩,看着李白摇摇晃晃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远比个人复仇更复杂的漩涡——朝廷内部,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而这一切,竟始于一只白鹦鹉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