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卷一百三十七·唐文宗本纪(上)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名叫李昂,是穆宗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贞献皇后萧氏。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十月十日出生,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被封为江王,起初名叫李涵。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八日,敬宗遇害,贼臣苏佐明等人假传圣旨立绛王处理军国事务。枢密使王守澄、中尉梁守谦率领禁军讨伐贼党,诛杀绛王,到江王的府邸迎接文宗。癸卯日,文宗在殿阁内接见宰臣,下达教令处理军国事务。甲辰日,僧人惟真、齐贤、正简,道士赵归真,一并被发配到岭南,击球军将于登等六人命令所属军队处置。宰臣和百官三次上表劝进。乙巳日,文宗在宣政殿即位。丙午日,文宗前往西宫为敬宗穿丧服。丁未日,宰臣和百官上表请求文宗处理朝政,经过三次上表,文宗同意了。道士纪处玄、杨冲虚,伎术人李元戢、王信等,一并被发配到岭南。戊申日,尊奉圣母为皇太后。己酉日,敕令凤翔、淮南先前进献的女乐二十四人,都放归各自所在的道。庚戌日,任命正议大夫、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柱国、赐紫金鱼袋韦处厚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翰林学士路随为承旨,侍讲学士宋申锡充任书诏学士。丙辰日,任命山南道节度使柳公绰为刑部尚书。丁己日,为绛王举行哀悼仪式,停止朝会三天。庚申日,下诏说:

统治天下的君主,最重要的莫过于崇尚淡泊,爱护穷困百姓,遵循正道以端正根本,推心置腹以通达民情。所以圣祖的训诫,以慈爱节俭为珍宝;《易经》的明确教导,流传着简易的道理。从来没有君主简约而臣下不丰足,欲望少而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朕才能微薄,遭遇宫廷变故,要洗刷君父的仇耻,抒发百姓的哀冤。而辅佐大臣、众卿士大夫,依据大义坚持请求,再三恳请。为了国家的安宁,回应天下的期望,朕只好顺应众人的愿望,日夜心怀戒惧。思考如何约束自己、践行礼仪,整治政务、安抚百姓,早起不安,晚食忧虑。节俭过度就用礼仪来衡量调节,文采过盛就用质朴来矫正。希望风俗能如同上古,大道能润泽百姓,为国家树立典范,从而教化天下。内庭中没有具体职掌的宫人,放出三千人,任其选择去处。长春宫的粮食及其他物品,依旧由户部收管。鄠县的渼陂、凤翔府的骆谷地归还给府县。教坊乐官、翰林待诏、伎术官以及总监各类职掌中的多余人员共一千二百七十人,都应该停职废除。总监中的一百二十四人先前隶属于各军,都各自回归本司。其余七百零三人,勒令交回委任状,放归本管辖区。先前供给教坊的一百份衣粮,厢家及各部门新增的三千份衣粮,都应该停止供给。五方的鹰鹞都予以放飞。今年新宣布归附并由度支供给衣粮的一百名孩童,都停止供给。另外下诏专门索取的、不在常规进贡范围内的丝织品、雕刻品等,都停止。度支、盐铁、户部以及州府各部门,凡是供给宫廷每年支用的物品,都以贞元年间的原数额为标准确定。先前制造的供宫中使用的、用金筐、瑟瑟宝石装饰的床榻,都应该停止制造。东头御马坊、球场,应该归还龙武军。其殿宇及亭子,有关部门予以拆毁,其余房舍赐给本军。皇帝出行时的陈设,不得使用花蜡、结彩等华丽装饰。今年以来各道所进献的歌女,各自赐给束帛后放还。城外先前为皇帝出行而挖掘的坟墓,应该告知百姓,任凭他们修缮填埋。首恶分子苏佐明等二十八人,都已处斩,其宗族没收为官奴。妖妄的僧人惟贞、道士赵归真等,有的借助占卜,有的假托医方,蛊惑众人、心怀邪念,已被流放。那些情节并非奸恶,只是因受牵连而犯错的,一概不予追究。凶徒已经消灭,天下期待安康,施行美好的谋略,以振兴各项事业。布告朝廷内外,让大家知晓朕的心意。

皇帝在藩王府邸时,就深知穆宗、敬宗两朝积累的弊病,此时的改革,都出自皇帝的心意,士人和百姓相互庆贺,欣喜于治国之道的重新振兴。壬戌日,任命前江西观察使殷侑为大理卿。

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春正月癸亥初一。庚午日,任命御史中丞独孤朗为户部侍郎,任命兵部尚书、暂代左丞事务的段文昌为御史大夫。当夜,月亮遮掩毕宿的大星。戊寅日,以左散骑常侍李益为礼部尚书,退休;任命京兆尹刘栖楚为桂管观察使。任命前户部侍郎于敖为宣歙观察使,取代崔群;任命崔群为兵部尚书。癸未日,任命吏部侍郎庾承宣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丙申日,重新设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共三十四个州的别驾。各类在京及内外各军使等职事,都不在兼任限制范围内。己亥日,任命右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判院事张政甫为工部尚书。辛丑日,任命前广州节度使崔植为户部尚书,任命太子少师、在东都任职的李绛检校司空,兼任太常卿。乙巳日,皇帝驾临丹凤楼,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和。甲寅日,敕令各道节度观察使离任时,应该开具交割状,并且限定新使到任一个月内分析情况上奏,以此作为考核政绩优劣的依据。丙辰日,任命华州刺史钱徽为尚书右丞,任命前河阳节度使崔弘礼为华州镇国军使。己未日,任命太子少保、在东都任职的萧俯检校右仆射,兼任礼部尚书。任命虔州刺史韩约为安南都护。

三月庚戌初一,右军中尉梁守谦请求退休,由枢密使王守澄代替。戊寅日,任命前苏州刺史白居易为秘书监,并且赐给他金印紫绶。壬午日,幽州李载义上奏,原张弘靖的判官家属共一百九十人,都送往京城。四月壬辰初一。癸巳日,任命太子少傅杨于陵以右仆射身份退休,俸禄全额供给。甲午日,凤翔在汧阳县西北八十里处修筑临汧城。壬寅日,拆毁升阳殿东边的放鸭亭;戊申日,拆毁望仙门旁边的看楼十间:这些都是敬宗所建造的。任命前亳州刺史张遵为邕管经略使。乙卯日,任命礼部尚书萧俯为太子少师,在东都任职。己未日,忠武军节度使王沛去世。庚申日,任命太仆卿高瑀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忠武军节度使。己巳日,将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李续贬为涪州刺史,将山南东道行军司马张又新贬为汀州刺史,他们都是李逢吉的党羽。

五月壬戌初一。戊辰日,皇帝下诏说:“君主与辅佐大臣,如同人体的元首与四肢,君臣关系紧密如同一体,理应坦诚相待。任用就不应怀疑,怀疑就不应任用。然而自魏晋以来,参用霸者之制,无端猜疑、暗中探查的做法,其陋习至今尚存。朕正要推崇诚信,视大臣为心腹,希望能使各地诸侯、地方长官,广泛传播道德教化,让外族及万物,都能沐浴在太平盛世的恩泽中。何况朕的宰辅大臣,又有什么可猜疑的呢。从今以后,在紫宸殿坐朝,众官员退朝后,宰臣再进殿奏事,监视搜查的做法应该停止。”丙子日,任命天平军节度使、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乌重胤为横海军节度使;任命前摄横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国子祭酒、侍御史李同捷检校左散骑常侍,兼任兖州刺史,充任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就地加授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同平章事。甲申日,淮南节度、盐铁、转运等使王播前来朝见。丙戌夜,火星侵犯右执法星。

六月辛卯初一,敕令文武常参官朝参不到的,根据所领料钱的多少,每贯罚二十五文。癸巳日,任命淮南节度副大使、主持节度使事务、管内营田观察处置临海监牧等使,兼诸道盐铁转运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太原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王播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旧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御史大夫段文昌取代王播为淮南节度使。丙申日,左司郎中、兼侍御史知杂温造暂代御史中丞。癸卯日,皇帝下诏:“元和、长庆年间,都因为用兵,暂时采取权宜之计,所颁布的制敕,难以长久通行。应该让尚书省选取元和以来的制敕,参考斟酌、删改审定完毕后,送到中书门下商议确定后上奏。”甲寅日,因为干旱,释放关押的囚犯。七月辛酉初一。癸亥日,太常卿李绛进封魏国公。李同捷被任命为兖、海等地节度使,却不接受诏令,勾结幽州、镇州图谋叛乱。癸酉日,将敬宗安葬在庄陵。辛巳日,敕令今年暂且在东都设置科举。徐州王智兴请求全军讨伐李同捷。

八月庚寅初一,任命工部侍郎独孤朗为福建观察使,任命太府卿裴弘泰为黔中经略使、观察使。以左仆射身份退休的杨于陵辞让全额俸禄,皇帝同意了。庚子日,皇帝下诏削夺李同捷的官职爵位,重新任命张茂宗为兖、海、沂、密节度使。辛丑日,邠宁节度使高承简去世。壬寅日,任命刑部尚书柳公绰检校左仆射,充任邠宁节度使。戊申日,任命谏议大夫张仲方为福建观察使。癸丑日,前福建观察使独孤朗去世。

九月庚申初一。癸亥日,任命左神军将军、知军事何文哲为鄜、坊、丹、延节度使。甲戌日,任命左神策军、知军事李泳为单于都护,充任振武、麟胜节度使。丁丑日,浙西观察使李德裕、浙东观察使元稹就地加授检校礼部尚书。壬午日,桂管观察使刘栖楚去世。丙戌日,任命谏议大夫萧裕为桂管观察使。癸丑日,兖州重新设置莱芜县。

十一月己未初一。丙申日,河中薛平上奏,虞乡县有白虎进入灵峰观。天平、横海等军节度使、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乌重胤去世。庚辰日,任命保义军节度、晋慈等察处置等使李寰为横海军节度使。癸巳日,将晋州、慈州重新隶属于河中。癸巳日,任命左丞钱徽为华州刺史。丁酉日,右金吾卫大将军王公亮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春正月戊午初一。壬申日,任命右散骑常侍孔戢为京兆尹。

二月丁亥初一,任命兵部侍郎王起为陕虢观察使,取代韦弘景;任命韦弘景为尚书左丞。乙巳日,任命刑部侍郎卢元辅为兵部侍郎,秘书监白居易为刑部侍郎。庚戌日,敕令李绛进献的武则天太后删定的《兆人本业》三卷,应该让所在州县抄写副本分发给乡村。

三月丁巳初一,度支上奏:“京兆府奉先县界卤池附近的百姓,取来水柏柴烧灰煎盐,每一石灰能得到盐一十二斤一两,扰乱盐法的程度比用咸土煎盐更严重,请求彻底禁止。今后若有违犯,根据灰的数量计算盐量,一律按照两池盐法条例定罪处断。”皇帝同意了。辛巳日,皇帝驾临宣政殿亲自策试制策举人。任命左散骑常侍冯宿、太常少卿贾餗、库部郎中庞严为考制策官。闰三月丙戌初一,从内库拿出水车模型,命令京兆府制造水车,分发给郑白渠沿岸的百姓,用来灌溉水田。

夏四月丙辰初一。壬午日,任命邕管经略使王茂元为容管经略使。

五月乙酉初一。丁巳日,命令宫中使者到汉阳公主及其他公主府第宣读圣旨:“今后每逢朝见之日,不得大量插戴钗梳,也不必穿短窄衣服。”乙未日,任命吏部侍郎丁公著为礼部尚书。庚子日,敕令:“各道进奉给内库的物品,在四季及皇帝生日时进献的金花银器以及丝织品、印染物等杂物,都折算成银铤及绫绢。其中有供赏赐所需的物品,等五年后再另行决定。”皇帝生性恭敬节俭,厌恶奢侈浪费,希望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所以颁布了这一诏书。皇帝与侍讲学士许康佐谈及获取蚺蛇胆要活剖蛇腹时,为之悲痛怜悯。于是诏告度支:“每年供进蚺蛇胆四两,桂州一两、贺州二两、泉州一两,应该在这个数量内减少三两,桂州、贺州、泉州三州轮流每年进贡一两。”皇帝自己编撰收集《尚书》中的君臣事迹,命令画工绘制在太液亭,以便朝夕观看阅览。王廷凑出兵侵犯相邻藩镇,企图阻挠朝廷军队,以援助李同捷,昭义节度使刘从谏请求出兵讨伐王廷凑。

六月乙卯初一,晋王李普去世,追赠为悼怀太子。陈州发生水灾,损害秋季庄稼。癸亥日,四方馆请求赐印,印文以“中书省四方馆”为名。辛酉日,任命吏部尚书郑絪为太子少保。辛巳日,任命灵武节度使李进诚为邠宁节度使,任命天德军使李文悦为灵武节度使。乙酉日,任命前邠宁节度使柳公绰检校左仆射,兼任刑部尚书。甲辰日,下诏让宰臣召集三署四品以上常参官,商议讨伐王廷凑是否可行。当夜,彗星出现在西方摄提星以南,长二尺。

八月甲申初一。丁巳日,任命兵部侍郎卢元辅为华州镇国军使,取代钱徽;任命钱徽为吏部尚书,退休。壬戌日,京畿奉先等十七县发生水灾。

九月甲申初一。丁亥日,王智兴攻克棣州。任命新授任的横海军节度使李寰为夏州节度使。甲午日,下诏削夺王廷凑的官职爵位,让相邻藩镇根据接界情况随机进兵讨伐。任命前夏州节度使傅良弼为横海军节度使。庚戌日,安南发生军乱,驱逐都护韩约。

冬十月癸丑初一。丁巳日,撤销扬州海陵监牧。任命户部尚书崔植为华州刺史、镇国军使。丙寅日,岭南节度使胡证去世。辛未日,任命江西观察使李宪为岭南节度使。癸酉日,任命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窦易直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临汉监牧等使,取代李逢吉;任命李逢吉为宣武军节度使,取代令狐楚;任命令狐楚为户部尚书。任命右丞沈传师为江西观察使。己卯日,任命河南尹王璠为右丞,任命左散骑常侍冯宿为河南尹。

十一月癸未初一。乙酉日,任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李祐为横海军节度使,因为新授任的傅良弼前往军镇,在陕州去世。甲辰日,宫中巳时昭德寺失火,就在宣政殿的东边,到午未时,北风刮起,火势更加凶猛,到傍晚才渐渐熄灭。十二月壬子初一。乙丑日,魏博行营都知兵马使亓志绍率领所部兵马两万人图谋叛乱,想要杀死史宪诚父子。壬申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韦处厚突然去世。戊寅日,下诏任命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路随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春正月壬午初一。丙戌日,亓志绍率兵回师占据永济县,他的部众分散到各个县邑。史宪诚告急,皇帝下诏让沧州行营的兵士前往救援。丁亥日,京兆尹孔戢去世。庚寅日,以吏部尚书身份退休的钱徽去世。庚子日,李听击败亓志绍的军队,亓志绍向北逃往镇州。甲辰日,任命太常卿李绛检校司空,兼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华州刺史、镇国军潼关防御使崔植去世。己酉日,任命前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涯为太常卿。

二月辛亥初一,任命兵部尚书崔群为荆南节度使。甲寅日,荆南节度使王潜去世。

三月辛巳初一,任命户部尚书令狐楚为东都留守。乙酉日,敕令因为战事未息,教坊每日待命的乐人暂时停职。壬辰日,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去世。任命前东都留守崔从为户部尚书。

夏四月庚午日,王智兴上奏部下将领石雄煽动军情,请求按照朝廷法典处置,于是将石雄长期流放至白州。

五月己卯初一。甲申日,柏耆在将陵斩杀李同捷,沧景地区平定,李祐进入沧州。丁亥日,皇帝驾临兴安楼,接受沧州所献的战利品。李祐押送李同捷的母亲、妻子及儿子李元达等人前往京城,皇帝下诏一并赦免他们,让他们在湖南安置。将沧德宣慰使、谏议大夫柏耆贬为循州司户,宣慰判官、殿中侍御史沈亚之贬为虔州南康尉,因为他们擅自进入沧州捉拿李同捷,引起各藩镇愤怒,纷纷上奏弹劾。丙申日,横海军节度使李祐去世。任命泾原节度使李岵为齐、德等州节度使,改名为李有裕。丁酉日,任命前义武军节度使傅毅为沧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辛丑日,任命右金吾卫大将军张惟清检校司空,充任泾原节度使;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刘遵古为邠宁节度使。

六月己酉初一。辛亥日,任命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检校司徒、兼侍中、河中尹,充任河中晋绛节度使;任命义成军节度使李听兼任魏博节度使;任命魏博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史孝章为相卫节度使。壬申日,敕令:“元和四年敕令禁止铅锡流通,都要上交官府,允许人检举告发,每检举一钱赏一百钱,这太过了。此后用铅锡钱交易的,一贯以下,州府通常施行杖刑,打脊背二十杖;十贯以下打六十杖,判三年徒刑;超过十贯以上,集合众人将其处死。能检举告发的,一贯赏钱五十文。”

秋七月己卯初一。癸未日,宫中使者刘弘逸送史宪诚的旌节从魏州返回,称六月二十六日夜,魏博发生军乱,史宪诚被杀,大将何进滔被拥立为留后,新任节度使李听无法入城。乙丑日,河中节度使薛平依旧担任河中节度使。乙未日,岭南节度使李宪去世。兵部侍郎卢元辅去世。丁酉日,任命京兆尹崔护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戊戌日,任命大理卿李谅为京兆尹。乙巳日,任命礼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丁公著检校户部尚书,兼任润州刺史,充任浙江西道观察使;任命前浙西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李德裕为兵部侍郎。辛亥日,魏博何进滔上奏:按照诏令分割相、卫三州,三军不接受。壬子日,下诏任命魏博衙内都知兵马使何进滔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魏博节度使。癸丑日,任命卫尉卿殷侑检校工部尚书,担任齐德沧节度使。辛酉日,京畿、奉先等九县干旱,庄稼受损。被流放到播州的卫中行去世,宋州、亳州发生水灾,损害庄稼。壬申日,下诏为王廷凑昭雪,恢复他的官职爵位。甲戌日,任命吏部侍郎李宗闵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九月戊寅初一。辛巳日,敕令两军、各部门、内官不得穿纱縠绫罗等衣服。皇帝生性俭朴,不喜欢奢华。驸马韦处仁戴夹罗巾,皇帝对他说:“一直仰慕你门第清高质朴,才选你为驸马。像这样的巾服,让其他外戚去穿戴。唯独你不合适。”壬辰日,任命兵部侍郎李德裕检校刑部尚书,兼任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戊戌日,任命前睦州刺史陆亘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取代元稹;任命元稹为尚书左丞,取代韦弘景;任命韦弘景为礼部尚书。

冬十月戊申初一。己酉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上奏:皇帝诞辰之月,请求为僧尼设立方等戒坛。皇帝下诏说:“不准度人为僧尼,屡次有敕令。沈传师身为藩镇长官,应当奉行诏条,却诱导引发愚昧妄为的事,这不是治国之道,应该罚他一个月的俸禄。”丙辰日,任命前义成军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少师。癸亥日,任命户部侍郎崔元略为户部尚书、判度支。任命中书舍人韦辞为湖南观察使。

十一月丁丑初一。庚辰日,太子太傅郑絪去世。丙戌日,敕令前亳州刺史李繁在京兆府被赐死。甲申日,皇帝亲自到南郊祭祀昊天上帝,仪式结束后,登上丹凤门,大赦天下。赦文禁止奇异的进贡,说:“四方不得把新样式织成的非同寻常之物进献,如机杼织出的纤巧华丽的花丝布、缭绫之类,都应该禁止。敕令到达一个月后,相关织机一律焚毁。刺史为朝廷分担忧劳,可以直接上奏。如有违法之事,观察使再奏报朝廷。”丙申日,西川奏报南诏蛮入侵。甲辰日,王智兴前来朝见。乙巳日,任命王智兴为守太傅,依旧担任平章事、武宁军节度使,进封雁门郡王。

十二月丁未初一,南蛮逼近戎州,朝廷派遣使者征调荆南、鄂岳、襄邓、陈许等道的军队前往蜀川救援。任命剑南东川节度使郭钊为西川节度使,暂时兼管东川事务。壬子日,将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贬为韶州刺史。派遣宫中使者杨文端携带诏书赐给南蛮王蒙丰佑。蛮军攻陷邛州、雅州等州。戊午日,任命右领军卫大将军董重质充任神策西川行营都知兵马使。西川奏报蛮军攻陷成都府。东川奏报蛮军进入梓州西郭门下扎营。又下诏催促各藩镇军队救援西川。己丑日,任命东都留守令狐楚检校右仆射、天平军节度使,取代崔弘礼为东都留守。丁卯日,将杜元颖贬为循州司马。乙巳日,郭钊奏报蛮军撤退,朝廷派遣使者赐给蛮军统帅蒙巅国礼。辛未日,任命太子少师李听为邠宁节度使。癸酉日,任命御史中丞温造为尚书右丞,吏部郎中宇文鼎为御史中丞。

大和四年(公元830年)春正月初一(丙子日),是新一年的开始。正月十六日(辛卯日),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入朝觐见。正月十一日(丙戌日),朝廷任命左神策军大将军丘直方为鄜坊节度使。正月十三日(戊子日),皇帝下诏封长子李永为鲁王。正月十六日(辛卯日),将担任武昌节度使、鄂岳蕲黄安申等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平章事、上柱国、奇章郡开国公的牛僧孺,改任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月十七日(壬辰日),任命兵部侍郎崔郾为陕虢观察使。封鲁王的母亲王氏为昭仪。正月十八日(癸巳日),任命前邠宁节度使刘遵古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正月十九日(甲午日),担任左仆射、同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使的王播去世。正月二十一日(丙申日),以太常卿王涯为吏部尚书,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正月二十六日(辛丑日),任命尚书左丞元稹检校户部尚书,充任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安申等州观察使。正月二十八日(癸卯日),任命前陕虢观察使王起为左丞。

二月初一(丙午日)。二月十三日(戊午日),兴元发生军队叛乱,节度使李绛全家被害,判官薛齐、赵存约也一同死去。二月十五日(庚申日),任命左丞温造为兴元节度使。二月二十六日(辛未日),夏州节度使李寰去世。二月二十七日(壬申日),任命神策行营节度使董重质为夏、绥、银、宥节度使。

三月初一(乙亥日),任命河东节度使李程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任河中尹、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任命刑部尚书柳公绰检校左仆射、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三月初三(丁丑日),任命前河中节度使薛平为太子太保。三月十三日(丁亥日),任命卫尉卿桂仲武为福建观察使。兴元的温造上奏说:“杀害李绛的贼首丘崟、丘铸以及参与叛乱的官健一千人,都已经处斩。其中亲手杀死李绛的人被斩成一百段,发号施令的斩成三段,其余的全部斩首。用其中一百颗首级祭祀李绛,三十颗首级祭祀因王事而死的官僚,其余的尸首一起投入汉江。”三月十五日(己丑日),皇帝下诏将兴元监军使杨叔元发配流放到康州当百姓,用枷锁锁住押送到发配的地方。三月二十三日(丁酉日),监修国史、中书侍郎、平章事路随进献所撰写的《宪宗实录》四十卷,皇帝下优诏答复他,赏赐史官等五人锦绣银器各有不同。三月二十九日(癸卯日),任命淮南节度使段文昌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江陵尹,充任荆南节度使;任命前太子宾客崔从检校右仆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三月三十日(甲辰日),任命前荆南节度使崔群检校右仆射、兼任太常卿。任命中书舍人李虞仲为华州刺史,代替严休复;任命严休复为右散骑常侍。

夏四月初一(乙巳日)。四月初二(丙午日),任命右散骑常侍、翰林侍讲学士郑覃为工部尚书。四月初三(丁未日),以兵部尚书身份退休的张贾去世。四月十三日(丁巳日),将前齐德沧景等州节度使李有裕贬为永州刺史,让他乘驿马快速前往赴任。四月十六日(庚申日),任命尚书左丞王起为户部尚书、判度支,代替崔元略;任命崔元略检校吏部尚书,为东都留守。四月十七日(辛酉日),月亮掩住南斗第二星。四月十八日(壬戌日),皇帝下诏说:“节俭足以满足用度,政令一旦发出就要执行,这在以前的经典中就有记载,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朕自从统治天下以来,怜悯百姓长久以来的困苦,太阳偏西还忘记吃饭,夜晚起来内心忧虑。虽然朕已经杜绝了华丽锦绣的装饰,但仍然对没有做到像茅屋那样的俭朴而感到惭愧。朕也告诫过卿士们,并且在诏书中有所体现。但听说长久以来的积习和流弊,不良的风气还没有革除。车马服饰和宅第居室,人们以华丽奢靡的规格相互攀比;钱财货物珍宝,本来就开启了贪婪冒进的源头。有关部门不加禁止,奢侈的风俗更加盛行。这大概是朕的教导还没有广泛传播,使得百姓不明白什么是可耻和应当崇尚的。这样又怎么能满足用度、执行政令,达到天下大治呢!朕长久地感到惭愧叹息,所以再次进行告诫。从今以后,朝廷内外班列职位的官员,各自务必保持朴素,弘扬国家的风气。有超越规制特别严重的人,由御史纠察上报。主事的人要向朝廷内外宣告,让大家知道朕的心意。”文宗继承了长庆、宝历年间的奢靡之风,一心想要加以惩治和改革,亲自践行俭朴,以此来率领和激励大家。四月二十七日(辛未日),任命前东都留守崔弘礼为刑部尚书。镇州王廷凑请求修建初、启运二陵,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五月初一(甲戌日)。五月初四(丁丑日),因为干旱,命令京城各部门清理在押囚犯。五月初六(己卯日),通化南北二门的锁打不开,钥匙插进去,好像有人在里面握着一样。皇帝命令铁工破开锁,等打开时时间已经到辰时了。五月十四日(丁亥日),将郓州东平县改为天平县。五月十五日(戊子日),皇帝敕令度支每年在西川织造的绫罗锦八千一百六十七匹,在这个数量内减少二千五百十匹。

六月初一(癸卯日)。六月初五(丁未日),任命担任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的裴度为守司徒、平章军国重事;等到他疾病有所减轻,每三天或五天到中书省一次。六月二十八日(辛未日)夜晚,从一更到五更,大大小小的流星频繁划过,观看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六月二十九日(壬申日),皇帝下诏:听说各部门的刑狱案件大多停滞不前,委派尚书左右丞及监察御史纠察并上报。

秋七月初一(癸酉日)。七月十一日(癸未日),皇帝下诏任命朝议郎、尚书右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申锡为正议大夫、行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月十三日(乙酉日),皇帝敕令:“之前担任郎中知制诰的人,大约满一周年,就正式授予官职;从谏议大夫担任知制诰的人,也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其余的依照长庆二年七月二十七日的敕令处理。”在振武设置云伽关,增加镇兵一千人。任命吏部侍郎王璠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代替李谅担任桂管观察使。太原发生饥荒,赈济粟米三万石。赏赐十六宅诸王绫绢二万匹。七月二十五日(丁酉日),守司徒裴度上表推辞册命,说:“臣这个官职已经三次接受册命,实在是感到羞愧。”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八月初一(壬寅日)。八月十三日(丙辰日),鄜州发大水,淹没居民三百多家。太原的柳公绰上奏说云、代、蔚三州山谷间石头化为面粉,人们取来食用。八月十六日(己未日),宣歙观察使于敖去世。八月二十一日(甲子日),宫中拿出绫绢三十万匹,交付户部充当和籴的费用。八月二十五日(戊辰日),皇帝驾临梨园亭,会昌殿演奏新乐。

九月初一(壬申日)。九月初六(丁丑日),任命大理卿裴谊检校右散骑常侍,充任江西观察使,代替沈传师;任命沈传师为宣歙观察使。宫中拿出绫三千匹,赏赐给宥州筑城的兵士。九月初七(戊寅日),舒州太湖、宿松、望江三县发大水,淹没民户六百八十家,皇帝下诏用义仓的粮食进行赈济借贷。九月初九(庚辰日),吏部尚书王涯为右仆射,依旧担任盐铁转运使。九月十一日(壬午日),任命守司徒、平章军国重事、晋国公裴度为守司徒、兼待中,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任命前来归降的奚王茹羯为右骁卫将军同正。九月十五日(丙戌日),任命前山南东道节度使窦易直为尚书左仆射。九月十七日(戊子日),以吏部尚书身份退休的裴向去世。九月十八日(己丑日),淮南天长等七县发大水,损害庄稼。九月二十六日(丁酉日),前丰州刺史、天德军使浑铁因贪赃七千贯获罪,被贬为哀州司马。

冬十月初一(壬寅日)。十月初七(戊申日),任命东都留守崔元略检校吏部尚书,兼任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使,代替李德裕;任命李德裕检校兵部尚书,兼任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检校司空的郭钊为太常卿,代替崔群担任吏部尚书。十月二十六日(丁卯日),御史中丞宇文鼎上奏说:“本月十三日,宰臣宣布圣旨,今后群臣在延英殿奏事,在前一日进呈奏状。臣认为平常的公事,没有时间当面谈论,只看表章,就足以陈述清楚。但如果临时忽然有重要公务,文字不足以表达全部意思,那么距离皇帝很近,却没有途径让皇帝听到。再等到下次上朝,往往要超过几个时辰,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来不及的情况。希望重新赐予宣示,限定进呈奏状的,都要在卯时之前;如果在卯时之后,听任不收览。自然人人都会遵守,礼仪也能得当。”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

十一月初一(辛未日)。这天夜晚,荧惑星靠近左执法星。十一月二十三日(癸巳日),任命左丞康承宣为兖、海、沂、密等州节度使。淮南发生大水以及遭受虫灾和霜灾,都损害了庄稼。

十二月初一(辛丑日),沧州殷侑请求废除景州,改为景平县。十二月初九(己酉日),义成军节度使崔元略去世。十二月十二日(壬子日),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段嶷为义成军节度使。十二月十三日(癸丑日),湖南观察使韦辞去世。十二月十六日(丙辰日),任命工部侍郎崔琯为京兆尹,代替王璠担任尚书左丞。十二月二十三日(癸亥日),东都留守崔弘礼去世。任命同州刺史高重为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任湖南观察使。十二月二十四日(甲子日),以左仆射身份退休的杨于陵去世,追赠司空。十二月二十六日(丙寅日),任命前河南尹冯宿为工部侍郎。十二月二十八日(戊辰日),任命太子宾客分司白居易为河南尹,代替韦弘景;任命韦弘景为刑部尚书、东都留守。

闰十二月初一(辛未日)。闰十二月初二(壬申日),太常卿郭钊去世,追赠司徒。闰十二月二十日(壬辰日),废除齐州归化县,将其土地并入临邑县。废除齐州,其下属的县隶属沧州刺史管辖。这一年,京畿、河南、江南、荆襄、鄂岳、湖南等道发大水,损害庄稼,朝廷拿出官米进行赈济。

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春正月初一(庚子日),因为连续十多天都是阴天,所以取消了元旦朝会。正月十八日(丁巳日),赐沧德节度使辖区为义昌军。太原发生旱灾,赈济粟米十万石。正月二十日(己未日),皇帝下诏,方镇节度观察使如果请求入朝觐见,要先上表奏报,等得到允许后才能上路。正月二十一日(庚申日),幽州发生军队叛乱,驱逐了他们的统帅李载义,立后院副兵马使杨志诚为留后。正月二十四日(癸亥日),皇帝下诏,端午节时,方镇按惯例有进奉,那些杂彩匹段,允许进献生白绫绢。正月二十日(己丑日),任命暂时代理渤海国务的大彝震为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王。

二月初一(庚午日)。二月二十三日(壬辰日),任命卢龙军节度使、守太保、同平章事李载义为守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李载义失去领地入朝,皇帝在永宁里赐给他宅第,赏赐非常优厚。二月二十七日(丙申日),任命桂管观察使李谅为岭南节度使。二月二十九日(戊戌日),神策中尉王守澄上奏说得到军虞候豆卢著的状纸,告发宰相宋申锡与漳王谋反。皇帝当即下令追捕。三月初二(庚子日),皇帝下诏贬宋申锡为太子右庶子。三月初四(壬寅日),左常侍崔玄亮及谏官等十四人在玉阶前伏地奏请:“北军所告发的事情,请求不要在宫内审问,希望交付司法部门处理。”皇帝说:“我已经和公卿们商议过了,你们暂且退下。”崔玄亮哭泣着陈谏了很久,皇帝脸色缓和下来慰劳他说:“朕马上和宰臣商议。”崔玄亮等人才退下。三月初五(癸卯日),皇帝下诏,漳王李凑可降为巢县公,右庶子宋申锡为开州司马同正。起初,京城人心惶惶,以为宰相真的联合亲王谋反,三四天后,才知道是被诬陷构陷。人们对王守澄、郑注侧目而视,所以谏官们痛哭着为宋申锡论辩。宋申锡这才免去灾祸。三月十一日(己酉日),皇帝敕令因为李载义入朝,在曲江亭赐宴,还命令宰臣百官前去赴会。三月二十三日(辛酉日),任命黔中观察使裴弘泰为桂管经略使,任命前安州刺史陈正仪为黔中观察使。三月二十九日(丁卯日),在紫宸殿奏事时,宰相路随走到龙墀前,摔倒在地,皇帝命令宦官搀扶他。第二天,路随上疏请求退休,有见识的人都称赞他。

夏四月初一(己巳日),四月初六(甲戌日),任命新罗王嗣子金景徽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保,使持节鸡林州诸军事、鸡林州大都督、宁海军使、上柱国,封新罗王;还封他的母亲朴氏为新罗国太妃。四月十九日(丁亥日),皇帝下诏:“史官记事,是用来警戒日常行为的,先朝的旧制度,史官都可以跟随仪仗。后来宰臣撰写时政记,因循旧例时间久了,荒废缺失的情况很多。从今后宰臣奏事,有关进谏和取舍以及临时处分稍微涉及政治和刑法的,委托中书门下丞一人随时撰写记录,每季度送交史馆,希望能警戒朕的缺失,并且恢复旧有的制度。”四月二十一日(己丑日),任命李载义为山南西道节度,依旧担任守太保、同平章事,代替温造;任命温造为兵部侍郎。任命幽州卢龙节度留后杨志诚检校工部尚书,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五月初一(戊戌日),太庙第四室、第六室破漏,有关部门没有及时修葺,各自被罚俸禄。皇帝命令宦官带领工匠以及用宫中的修营材料进行修葺。右补阙韦温上疏议论说:“宗庙不修缮,罪责在于有关部门的懈怠疏忽,应该加重责罚。如今有关部门只是被罚俸禄,就委托内臣去修葺,这是允许百官公然荒废职守。以宗庙的重要性,却成为陛下的私事,那么众官员和有关部门就如同被抛弃了一样,这是臣私下为圣朝感到惋惜的地方。事情关系到宗庙,都会写进史册,如果不符合旧有的典章制度,不能轻率行事。希望再下诏书,重新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修葺,那么制度就不会混乱,官员的职责也能各自履行了。”奏疏呈上后,皇帝称赞了他,于是追回宦官,命令有关部门进行修葺。五月二十一日(戊午日),西川的李德裕上奏:南蛮放回了先前掳掠的百姓、工匠、僧道大约四千人回到本道。五月二十四日(辛酉日),东都留守、刑部尚书韦弘景去世。五月二十九日(丙寅日),任命京兆尹崔琯为尚书左丞。太常少卿庞严暂时代理京兆尹。

六月初一(丁卯日)。六月十二日(戊寅日),因为连续十多天降雨,皇帝下诏清理各部门在押囚犯。六月二十五日(辛卯日),苏、杭、湖南发生水灾损害庄稼。六月二十八日(甲午日),东川上奏:玄武江水涨二丈,梓州的罗城被淹,漂走百姓的房屋。

秋七月初一(丁酉日)。七月初四(庚子日),追赠太子宾客李渤为礼部尚书。七月初五(辛丑日),任命兵部侍郎温造检校户部尚书,为东都留守。七月初八(甲辰日),以太了少师分司、上柱国、袭徐国公萧俯为守左仆射退休。剑南东、西两川发生水灾,朝廷派遣使者前去安抚赈济。七月二十三日(己未日),任命给事中罗让为福建观察使。

八月初一(丙寅日)。八月初五(庚午日),武昌军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元稹去世。八月初六(辛未日),贬刑部员外郎舒元舆为著作郎。舒元舆多次上表请求为朝廷效力,并且进献文章,朝廷议论认为他急于进取。八月初七(壬申日),任命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杨元卿为宣武军节度使,代替李逢吉;任命李逢吉检校司徒、兼太子太师,充任东都留守,代替温造;任命温造为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八月十三日(戊寅日),任命陕虢观察使崔郾为鄂岳安黄观察使。八月十九日(甲申日),任命中书舍人崔咸为陕州防御使。皇帝下诏陕州旧有的都防御观察使的名号应该停止,兵马归属本州防御使。八月二十一日(丙戌日),京兆尹庞严去世。八月二十五日(庚寅日),任命司农卿、驸马都尉杜悰为京兆尹。

九月初一(丙申日)。九月初九(甲辰日),贬太子左庶子郭求为婺王府司马,因为他患有心疾,和同僚发生争执。翰林学士薛廷老、李让夷都被罢职,担任本官。薛廷老在翰林时,整天喝得酩酊大醉,没有礼仪规矩,所以被罢职。李让夷经常推荐薛廷老,所以受牵连。九月二十四日(己未日),任命左仆射窦易直兼任判太常卿。西川的李德裕上奏收复了吐蕃所攻陷的维州,派遣军队镇守。

冬十月初一(乙丑日),任命前绵州刺史郑绰为安南都护。十月十四日(戊寅日),蛮寇侵犯隽州,攻陷了两个县。十月十七日(辛巳日),沧州把清池县迁移到南罗城内设置。

十一月初一(乙未日)。十一月十二日(庚戌日),凤翔节度使王承元入朝觐见。十一月二十一日(己未日),任命王承元检校司空、青州刺史,充任平卢军节度使。十一月二十五日(癸亥日),任命尚书左仆射、判太常卿事窦易直检校司空,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十二月初一(乙丑日)。十二月十四日(戊寅日),任命左丞王璠兼任判太常卿事。十二月二十日(甲申日),贬新任命的桂管观察使裴弘泰为饶州刺史,因为他赴任拖延时间,没有前进,被宪司纠察的缘故。十二月二十九日(癸巳日),任命郑州刺史李翱为桂管观察使。这一年,淮南、浙江东西道、荆襄、鄂岳、剑南东川都发生水灾,损害庄稼,请求免除秋租。京师下了大雨雪。

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春正月初一(乙未日),因为长时间下雪,取消了元旦朝会。正月初四(戊戌日),振武的李泳招收到黑山外契苾部落四百七十三帐。正月十八日(壬子日),皇帝下诏:“我听说‘上天所听到的来自于人民所听到的,上天所看到的来自于人民所看到的。’我德行微薄,对于治国之道还不够明了,不能调节时序,引导迎来祥和之气。自从去年冬天以来,一个多月都在下雪,寒风尤其凛冽,很伤害天地间的和气。想到这些百姓,或许遭受了冻饿之苦,没有地方借贷,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半夜里心中挂念,晚食时也不禁叹息,心中惶恐,这都是我的罪过。我想要弘扬恩泽,以顺应时令。天下的死罪囚犯,除了官吏犯贪污罪、故意杀人的以外,都降为流放,流放以下的依次降一等。京城周围的各个县,应该命令用常平仓和义仓的粮食进行赈济抚恤。京城内那些鳏寡孤独、残疾无依不能自己生存的人,委托京兆尹根据情况进行救济抚恤,并把具体数目奏报上来。想到这些百姓,就像看到他们受伤一样心疼。上天或许是在警戒我,显示出这种阴寒不和之气。我朝夕警惕反省,心中非常悲痛。”群臣上表为皇帝上徽号。正月二十日(甲寅日),以司徒身份退休的薛平去世。

二月初一(甲子日),任命前义昌军节度使殷侑检校吏部尚书,充任天平军节度、郓曹濮等州观察使,代替令狐楚;任命令狐楚检校右仆射,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二月十五日(戊寅日),苏、湖二州发生水灾,赈济米二十二万石,用本州常平仓和义仓的粮食发放。二月十七日(庚辰日),户部尚书、判度支王起请求在邠宁、灵武设置营田务,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二月二十六日(己丑日),寒食节,皇帝在麟德殿宴请群臣。这一天,杂戏艺人表演戏弄孔子的节目,皇帝说:“孔子是古今的老师,怎么能侮辱亵渎。”急忙命令把他们赶出去。

三月初一(甲午日)。三月初八(辛丑日),任命武宁军节度使、守太傅、同平章事王智兴兼任侍中,充任忠武军节度、陈许蔡观察等使。任命邠宁节度使李听为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等使;任命金吾卫大将军孟友亮为邠宁节度使。任命前河东节度使柳公绰为兵部尚书。三月二十八日(辛酉日),任命前忠武军节度使高瑀检校右仆射,充任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等使。

夏四月初一(癸亥日)。四月初三(乙丑日),兵部尚书柳公绰去世。四月十六日(戊寅日),任命新任命的武宁军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太保。

五月初一(癸巳日)。五月十二日(甲辰日),西川修筑邛崃关城,又把隽州迁移到台登城。五月二十日(壬子日),浙西的丁公著上奏杭州八县发生灾荒和瘟疫,赈济米七万石。五月二十五日(丁巳日),任命盐州刺史王晏平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充任灵盐节度使。五月二十七日(己未日),兴平县人上官兴因为喝醉了酒杀了人后逃亡,官府逮捕了他的父亲囚禁起来,上官兴回来后,到有关部门等待治罪。京兆尹杜悰、中丞宇文鼎认为上官兴自首是为了免除父亲的囚禁,他的孝心值得奖励,请求免除他的死罪。皇帝下诏让两省官员商议,大家都说杀人者死,古今都是如此,上官兴不能免罪。皇帝最终听从了杜悰等人的建议免除了他的死罪,打八十杖,发配流放到灵州。五月二十八日(庚申日),皇帝下诏:“听说各道发生水旱灾害危害百姓,瘟疫接连不断,我早晚反省自己的罪过,起床和睡觉都心怀愧疚。如今地方长官奏报,瘟疫仍然很严重。大概是教化没有感化百姓,我的精诚没有感动天地,法令或许有差错,官吏有不法行为。只要有其中一种情况,都会伤害和气。一并委托朝廷内外的臣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一奏报,我会亲自阅览,不要害怕直言。那些遭受灾疫的家庭,一家都死光的,官府供给丧葬用具。其余的根据他们家里人口遭受瘟疫的多少,给予减税钱。瘟疫还没有平定的地方,官府供给医药。各道既然已经有了赈济赏赐,又担心国家费用不够充足,那些供给皇帝使用的物品以及各项公用物品,根据情况适当节省,以救助灾荒。”

六月初一(壬戌日)。六月初五(丙寅日),京兆尹杜悰兼任御史大夫。六月十七日(戊寅日),右仆射王涯奉皇帝的命令,按照令式条文梳理士庶百姓的衣服、车马、宅第的制度。敕令下达后,各种议论纷纷。杜悰对于敕令内那些容易施行的条件放宽了期限,事情最终没有实行,大家都为此感到惋惜。

秋七月初一(辛卯日)。七月初四(甲午日),任命谏议大夫王彦威、户部郎中杨汉公、祠部员外郎苏涤、右补阙裴休都充任史馆修撰。按照旧例,史官不超过三个人,有时只有两个人,如今四个人同时任命,议论的人都非议这件事。七月十八日(戊申日),原王李逵去世。七月二十三日(癸丑日),任命前灵武节度使李文悦为兖、海、沂、密节度使。七月二十九日(己未日),任命河中节度使李程为左仆射;任命户部尚书、判度支王起检校吏部尚书,充任河中晋、慈、隰节度使;任命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宇文鼎为户部侍郎、判度支。

八月初一(辛酉日),吏部尚书崔群去世。任命驾部郎中、知制诰李汉为御史中丞。八月初五(乙丑日),任命尚书右丞、判太常卿王璠检校礼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八月初十(庚午日),山南东道节度使裴度入朝觐见。八月十二日(壬申日),任命前浙西观察使丁公著为太常卿。八月十四日(甲戌日),御史中丞李汉上奏议论仆射上任的礼仪,认为不应该接受四品以下官员的拜见。当时左仆射李程将要到尚书省上任。皇帝下诏说:“仆射上任的礼仪,最近确定的有关拜见的礼节,都是按照法令条文,已经施行,不应该更改,应该按照大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敕令处理。”

九月初一(庚寅日),淄青刚刚确定两税的税额,五州共一十九万三千九百八十九贯,从此淄青开始有了向朝廷的上供。九月十一日(庚子日),以太傅赵宗儒为守司空退休。九月十二日(辛丑日),涿州设置新城县,这里是古代督亢的地方。九月十八日(丁未日),太常卿丁公著去世。九月二十一日(庚戌日),以司空身份退休的赵宗儒去世。九月二十三日(壬子日),任命右金吾卫将军史孝章为鄜、坊、丹、延节度使。

冬十月初一(庚子日)。十月二十五日(甲子日),皇帝下诏鲁王李永应该册立为皇太子。十月十三日(壬午日),任命左金吾卫将军李昌言检校左散骑常侍,充任夏、绥、银、宥节度使。十月十五日(甲申日),任命谏议大夫王彦威为河中少尹,因为他议论上官兴的案件时过于指责揭发的缘故。

十一月初一(己丑日)。十一月十八日(丁未日),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从去世。十一月二十六日(乙卯日),任命荆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依旧担任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十二月初一(己未日)。十二月初七(乙丑日),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淮南节度使。十二月初十(戊辰日),内养王宗禹从渤海出使回来,说渤海设置了左右神策军事、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还画了图进献上来。任命尚书右丞崔琯为江陵尹、荆南都团练观察使。珍王李諴去世。十二月十七日(乙亥日),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入朝觐见。十二月十九日(丁未日),任命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为兵部尚书。被贬为循州司马的杜元颖去世,追赠为湖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