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卷一百六十·宋真宗本纪(下)

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春正月丙辰日,设置会灵观使这一官职,由丁谓担任,并加任刑部尚书。壬申日,任命张士逊、崔遵度为寿春郡王的属官。

二月丁亥日,王旦等人呈上《两朝国史》。戊子日,加任王旦为守司徒,编写史书的官员以下,都按等级晋升官阶、赏赐物品。甲午日,下诏将皇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命名为资善堂。延州的蕃族部落发生饥荒,借给他们边境储备的粮食。

三月丙午日,免除雷州没有名目的商税钱。秦州的曹玮在安抚保卫蕃族边境方面处理得当,皇帝下诏嘉奖他。己酉日,王钦若呈上《宝文统录》。辛酉日,任命西蕃宗哥族的李立遵为保顺军节度使。壬戌日,下诏举荐官员必须选择廉洁能干的人。癸亥日,设置修玉牒官。乙丑日,著作佐郎高清因为贪污受贿被杖打脊背,发配到沙门岛。

夏四月庚辰日,周伯星出现。丙申日,赐给天下百姓聚饮狂欢。赈济延州蕃族部落的饥荒。庚子日,皇帝前往陈尧叟的府邸探视病情。壬寅日,任命唐朝宰相元稹的七世孙为台州司马。

五月乙巳日,邠宁环庆部署王守斌奏报说,夏州蕃族骑兵一千五百人前来侵犯庆州,归属宋朝的蕃部将他们击退。癸丑日,皇帝前往南宫探视惟宪的病情。甲寅日,惟宪去世。乙卯日,毛尸等三族的蕃官冯移埋率领部属前来归附,皇帝下诏安抚他们。丙辰日,下诏天下在押囚犯,死罪减轻一等,流放罪以下的释放。丁巳日,向敏中担任宫观庆成使。甲子日,左天厩草场失火。庚午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六月戊寅日,皇帝前往会灵观,在祝禧殿举行宴会,癸未日,京畿地区出现蝗虫。

秋七月,抚水蛮侵犯宜州,广南西路请求根据实际情况出兵袭击,皇帝批准了。丁未日,增筑京师的新城。丙辰日,开封府祥符县的蝗虫附着在草上死去,绵延数里。戊午日,停止京城的工役。癸亥日,因为畿内出现蝗虫,皇帝下诏告诫郡县官员。甲子日,下诏京城禁止奏乐一个月。丁卯日,皇帝前往太乙宫、天清寺。

八月壬申日,秦州知州曹玮奏报说,伏羌砦的蕃部厮鸡波与宗哥族勾结作乱,他带兵平定了他们的部落营帐。丙子日,命令江、淮发运司留存五十万上供米,以备战荒之年。磁、华、瀛、博等州出现蝗虫,但没有造成灾害。丙戌日,制作玉皇圣号的册文。任命陈尧叟为右仆射。戊子日,因为干旱,取消秋季的宴会。壬辰日,群臣请求皇帝接受尊号册宝,上表五次后,皇帝同意了。

九月癸卯日,雄州、霸州的河水泛滥。甲辰日,任命丁谓为平江军节度使。丙午日,陈彭年、王曾、张知白一同担任参知政事。丁未日,曹玮奏报说宗哥唃厮啰、蕃部马波叱腊、鱼角蝉等侵犯伏羌砦,被宋军击败,斩杀敌军一千多人。庚戌日,因为没有下雨,取消重阳宴会。利州发大水,冲毁了栈阁。甲寅日,下雨了。督促各路捕捉蝗虫。丁巳日,下诏因为干旱和蝗虫后又下了雨,应当致力于农事、减少事务并停止各种营造工程。戊午日,禁止各路进贡祥瑞物品。戊辰日,青州的飞蝗飞到海中死去,堆积在海岸边达一百多里。己巳日,下诏百姓中有拿出自己的粮食来赈济贫困百姓的,拿出三千石到八千石的,按等级授予助教、文学、上佐的官职。

冬十月己卯日,王钦若上表呈上《翊圣保德真君传》。壬申日,下诏冯拯等人各自举荐一名殿直以上有军事才能的人。壬辰日,设置直龙图阁这一官职。

十一月,会灵观降下甘露。乙巳日,下诏河、陕诸路州挑选五百名禁军。丁未日,河西节度使石普因胡乱谈论灾异现象,被除去名籍,流放到贺州。丁卯日,任命唐朝裴度的孙子裴坦为郑州助教。这一年,西蕃宗哥族、邛部山后蛮、夏州、甘州前来进贡。各州有遭受霜冻损害庄稼以及发生水灾的,朝廷派遣使者前去赈济抚恤,免除当地的田租。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更改年号。皇帝前往玉清昭应宫进献祭品,献上玉皇大天帝的宝册和衮服。壬寅日,献上圣祖的宝册。己酉日,献上太庙的谥册。庚戌日,祭祀太庙六室祖先。辛亥日,在南郊祭祀谢恩天地,大赦天下,皇帝亲临天安殿接受册号。乙卯日,宰相在天安殿宣读天书,随后皇帝前往玉清昭应宫,创作《钦承宝训述》展示给群臣。壬戌日,下诏将四月初一设为天祥节。丙寅日,任命王旦为兖州太极观奉上册宝使。

二月庚午日,下诏赈济灾害,发放州郡常平仓的粮食。壬申日,皇帝亲临正阳门观看百姓聚饮狂欢。丁丑日,设置谏官、御史各六名,每月一名官员奏事,有紧急事务允许在规定时间之外入宫应对。戊寅日,王旦加任太保、中书侍郎、平章事,向敏中加任吏部尚书。楚王赵元佐兼任雍州牧;相王赵元偓加任尚书令兼中书令,进封为徐王;彭王赵元俨加任太保;寿春郡王赵祯兼任中书令。王钦若加任右仆射,赵德明加任太傅,朝廷内外官员都给予恩泽。辛巳日,考核京朝官中改任官阶及应考核的官员。壬午日,确定宗室子弟授予官职的制度。庚寅日,进封李公蕴为南平王。秦州神武军在野吴谷击败宗歌族、马波叱腊等人,俘获很多人马。己亥日,陈彭年去世。

三月辛丑日,因为没有下雨,向四海之神祈祷降雨。壬寅日,仍未下雨,取消上巳节宴会。庚申日,免除潮州拖欠的三百七十多万盐税。辛酉日,下令制作粥来赈济怀州、卫州的流民。

夏四月庚辰日,陈尧叟去世。戊子日,邵州的野竹结出果实,用来给饥饿的人吃。

五月戊戌日,下诏各地安抚救济流民。戊申日,任命王旦为太尉、侍中,每五日到中书省一次,王旦恳切推辞不接受任命。己酉日,火星侵犯太微垣。乙卯日,停止每年进献鹰犬。己未日,将太祖的圣容安置在西京应天院,向敏中担任礼仪使。各路蝗虫啃食庄稼,下诏派遣内臣分别捕捉,还命令使者前去安抚。

六月壬申日,赦免西京在押囚犯,死罪减轻一等,流放罪以下的释放。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给茶和布帛,免除他们的赋税劳役。戊寅日,免除升州后湖五十多万的租钱,允许百姓灌溉田地。陕西、江、淮南的蝗虫,都报告说自行死亡。庚辰日,盗贼挖掘后汉高祖的陵墓,按照法律论处,并弹劾当地守土官吏,派遣内侍王克让以礼埋葬,知制诰刘筠前去祭告。于是下诏州县重申对前代帝王陵寝禁止樵采的规定。乙酉日,免除大食国蕃客一半的赋税。龟兹国使者张复延等人进贡玉勒鞍马,下令给予他们相应的价钱。己丑日,王旦在崇政殿应对皇帝询问。

秋七月丁未日,连续降雨,取消上朝。己未日,皇帝前往魏咸信的府邸探视病情。甲子日,魏咸信去世。

八月庚午日,任命王钦若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壬申日,向敏中加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王旦在便殿应对皇帝询问。丙子日,下诏京城禁围的草地允许百姓耕种放牧。丁丑日,禁止采集狨皮。戊寅日,免除一年的牛税。

九月癸卯日,任命参知政事王曾为礼部侍郎,李迪为参知政事,马知节为知枢密院事,曹利用、任中正、周起一同为同知枢密院事。丙午日,皇帝前往王旦的府邸探视病情。戊申日,因为有蝗虫,取消秋季宴会。己酉日,王旦去世。甲寅日,下诏能够拯救在汴渠落水者的给予赏赐,如果落水者贫困,用官钱给予帮助。丁未日,训练卫士骑马射箭。

冬十月辛未日,下诏阁门从今以后,审官、三班院、流内铨,在后殿每日引见公事,不要超过两司。壬申日,告知各州,不及时奏报灾害的要论罪。己卯日,取消京东的进贡物品。辛卯日,赐给寿春郡王以及他的属官张士逊等人诗。

十一月己亥日,下诏在举行曲宴的日子停止在后殿处理政务。辛丑日,曹玮平定鬼留家族。壬寅日,下诏淮、浙、荆湖地区治理放生池,禁止捕鱼采摘。乙卯日,皇帝前往太一宫,天降大雪,皇帝对宰相说:“雪固然是丰收的预兆,只是百姓的力量还不充足,担心耽误播种。你们一定要致力于赈济劝耕,不要让土地荒废。”壬戌日,契丹使者耶律准前来祝贺承天节。高丽使者徐讷率领女真首领在崇政殿入宫应对,献上地方特产。十二月丙寅日,京城雪天寒冷,给贫民施粥,并埋葬死者。乙亥日,取消京城的工役。丙子日,天气严寒,取消上朝。丁丑日,免除拖欠的赋税,释放关押的囚犯。己卯日,女真国人返回,发给他们行装钱。高丽使者徐讷在瑞圣园被赐予射箭。辛卯日,下诏陕西沿边卖粮的人不收税。壬辰日,派遣使者沿着汴河收集埋葬漂流的尸体。这一年,三佛齐、龟兹国前来进贡。各路有蝗虫,百姓饥荒。镇戎军遭受风雹灾害损害庄稼,下诏打开粮仓赈济,免除租赋,借给百姓种粮。

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春正月乙未日,真游殿生长出芝草。壬寅日,赈济河北、京东地区的饥荒。辛亥日,赐给寿春郡王《恤民歌》。戊午日,王钦若等人呈上《天禧大礼记》四十卷。己未日,派遣使者告知京东官吏安抚饥民,又命令各路用粥来赈济百姓。

二月丙寅日,甘州前来进贡。丁卯日,寿春郡王加任太保,进封为升王。下诏让近臣举荐常参官中能够胜任御史的人。庚午日,右正言刘烨请求从今以后议事允许上殿,皇帝同意了。庚辰日,赈济京西地区的饥荒。乙酉日,皇帝前往徐王赵元偓的王府探视病情。

三月辛丑日,修筑京城。丙辰日,先前借给贫民的粮种停止收回。

夏四月戊子日,皇帝前往飞山雄武教场,设宴赏赐随从大臣和将士。庚寅日,大赦天下,死罪减轻一等,流放罪以下的释放。

闰月,辰州讨伐下溪州蛮,斩首六十多级,招降一千多人。己亥日,下诏让户部尚书冯拯等人各自举荐两名幕职、令录中能够充任京官的人。癸卯日,马知节担任彰德军留后。丁未日,京城出现灵泉,饮用泉水的人疾病痊愈。建造祥源观。壬子日,皇帝前往徐王赵元偓的王府探视病情。

五月壬戌日,下诏让地方长官体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的人。甲子日,徐王赵元偓去世。丁卯日,免除下溪州蛮彭儒猛的罪行。丙戌日,西京传言有像帽子一样的妖怪,在夜间飞舞,百姓非常恐惧。

六月壬辰日,下诏三班使臣任职满七年的进行考核晋升官阶。己亥日,下诏各州被贬降十年的上佐、文学、参军,允许还乡。乙巳日,传言帽子妖怪到了京师,百姓夜间叫嚷喧闹到天亮,下诏逮捕曾经从事邪法活动的耿概等人,并将他们斩首示众。辛亥日,彗星出现在北斗魁星附近。

秋七月壬申日,因为星象变化大赦天下,流放罪以下的罪行减轻一等,被贬谪且被羁管十年以上的官员放回京师,京朝官因守丧七年未改任官阶的情况上报朝廷。丁亥日,彗星消失。

八月庚寅日,群臣请求立皇太子,皇帝同意了。壬寅日,下溪州彭儒猛交纳所掠夺的汉族人口、器具甲等,下诏赐给他袍带。甲辰日,立皇子升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宗室加恩,群臣赐给勋级一转。戊申日,黎州山后两林百蛮都王李阿善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壬子日,彭王赵元俨进封为通王。任命李迪兼任太子宾客。癸丑日,创作《元良箴》赐给皇太子。甲寅日,楚王赵元佐加任兴元牧,徐国长公主进封为福国长公主,邠国长公主进封为建国长公主,宿国长公主进封为鄂国长公主。乙卯日,下诏引畎索河水流入金水河。丙辰日,任命德雍、德文、惟政一同为诸州防御使,允成、允升、允宁一同为诸州团练使。

九月丁卯日,册封皇太子。庚午日,下诏全部供给在外戍守的各军物资。庚辰日,皇帝亲临乾元门观看百姓聚饮狂欢。

冬十月庚子日,皇帝亲临玉宸殿,召来近臣观看收割占城稻,随后在安福殿设宴。

十二月辛丑日,任命张旻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这一年,占城国、甘州、溪峒、黎州山后蛮前来进贡。陕西发生旱灾,进行赈济。江阴军出现蝻虫,但没有造成灾害。

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春正月癸亥日,贡举人郭<禾贞>等人在崇政殿朝见。郭<禾贞>隐瞒丧期参加科举,皇帝命典谒官责问他,他当即承认错误,被取消三次科举资格。

二月乙未日,河南府发生地震。

三月戊午朔日,出现日食。朝廷派遣吕夷简去调查陕、亳地区百姓传播的谣言。丙寅日,皇帝亲自在殿试中考核礼部贡举人。癸未日,翰林学士、工部尚书钱惟演等人因主持科举考试失实,被降一级官职。甲申日,颍州有石头坠落并涌出泉水,饮用泉水的人疾病能痊愈。

夏四月甲午日,西上阁门使高继勋因买马时价格欺诈而被削去官职。

五月丁巳日,大食国前来进贡。乙丑日,左谏议大夫戚纶因诋毁皇上,被贬为岳州副使。辛未日,对囚犯进行虑问甄别。

六月癸未日,疏通淮南漕渠,废除三座水堰。甲午日,王钦若担任太子太保。黄河在滑州决口。戊戌日,任命寇准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丁谓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滑州黄河决口,洪水泛滥到澶、濮、郓、齐、徐等地,朝廷派遣使者救助溺水百姓,抚恤他们的家人。

秋七月壬申日,曹璨去世。群臣上表为皇帝上尊号,尊号为体元御极感天尊道应真宝运文德武功上圣钦明仁孝皇帝。

八月丁亥日,大赦天下。大规模度化道童、僧童出家。滑州有龙出现,黄河再次决口。辛卯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己亥日,庆州逃亡的熟户委乞等人归来。庚戌日,派遣使者抚恤京东西、河北地区的水灾。

九月乙丑日,庆州骨咩、大门等族前来归附。辛巳日,派遣宦官慰问遭遇溺水的高丽贡使。冬十一月己巳日,皇帝前往景灵宫朝拜。庚午日,祭祀太庙。辛未日,在圜丘祭祀天地,大赦天下。选拔担任两任官职且经过五次考核没有责罚的官员,考核他们的体态、言辞、书法、判案能力。丁丑日,皇帝亲临天安殿接受尊号册。

十二月丙戌日,富州蛮酋长向光泽上表请求献出土地,皇帝下诏拒绝。辛卯日,向敏中加任左仆射、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寇准加任右仆射,通王赵元俨进封为泾王,曹利用、丁谓同为枢密使,百官都得到恩泽。癸巳日,任命任中正、周起同为枢密副使。这一年,高丽、女真前来进贡。江、浙及利州路发生饥荒,朝廷下诏赈济。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春正月乙丑日,任命华州观察使曹玮为镇国军留后、佥署密院事。丙寅日,开凿扬州运河。己巳日,皇帝前往元符观。庚午日,追赠处士魏野为著作郎,赐给他家粮食和布帛。

二月,皇帝身体不适。癸未日,派遣使者安抚淮南、江、浙、利州的饥民。滑州决口的黄河被堵塞。辛丑日,发放唐、邓等八州常平仓的粮食赈济贫民。

三月戊午日,因淄州百姓饥荒,借给他们耕牛和粮食。甲子日,赈济蕃部粮食。庚午日,下诏川峡地区退休官员可以回到原籍。癸酉日,川、广地区举人不限制名额。己亥日,赈济益、梓地区的饥民。己卯日,向敏中去世。

夏四月丁亥日,刮大风,白天如同黑夜。庚寅日,将江南转运使分为东、西两路。丙申日,前定陶县尉麻士瑶在青州被杖杀。

五月丁巳日,发放粮食赈济秦、陇地区。

六月丙申日,任命寇准为太子太傅、莱国公。黄河在滑州再次决口。壬寅日,皇帝亲自考试礼部奏名的九十三名举人。

秋七月丁巳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辛酉日,京城下大雨,房屋大半被损坏。丙寅日,任命李迪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平章事,冯拯为枢密使、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因为连绵大雨损坏军营房舍,赐给各军缗钱。庚午日,任命丁谓为平章事,曹利用同平章事。癸酉日,入内副都知周怀政被诛杀。丁丑日,太子太傅寇准被降授为太常卿,翰林学士盛度、枢密直学士王曙都被罢职。

八月,永兴军都巡检使朱能杀死中使反叛。乙酉日,任命任中正、王曾同为参知政事。下诏利、夔路设置常平仓。丙戌日,朱能自杀。壬寅日,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甲辰日,赐给各军武器和布帛。入内押班郑志诚因与朱能交往,被削去两任官职,发配到房州。九月己酉日,分别派遣近臣张知白、晁迥、乐黄目等各自举荐常参官,各路转运及劝农使各自举荐能胜任京官、知县的两人,知制诰、知杂御史、直龙图阁各自举荐能胜任御史的一人。丙辰日,皇帝开始亲临崇德殿处理政务,惩治朱能的党羽,处死、流放了几十人。己未日,因长时间下雨,取消上朝。壬戌日,给事中朱巽、工部郎中梅询因没有察觉朱能的奸情而被贬官。丁卯日,大赦天下。己巳日,派遣使者安抚永兴军。壬申日,赐给京城百姓聚饮狂欢。

冬十月戊寅日,下令依照唐朝制度,双日不处理政务。壬午日,皇帝前往正阳门观看百姓聚饮狂欢。皇帝自从身体不适以来,很少出行,到这时百姓都十分喜悦。壬辰日,任命王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甲辰日,减免遭受水灾州县的秋租。丙午日,召皇子、宗室、近臣到玉宸殿观看稻谷,赐宴。

十一月戊午日,皇帝召近臣到龙图阁观看自己创作的文词,皇帝说:“我在处理政务之余,用书法和写作来自我娱乐,虽然不足以作为典范,但也是我平生的爱好所在。”宰臣丁谓请求刻板印刷并向天下宣布。庚申日,皇帝从内宫拿出自己创作的七百二十二卷作品交给宰臣。丙寅日,丁谓加任门下侍郎兼太子太傅,李迪加任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依旧担任太子少傅。李迪、丁谓在皇帝面前激烈争执。戊辰日,丁谓被罢为户部尚书,李迪被罢为户部侍郎。任中正、王曾、钱惟演都兼任太子宾客,张士逊、林特都兼任太子詹事,晏殊为太子左庶子。己巳日,下诏丁谓依旧到中书省处理事务。庚午日,下诏从今以后除了军国大事依旧由皇帝亲自决断,其余都委托皇太子会同宰相、枢密使等商议施行。太子上表推辞,皇帝不允许。任命丁谓兼任太子少师,冯拯兼任少傅,曹利用兼任少保。辛未日,下诏从今以后群臣每五日在长春殿请安,其余单日在承明殿上朝。甲戌日,丁谓等人请求建造天章阁来安放皇帝的文集。十二月乙酉日,皇太子开始亲政,下诏内臣传达旨意必须再次上奏。丁亥日,龟兹、甘州回鹘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己丑日,王钦若加任司空。庚寅日,在资善堂议事,命令张景宗侍奉皇太子。丁酉日,任命王钦若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闰月丁卯日,因唃厮啰成为边境忧患,下诏陈尧咨等人前去巡视安抚。庚午日,京城谷物价格昂贵,降低价格从常平仓卖粮。乙亥日,皇帝身体不适,勉强支撑着病体亲临承明殿,亲手写诏书给宰相,告知他们辅佐太子的心意。这一年,京西、陕西、江、淮、荆湖各州粮食丰收。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春正月己丑日,皇帝病愈,出宫前往启圣院。癸巳日,下诏天下死罪减刑,流放罪以下的释放。乙未日,派遣使者安抚京东地区的水灾。丁酉日,任命张士逊为枢密副使。己亥日,在承明殿宴请近臣。

二月甲寅日,审刑院奏报天下没有积压未判决的案件。丙寅日,赐给天下百姓聚饮狂欢。庚午日,任命孔子四十七世孙孔圣祐袭封文宣公。

三月辛巳日,皇帝前往正阳门观看百姓聚饮狂欢。辛丑日,京东、西发生水灾,赐给百姓减免十分之五的田租。壬寅日,丁谓加任司空,冯拯加任左仆射,曹利用加任右仆射,任中正为工部尚书。

夏四月丙辰日,客星出现在轩辕星附近。

五月乙亥日,对囚犯进行虑问甄别,减轻天下死罪。

六月丙午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秋七月甲戌朔日,出现日食。戊寅日,新建景灵宫万寿殿。

八月壬戌日,火星侵犯南斗星。

九月戊寅日,唃厮啰请求归降。

冬十月癸卯日,免除京东西、淮、浙受灾百姓的田租。壬子日,依照汉、唐旧例,皇帝每五日接受一次朝拜,遇到庆典聚会,由皇太子率领群臣朝拜。

十一月戊子日,王钦若以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身份擅自前往京城,被贬为司农卿、分司南京。这一年,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京东、河北、两川、荆湖地区粮食丰收。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春正月辛未朔日,更改年号。丁亥日,皇帝亲临东华门观赏花灯。戊戌日,免除秀州遭受水灾百姓的田租。

二月庚子日,大赦天下。癸卯日,为皇帝上尊号为应天尊道钦明仁孝皇帝。下诏苏、湖、秀州百姓饥荒,从官仓借出粮食赈济他们。甲辰日,下令封丁谓为晋国公,冯拯为魏国公,曹利用为韩国公。庚戌日,下诏徐州赈济贫民。甲寅日,皇帝在寝殿与宰相商议事务。皇帝的病情愈发严重,向山川神灵祈祷。戊午日,皇帝病情危急,留下遗诏让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尊奉皇后为皇太后,暂时处理军国事务,淑妃为皇太妃。皇帝在这一天于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六年。十月己酉日,葬于永定陵。己未日,牌位附祭于太庙。天圣二年十一月,为皇帝上尊谥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庆历七年,加谥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赞语说道:真宗是英明有悟性的君主。他刚即位时,宰相李沆顾虑他聪明,必定会有诸多作为,多次上奏灾异之事来杜绝他的奢侈之心,这是有先见之明的。等到澶渊结盟之后,封禅之事兴起,祥瑞接连出现,天书屡次降临,举行迎接、安置等仪式,整个国家的君臣就像疯了一样,唉,真是奇怪。日后编纂《辽史》,了解契丹旧俗后,才推究出宋史中一些隐晦的含义。宋朝自太宗在幽州战败后,就厌恶谈论战争。契丹君主称天,皇后称地,一年里祭天不知有多少次,打猎时亲手抓到飞雁,鸨鸟自己掉到地上,都称为天赐,祭祀并宣告此事还大肆夸耀。想来宋朝的诸位大臣,因为知晓契丹的习俗,又看到君主有厌战的想法,于是进献神道设教的言论,想要借此触动敌人的听闻,或许足以暗中消除他们觊觎宋朝的心思吧?然而不思考从根本上加强自身以制服敌人,却去效仿契丹,这计策实在是下策。仁宗将天书随葬于山陵,哎呀,真是贤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