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卷一百六十八·宋孝宗本纪(下)

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春正月丁丑日,任命给事中施师点签书枢密院事。命令各州县挖掘捕杀蝗虫。甲申日,李彦颖被罢免。乙酉日,命令二广提举盐事官相互协调处置盐务。丙戌日,任命施师点兼任权参知政事。丁亥日,朝廷下诏终身担任宫观之职的人不得奏请儿子任职。己丑日,下诏废除广南官府卖盐的方法。壬辰日,停止江东、浙西为镇江各军代招士兵三年。

二月癸卯日,提举德寿宫陈源获罪,被流放至建宁府,不久又转移到郴州,同时抄没他的家产,纳入德寿宫。

三月戊辰日,李焘呈上《续资治通鉴长编》六百八十七卷。辛未日,有关部门请求印制第七界会子。辛巳日,免除四川和籴三年。癸未日,皇帝前往玉津园。戊子日,朝廷下诏四川类试从今以后十六人录取一人。己丑日,废除谎称灾伤而籍没家产的法令。癸巳日,恢复铨试旧法,取消杂文考试。

夏四月丙申日,再次免除临安府百姓三年的丁身钱。己亥日,命令湖南、广西堵塞溪洞间的小路。

五月丙寅日,为皇太子宫增设一名小学教授。甲戌日,将潭州飞虎军隶属江陵都统司。戊寅日,皇帝前往聚景园。辛卯日,朝廷下诏疏浚襄阳水渠,将渠旁土地用作屯田,不久又下诏将民间侵占耕种的土地直接给予耕种者。废除舒州宿松监。

六月戊戌日,监察御史陈贾请求禁止伪学。乙巳日,停止昭州每年进贡黄金。己未日,朝廷下诏各路监司、帅臣每年举荐廉洁的官吏。庚申日,严格对赃吏的禁令。秋七月乙丑日,因不下雨,判决在押囚犯。丙寅日,皇帝前往明庆寺祈雨。甲戌日,因夏秋干旱,皇帝避开正殿,减少膳食,命令侍从、台谏、两省、卿监、郎官、馆职各自陈述朝政的缺失,分别命令群臣向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祈雨。左丞相王淮等人因干旱请求辞职,未被批准。丁丑日,朝廷下诏免除受灾州县淳熙八年的欠税。甲申日,天降大雨。己丑日,皇帝回到正殿恢复正常膳食。

八月戊申日,任命施师点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黄洽为参知政事。庚戌日,史浩以太保、魏国公的身份退休。庚申日,将左藏南库隶属户部。

九月乙丑日,长溪、宁德县发生大水灾。丙寅日,严格盗贩解盐的法令。丁丑日,皇帝前往佑圣观。壬午日,免除各州拖欠内藏库的六十万缗钱。乙酉日,派遣余端礼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正旦。丁亥日,禁止内地州郡流通铁钱。

冬十月乙未日,朝廷下诏两浙义役根据民众的便利来决定。壬子日,金国派遣完颜方等人前来祝贺会庆节。

十一月壬戌朔日,发生日食。乙丑日,发行会子,回收两淮的铜钱。甲戌日,皇帝前往龙山大规模检阅军队,随后前往玉津园。

闰月壬寅日,朝廷下诏拒绝安南进献大象。丁巳日,派遣陈居仁等人祝贺金主生辰。十二月丙子日,皇帝前往德寿宫,举行太上皇后庆寿礼,施恩如同太上皇庆寿时的旧例。丁亥日,金国派遣完颜婆卢火等人前来祝贺次年正旦。这一年,福、漳、台、信、吉州发生水灾,京西、金、澧州、南平、荆门、兴国、广德军、江陵、建康、镇江、绍兴、宁国府发生旱灾。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春正月辛卯朔日,天降尘土。辛丑日,安化蛮蒙光渐等人进犯宜州思立砦,广西兵马钤辖沙世坚出兵讨伐,擒获蒙光渐。丙午日,朝廷下诏江东、西路各监司,义役和差役可根据民众意愿自行选择。甲寅日,再次天降尘土。

二月甲申日,朝廷下诏两淮、京西、湖北的万弩手在家中练习,每州每年允许上报一两名武艺出众的人,经测试后授予官职,就像四川义士的制度那样。

三月辛卯日,朝廷下诏刑部、御史台每季度第二个月审查囚徒。癸巳日,命令利州路的三位都统吴挺、郭钧、彭杲秘密陈述出师进取的利弊,以防备金人。恢复金州管内安抚司。甲午日,因上津、潮阳发生旱灾,免除当地赋税。辛丑日,撤销秀州御马院庄,将其侵占的土地归还给百姓。丁未日,禁止淮地百姓招募温、处州人口。免除职田、官田八年拖欠的租税。庚戌日,朝廷下诏御试策文中涉及军民利害的,考官要分类汇总上报。辛亥日,史浩入朝谢恩,皇帝在内殿赐宴款待。

夏四月甲子日,将兴元义胜军调往襄阳戍守。戊辰日,赐予礼部进士卫泾以下三百九十四人及第、出身。癸未日,重新颁布《绍兴申明刑统》。

五月戊子朔日,免除崇德等十六县小民淳熙十年拖欠的十四万缗税钱。癸卯日,命令刑部、大理寺商议减少刺配的刑罚。甲寅日,拿出缗钱三十万犒赏慰劳长期戍守四川的将士。乙卯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六月戊午朔日,朝廷下诏各道总领举荐可担任将帅的偏裨将领。庚申日,任命周必大为枢密使。壬戌日,朝廷下诏在朝的尚书、侍郎、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官员、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在外的守臣、监司,不限科举年份,各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才一名。己卯日,朝廷下诏各州每年购买稻种,以备农民之需。

秋七月癸卯日,减免浙东经营不善的坊场酒税。癸丑日,因浙西、江东发生水灾,禁止各州阻止粮食流通。甲寅日,修筑黎州要冲之地的城池。

八月庚申日,派遣章森出使金国祝贺正旦。

九月丁亥日,朝廷下诏各路添差官从今以后不得新设。乙巳日,朝廷下诏殿前军子弟允许暂时收编一次。甲寅日,再次减少四川酒税六十八万多缗。

冬十月甲子日,首次命令举荐改任官员而该官员犯贪污罪的,举荐人降两级官职。乙丑日,派遣王信等人祝贺金主生辰。庚午日,禁止各州增收税钱。丙子日,金国派遣张大节等人前来祝贺会庆节。盱眙军上报收到金人的牒文,因上京地区寒冷,明年正旦、生辰时使者暂时停止往来一年。壬午日,朝廷下诏各地因忠义而建庙的,由两淮漕臣负责修缮。

十一月壬寅日,禁止福建百姓私自拥有兵器。癸卯日,资助广西各州每年十万缗经费。甲寅日,命令峡州按时慰问处士郭雍。十二月丁巳日,修筑湖南府城。己卯日,朝廷下诏告诫监司、州县不得在正常赋税之外向百姓追征。这一年,江东、浙西各州发生水灾,福建、广东、吉州、赣州、建昌军、兴元府、金州、洋州、西和州发生旱灾。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春正月己丑日,禁止交阯的盐进入内地。壬辰日,四川制置使留正派人诱杀青羌奴儿结。戊戌日,太阳中出现黑子。戊申日,赐给任伯雨谥号为忠敏。庚戌日,太阳中再次出现黑子。

二月辛酉日,天降冰雹。乙亥日,撤销各军额外的制领将佐。庚辰日,设置黎州防边义勇。

三月乙酉日,晋升孙子赵扩为安庆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辛卯日,禁止学习渤海乐。辛亥日,命令侍从、台谏、两省、总领、管军官各举荐能担任都、副统制的一二人。癸丑日,废除税场高等累赏法。

夏四月甲子日,皇帝前往聚景园。戊辰日,颁布《淳熙宽恤诏令》。丙子日,有谍报称故辽大石林牙借道夏人攻打金国,朝廷秘密下诏让吴挺与留正商议对策。己卯日,皇帝前往玉津园。

五月庚寅日,发生地震。辛卯日,福州发生地震。朝廷下诏让帅臣赵汝愚考察守令、选拔兵官、防范盗贼。

六月乙卯日,确立淮东强勇军效用效士法。壬戌日,免除各军拖欠的营运钱。丁丑日,朝廷下诏浙东帅臣、监司若不按时上报各州的好坏情况,就剥夺一级官职。戊寅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秋七月丁酉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划过天空。壬寅日,朝廷下诏二广摄官考试按照铨试的惯例进行,录取一半。甲辰日,因淮西屯田敷衍草率,总领、军帅、漕臣、守臣分别被剥夺不同等级的官职。

八月癸亥日,朝廷下诏因太上皇八十岁寿辰,命令有关部门商议庆寿礼仪。乙丑日,朝廷下诏户部、给舍、台谏详细审议官民户役法并上报。

九月甲申日,恢复二广监司以下官员到任和离任时的酬赏法。丙戌日,朝廷下诏抚恤潮州、台州遭受水灾的家庭。庚寅日,派遣王信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正旦。丁丑日,朝廷下诏各路总领、军帅、漕臣、守臣每年上报屯田的收获数量。

冬十月辛亥日,给太上皇加上尊号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给太上皇后加上尊号为圣寿齐明广慈备德太上皇后。甲寅日,免除施、黔州的经制无额钱。命令侍从各自举荐宗室二三人。癸亥日,朝廷下诏各路对地方的评价要在三月底上报,四川、二广在五月底上报。

十一月丁亥日,鄂州发生大火。戊子日,打雷。壬辰日,派遣章森等人祝贺金主生辰。辛丑日,在圜丘合祀天地,大赦天下。十二月庚戌朔日,率领群臣在德寿宫为太上皇、太上皇后奉上册宝,施恩如同绍兴三十二年的旧例。甲子日,任命福州知州赵汝愚为四川制置使。丙子日,金国派遣仆散守忠等人前来祝贺次年正旦。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正月庚辰朔日,皇帝率领群臣前往德寿宫举行庆寿礼。随后大赦天下,文武臣僚都可以享受三年磨勘考核晋升的待遇,免除贫民一半丁身钱,共计一百一十余万缗,内外各军的犒赏共计一百六十万缗。癸巳日,任命史浩为太傅,陈俊卿为少师,嗣濮王赵士歆为少保。庚子日,任命昭庆军节度使赵士岘为开府仪同三司。

二月甲寅日,朝廷下诏强盗作案两次以上的,即使是从犯,也判处死刑。庚申日,朝廷下诏举荐归正人、添差官、任职期满的人才中才艺能够从军的人。

三月丁酉日,朝廷下诏职事官改任官职,允许在每年八十员的名额之外。合并提举广南东、西盐事司为一个机构。甲辰日,皇帝前往玉津园。

夏四月辛亥日,朝廷下诏吴挺与夏人结约。戊辰日,再次免除四川和籴军粮三年。辛未日,皇帝前往聚景园。

五月癸未日,太阳中出现黑子。甲申日,朝廷下诏不是正常途径补官以及七种特殊补官的人,不是曾经担任过在朝侍从的,即使品秩很高,也不得免除徭役。丙申日,赐给冲晦处士郭雍“颐正先生”的称号,并且派遣官员前去询问郭雍想要进言的内容,详细记录后上报。

秋七月壬辰日,朝廷下诏内外各军主帅各自举荐能够胜任统制的二三人。壬寅日,赐给胡铨谥号为忠简。

闰月丙午朔日,天降冰雹。戊申日,任命敷文阁学士留正签书枢密院事。己酉日,施师点请求免去兼任同知枢密院事的职务,朝廷批准。己未日,五星都隐没不见。

八月乙亥朔日,日、月、五星聚集在轸宿。丙子日,因已故宰相曾怀卖奏补之恩,追削其观文殿大学士之职。壬午日,新修筑的江陵城竣工。

九月乙巳日,朝廷下诏伪造会子并且已经流通使用的,一律判处死刑。这个月,派遣李献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正旦。

冬十月甲戌朔日,福州发生火灾。甲午日,金国派遣完颜老等人前来祝贺会庆节。

十一月戊午日,朝廷下诏四川制置司负责管理马政,酌量收取水渠旁百姓包占荒田的租税。庚申日,派遣张叔椿等人祝贺金主生辰。甲子日,王淮等人呈上仁宗、英宗玉牒,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国史列传》以及《皇帝会要》。丙寅日,梁克家被罢免,改任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辛未日,裁定各部门吏员数额。十二月丙子日,思州田氏献纳所购买的黔州百姓的内地土地,朝廷下诏偿付其价值。辛巳日,每年减少汀州盐价一万缗。甲午日,陈俊卿去世。乙未日,赈济临安府城内外贫困、年老、患病的百姓。戊戌日,大理寺监狱无人在押。己亥日,金国派遣耶律子元等人前来祝贺次年正旦。辛丑日,再次赏赐军士雪寒钱。这一年,利州路发生饥荒,江西各州发生旱灾。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春正月癸亥日,调出四川储备的米借贷赈济金、洋州及关外四州的饥民。

二月丁亥日,任命周必大为右丞相。戊子日,任命施师点为知枢密院事。

三月甲子日,皇帝前往玉津园。

夏四月己卯日,设置簿籍考核各路向朝廷进贡的优劣情况,以此作为赏罚依据。戊子日,赐予礼部进士王容以下四百三十五人及第、出身。

五月乙巳日,成都发生火灾。己酉日,派遣官员处理汀州的土地经界事宜。

六月戊寅日,因长时间干旱,颁布画龙祈雨法。甲申日,皇帝前往太一宫、明庆寺祈雨。丁亥日,梁克家去世。庚寅日,临安府发生火灾。辛卯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癸巳日,王淮等人因干旱请求辞职,未被批准。朝廷下诏衡州修缮炎帝陵庙。己亥日,两浙路囚犯罪减一等,释放杖刑以下犯人。

秋七月辛丑日,停止户部对各路进贡的优劣考核排名。丙午日,朝廷下诏群臣陈述时政缺失以及当今的紧急事务。丁未日,因干旱,停止汀州的土地经界工作。己酉日,朝廷下诏监司逐条上报州县的弊端、民间的疾苦。辛亥日,皇帝避开正殿,减少膳食,撤去音乐。癸丑日,命令检正都司审阅群臣密封上奏的事宜,有可行的就上报。朝廷下诏省部、漕臣催缴已减免的拖欠赋税的,让台谏官员进行监督。暂时减少秀州经制、总制籴本钱半年。丙辰日,命令临安府捕捉蝗虫,招募百姓缴纳米粮用于赈济。免除绍兴新科下户今年的和市布帛二万八千匹。辛酉日,江西、湖南发生饥荒,发放度僧牒,售卖后买米预备赈济售卖。戊辰日,天降大雨。命令给事中、中书舍人审阅监司所列举的弊端事项。

八月辛未日,赐给度牒一百道、米四万五千石,预备赈济绍兴府的饥荒。甲戌日,皇帝回到正殿恢复正常膳食。癸未日,任命留正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丙戌日,恢复夔路的酬赏法。

九月癸卯日,太上皇身体不适。乙巳日,皇帝前往德寿宫探望病情。丙午日,派遣万钟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正旦。己未日,皇帝前往德寿宫探望病情。乙丑日,取消增收木渠民田的租税。丙寅日,免除官军的私人债务。

冬十月辛未日,因太上皇身体不适,实行大赦。壬申日,皇帝前往德寿宫探望病情。癸酉日,分别派遣群臣向天地、宗庙、社稷祈祷。甲戌日,因太上皇尚未恢复正常饮食,从次日起皇帝不上朝,宰执在内殿奏事。乙亥日,皇帝前往德寿宫侍奉疾病,太上皇在德寿殿驾崩,遗诰中太上皇后改称皇太后。奉皇太后旨意,任命奉国军承宣使甘昪主管太上皇丧事。丙子日,任命韦璞等人作为向金国告哀的使者。戊寅日,任命荥阳郡王赵伯圭为欑宫总护使。翰林学士洪迈进言大行皇帝庙号应当称“祖”,朝廷下诏让有关部门集中商议后上报。己卯日,朝廷下诏尊崇皇太后。辛巳日,朝廷下诏:“大行太上皇帝突然离世,朕应当服丧三年,群臣自然遵循以日代月的旧令,可让有关部门讨论礼仪制度并上报。”甲申日,采纳礼官颜师鲁等人的建议,大行太上皇帝上继徽宗正统,庙号称“宗”。乙酉日,百官五次上表请求皇帝回宫处理政务。丙戌日,朝廷下诏等过了小祥之祭,勉强听从所请。戊子日,皇帝身穿丧服乘坐素辇回宫。任命颜师鲁等人担任向金国通报并商议留使事宜的使者。己丑日,金国派遣田彦皋等人前来祝贺会庆节,朝廷下诏免予入宫觐见,退还其书信和礼物。甲午日,皇帝前往德寿宫,此后七天都是如此。十一月戊戌朔日,皇帝前往德寿宫,此后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是如此。己亥日,大行太上皇帝大祥之祭,此后皇帝头戴白布巾、身穿布袍驾临延和殿。前往德寿宫时,依旧身穿丧服、手持丧杖。朝廷下诏皇太子赵惇参与决断各项事务。庚子日,皇太子三次推辞参与决断事务,未被允许。辛丑日,皇帝前往德寿宫举行禫祭,百官脱去丧服。甲辰日,群臣三次上表请求皇帝临殿处理政务,朝廷下诏等过了祔庙之祭。戊申日,派遣胡晋臣等人祝贺金主生辰。辛亥日,冬至,皇帝前往德寿宫。甲寅日,西南方有赤气随着太阳落下。乙卯日,打雷。戊午日,朝廷下诏皇太子在议事堂参与决断各项事务,在内的寺监官员、在外的守臣以下,与宰执一同任免完毕后再上奏。己未日,朝廷下诏皇帝每五日前往德寿宫朝见一次。十二月庚午日,大理寺监狱无人在押。壬午日,东北方有赤气随着太阳升起。癸巳日,金国派遣完颜崇安等人前来祝贺次年正旦,在垂拱殿东楹的白色帷幄中接见,朝廷下诏礼物不得进入殿内,交付有关部门。这一年,两浙、江西、淮西、福建发生旱灾,朝廷进行了赈济。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正月丁酉朔日,皇帝前往德寿宫先帝灵座前行礼。戊戌日,皇太子首次在议事堂决断各项事务。辛丑日,重新设置左、右补阙、拾遗官职。乙巳日,朝廷下诏免除各州军在会庆节的进奉,为期两年。朝廷下诏从今以后皇帝驾临内殿,让皇太子在旁侍立。庚申日,施师点被罢免。甲子日,任命黄洽为知枢密院事,吏部尚书萧燧为参知政事。

二月丁亥日,金国派遣蒲察克忠等人前来吊祭,在德寿殿行礼,随后在东楹的白色帷幄中谒见皇帝。癸巳日,派遣京镗等人出使金国答谢。

三月庚子日,王淮等人进呈大行太上皇谥号为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为高宗。乙巳日,在德寿殿进呈高宗谥号册宝,又在别庙本室进呈懿节皇后改谥为宪节的册宝。丁未日,右丞相周必大代理太傅,手持符节引导梓宫。癸丑日,采纳洪迈的建议,让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俊配享高宗庙庭,吏部侍郎章森请求用张浚、岳飞配享,秘书少监杨万里请求用张浚配享,都未得到答复。丙寅日,将高宗暂时安葬在永思陵。

夏四月壬申日,皇帝亲自举行奉迎虞主的礼仪,此后七虞、八虞、九虞、卒哭、奉辞等祭祀仪式都是如此。乙亥日,朝廷下诏洪迈、杨万里一同前往州郡任职。甲申日,采纳礼官尤袤的请求,朝廷下诏群臣再次集中商议配享的大臣。丙戌日,将高宗神主牌位祔祭于太庙,朝廷下诏说:“朕近来下令想要服丧三年,群臣屡次请求朕临殿换服,所以朕穿着素服在内殿处理政务。虽然下诏等过了祔庙之祭,勉强听从所请,但考察诸多典礼,朕心中实在不安,服满三年之丧,才更接近古礼。应当体会朕的深意,不要再有请求。”己丑日,朝廷下诏将临安、绍兴府囚犯罪减一等,释放杖刑以下犯人,百姓因营建欑宫服劳役的,免除其赋税。庚寅日,采纳御史冷世光的建议,停止再次商议配享之事。皇太后有旨,皇帝每月四次前往德寿宫,按照旧礼行事。

五月己亥日,王淮被罢免。乙巳日,皇帝采纳薛叔似的建议罢免王淮后,下诏告诫薛叔似等人说:“你们的官职以拾遗、补阙为名,不承担纠察弹劾之责。如今所上奏的内容类似弹劾,这与设官命名的本意大相径庭,应当反思自我警醒。”丁巳日,朝廷下诏修撰《高宗实录》。己未日,祁门县发生大水灾。壬戌日,皇帝首次驾临后殿。朝廷下诏每年拿出五万六千多缗钱,减少广东十二州折纳米的价钱。

六月丁卯日,天降冰雹。戊辰日,撤销敕令所。己巳日,任命赵伯圭为少傅,带御器械夏执中为奉国军节度使。癸酉日,任命新任江西提点刑狱朱熹为兵部郎官,朱熹因病没有到任。侍郎林栗弹劾朱熹怠慢君命,朱熹请求担任宫观之职。太常博士叶适评论林栗沿袭王淮、郑丙、陈贾的说法,以“道学”为名目,随意废黜正直之人。朝廷下诏朱熹仍前往江西任职,朱熹极力推辞没有前往。庚寅日,荧惑星侵犯太微垣。

秋七月戊戌日,为高宗庙确定乐名为《大勋》,舞名为《大德》。己未日,将兵部侍郎林栗调出朝廷。壬戌日,恩平郡王赵璩去世,追封信王。

八月甲子朔日,发生日食。

九月庚子夜,南方有赤黄色云气覆盖皇宫。辛丑日,在明堂举行大享祭祀,以太祖、太宗配享,大赦天下。癸卯日,更改试补医官的方法。己酉日,派遣郑侨等人出使金国祝贺正旦。甲寅日,为皇太后宫殿命名为慈福宫。

冬十月癸未日,金国派遣王克温等人前来祝贺会庆节,在垂拱殿东楹接见。甲申日,会庆节,朝廷下诏金国使者、百官前往东上阁门拜表请安,免予入宫祝贺。己丑日,再次停止各州征购军器物料,为期三年。

十一月庚子日,修建焕章阁,用来收藏高宗御集。派遣何澹祝贺金主生辰。甲辰日,朝廷下诏百官轮流奏对,每人不得超过三次上奏。十二月丙寅日,追复龚茂良资政殿学士之职。壬午日,任命朱熹主管西太一宫兼崇政殿说书,朱熹推辞没有到任。戊子日,金国派遣田彦皋等人前来祝贺次年正旦。这一年,江西、湖北、两淮、建宁府、徽州发生水灾。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春正月癸巳日,金主完颜雍去世,其孙完颜璟即位。甲午日,封孙子赵抦为嘉国公。丙申日,黄洽被罢免。己亥日,任命周必大为左丞相,留正为右丞相,萧燧兼任权知枢密院事,礼部尚书王蔺为参知政事,刑部尚书葛邲为同知枢密院事。乙巳日,萧燧被罢免。丙午日,皇太后迁居慈福宫。戊申日,任命昭庆军承宣使郭师禹为保大军节度使。辛亥日,停止淮西屯田。这一天,皇帝开始告知二府,在十日内将举行内禅,命令周必大留下呈上诏书草稿。丙辰日,撤销拘催钱所。恢复二广官府运输、售卖食盐的方法。己未日,将德寿宫改名为重华宫。赐李纲谥号为忠定。

二月辛酉朔日,发生日食。壬戌日,皇帝下诏传位给皇太子。当天,皇太子即皇帝位。皇帝身穿素服前往重华宫。辛未日,新帝为太上皇进上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皇后为寿成皇后。绍熙五年五月壬戌日,寿皇圣帝身体不适。六月戊戌日,在重华殿驾崩,享年六十八岁。十月丙辰日,谥号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庙号孝宗。十一月乙卯日,暂时安葬在永阜陵。十二月甲戌日,祔祭于太庙。庆元三年十一月辛丑日,加谥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赞曰:高宗怀着以天下为公之心,选择太祖的后代并立为皇帝,于是得到贤能的孝宗。孝宗聪明英武坚毅,卓越不凡,堪称南渡各位皇帝之首,实在难能可贵。即位之初,他锐意恢复中原,符离之战偶然失利,因难以违背高宗的命令,不轻易出兵,又恰逢金世宗即位,金国政治清平,没有可乘之机。然而改变表章称呼为书信,改臣子自称臣为称侄,减少岁币,以此确定与邻国的友好关系,金人轻视宋朝的心思,至此也与从前渐渐不同了。所以金世宗常常告诫群臣积蓄钱粮,谨慎防备边境,必定会说:“我担心宋人的求和,终究不可依赖。”大概也是忌惮孝宗有所作为。上天厌恶南北战争,想要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孝宗用兵恢复的意愿未能实现而最终作罢。然而自古以来的君主,从外藩兴起,入朝继承皇位,却能尽到宫廷中的孝道,没有比得上孝宗的。其间父子关系融洽,共同享有高寿,也没有人能比得上。孝宗守丧三年,又能拒绝群臣的请求而坚决施行。宋朝的庙号,像仁宗的“仁”,孝宗的“孝”,他们当之无愧,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