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卷一百八十三·辽道宗本纪(中)

大康元年(公元1075年),正月乙未,辽道宗前往混同江。壬寅日,赈济云州饥民,帮助百姓度过灾荒,缓解民生困境。

二月丁卯,祥州发生火灾,朝廷派遣使者前去抚恤受灾民众,体现了朝廷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关心。乙酉日,临时驻扎在大鱼泺。丁亥日,因为捕获了鹅,加任鹰坊使耶律杨六为工部尚书,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皇室对一些特殊活动成果的重视和奖励。

三月乙巳,命令皇太子抄写佛书,这或许是对皇太子宗教修养的培养,也显示出佛教在当时皇室中的地位。

夏四月丙子,赈济平州饥民。己酉日,前往犊山。闰月丙午,继续赈济平、滦二州饥民,可见当时受灾范围较广,朝廷持续努力救灾。庚戌日,皇孙延禧出生,这是皇室的一件大喜事。

五月甲子,朝廷对妃嫔的亲属以及东宫僚属赐予不同爵位,这是对皇室相关人员的一种恩赏。

六月癸巳,任命兴圣宫使奚谢家奴掌管奚六部大王事。戊戌日,知三司使事韩操因为钱粮有所增加,被授予三司使,这是对其工作能力和成绩的肯定。癸卯日,派遣使者巡查审问各路囚犯。任命惕隐大悲奴为始平军节度使,参知政事柴德滋为武定军节度使。乙卯日,吐蕃前来进贡。丙辰日,下诏让皇太子总领朝政,并且对他进行告诫和训谕,这是对皇太子的重要培养和权力交接的开始。任命武定军节度使赵徽为南府宰相,枢密副使杨遵勖为参知政事。

秋七月辛酉初一,在平地松林打猎。丙寅日,赈济南京贫民。八月庚寅初一,发生日食,在古代,日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天象,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和关注。

九月乙亥,临时驻扎在藕丝淀。己卯日,因为南京发生饥荒,免除一年的租税,并且拿出钱粮进行赈济,帮助南京百姓渡过难关。

冬十月,西北路酋长遐搭、雏搭、双古等人前来归降,这有利于扩大辽的统治范围和稳定边境局势。

十一月辛酉,皇后被诬陷,被赐死;同时杀死伶人赵惟一、高长命,并抄没他们的家属,这一事件背后或许隐藏着复杂的宫廷斗争和政治阴谋。

十二月己丑初一,任命南京统军使耶律魇奴为惕隐,汉人行宫都部署耶律霂为枢密副使,同知东京留守事萧铎剌为夷离毕。庚寅日,赐张孝杰国姓,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壬辰日,任命西京留守萧燕六为左夷离毕。

大康二年(公元1076年),正月己未,辽道宗前往春水。庚辰日,临时驻扎在双泺。

二月戊子,赈济黄龙府饥民。癸丑日,南京路发生饥荒,免除一年租税,帮助百姓应对灾荒。

三月辛酉,皇太后驾崩,这是皇室的重大事件。壬戌日,派遣殿前副点检耶律辖古前往宋朝报丧。癸亥日,派遣使者向高丽、夏国报丧。丁卯日,实行大赦,这或许是希望借大赦来安抚人心,应对皇室的重大变故。戊寅日,将皇太后的遗物派使者赠送给宋、夏,以表达特殊的外交情谊。

夏六月乙酉初一,为去世的皇太后上尊谥为仁懿皇后。戊子日,宋以及高丽、夏国各自派遣使者前来吊祭。甲午日,将仁懿皇后安葬于庆陵。己亥日,临时驻扎在拖古烈。

壬寅日,将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调出为中京留守,这一重要人事调动或许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丁未日,册立皇后萧氏,封皇后的父亲祗候郎君鳖里剌为赵王,叔叔西北路招讨使余里也为辽西郡王,兄长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霞抹为柳城郡王,参知政事杨遵勖掌管南院枢密使事,北院枢密使副萧速撒掌管北院枢密使事,汉人行宫副部署刘诜为参知政事。己酉日,南府宰相赵徽退休。

秋七月戊辰,前往秋山。癸酉日,柳城郡王霞抹去世。

八月庚寅,打猎时遇到小鹿失去母亲,辽道宗心生怜悯,没有射箭,这体现了辽道宗内心的慈悲之情。

九月戊午,因为南京发生蝗灾,免除明年的租税,减轻百姓负担。己卯日,临时驻扎在藕丝淀。

冬十月戊戌,召回中京留守魏王耶律乙辛,重新让他担任北院枢密使,这一任命的反复或许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博弈。

十一月甲戌,辽道宗想要观看《起居注》,修注郎不攧及忽突堇等人不进呈,各自被杖打二百,并被罢免。将林牙萧岩寿流放到乌隗部。这个月,南京发生地震,百姓房屋大多损坏,地震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十二月己丑,任命左夷离毕萧挞不也为南京统军使。

大康三年(公元1077年),正月癸丑,辽道宗前往混同江。乙卯日,减少诸道春季进贡的金帛,并且停止每年向尚方输送白银,这一举措或许是为了减轻地方负担,调整财政政策。

二月壬午初一,东北路统军使萧韩家奴加任尚父,封吴王,这是极高的荣誉和重要的任命。甲申日,下诏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的同母兄大奴、同母弟阿思世代参与北、南院枢密的选拔,他的异母诸弟世代参与夷离堇的选拔,这显示了耶律乙辛在朝廷中的权势逐渐扩大。

己丑日,前往鱼儿泺。辛卯日,中京发生饥荒,于是停止巡幸,以减少对受灾地区的影响。

夏四月乙酉,在黑龙江泛舟,这可能是一次休闲活动,也可能有着巡视边境水域的意图。

五月丙辰,玉田、安次出现蝝虫,损害庄稼,影响农业生产。癸亥日,太阳中出现黑子,在古代,这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天象,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的种种猜测。己巳日,临时驻扎在犊山。

乙亥日,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上奏,右护卫太保查剌等告知北院枢密使事萧速撒等八人谋划拥立皇太子,辽道宗认为没有实际证据,没有治罪,只是将萧速撒等三人调出补任外职,护卫撒拨等六人各被鞭笞一百多下,流放到边境。丙子日,任命西北路招讨使辽西郡王萧余里也为北府宰相,兼掌管契丹行宫都部署事。戊寅日,下诏对告发谋逆之事的人,重重加以官赏,这一诏令或许会引发一些复杂的局面。

六月己卯初一,耶律乙辛让牌印郎君萧讹都斡诬陷自首曾经参与萧速撒等人的谋划,并登记他们的姓名上报。朝廷当即命令耶律乙辛以及耶律仲禧、萧余里也、耶律孝杰、杨遵勖、燕哥、抄只、萧十三等人审讯,杖打皇太子,将他囚禁在宫中。辛巳日,杀死宿直官敌里剌等三人。壬午日,杀死宣徽使挞不也等二人。癸未日,杀死始平军节度使撒剌等十人,又派遣使者杀死上京留守速撒,以及已经流放的护卫撒拨等六人。乙酉日,杀死耶律挞不也及其弟陈留。丙戌日,将皇太子废为庶人,囚禁在上京。己丑日,回鹘前来进贡。杀死东京留守同知耶律回里不。辛卯日,杀死速撒等诸子,抄没他们的家产。戊申日,派遣使者巡查五京诸道的案件。

秋七月辛亥,护卫太保查剌加任镇国大将军,参与突吕不部节度使的选拔,室韦查剌及萧宝神奴、谋鲁古都加任左卫大将军,牌印郎君讹都斡娶皇女赵国公主,被授予驸马都尉、始平军节度使,祗候郎君耶律挞不也及萧图古辞都加任监门卫上将军。壬子日,知北院枢密副使萧韩家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乙丑日,前往秋山。丁丑日,拜谒庆陵。

八月庚寅,汉人行宫都部署萧韩家奴去世。辛丑日,拜谒庆陵。

九月癸亥,玉田进贡嘉禾,这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壬申日,修缮乾陵庙。

冬十月辛丑,临时驻扎在藕丝淀。十一月,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派遣他的亲信在上京偷偷杀死庶人浚,这一宫廷阴谋令人震惊。

闰十二月戊午,任命北府宰相辽西郡王萧余里也掌管北院枢密使事,左夷离毕耶律燕哥为契丹行宫都部署。丙寅日,提前举行正旦礼。这一年,南京大丰收。

大康四年(公元1078年),正月庚辰,辽道宗前往春水。甲午日,赈济东京饥民。

二月乙丑,临时驻扎在扫获野。戊辰日,任命东路统军使耶律王九为惕隐。

夏四月辛亥,高丽派遣使者请求赐予鸭渌江以东的土地,辽道宗没有答应,这涉及到领土主权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决策。

五月丙戌,临时驻扎在散水原。

六月甲寅,阻卜诸酋长进献良马,体现了辽与阻卜之间的友好交流和朝贡关系。

秋七月甲戌,各路奏报供养僧尼三十六万,反映了当时佛教在社会中的盛行。

八月癸卯,下诏让有关部门判决积压的案件,以提高司法效率,维护社会秩序。

九月乙未,临时驻扎在藕丝淀。庚子日,五国部长前来进贡。

冬十月癸卯,任命参知政事刘伸为保静军节度使。

十一月丁亥,禁止士庶百姓服用带有锦绮、日月、山龙图案的衣物,这体现了古代对服饰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己丑日,回鹘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庚寅日,南院枢密使耶律仲禧为广德军节度使。辛卯日,锦州百姓张宝四世同居,朝廷命令他的诸子在三班院祗候,这是对和睦家庭的一种表彰和奖励。

十二月丁卯,任命北院枢密副使耶律霂掌管北院枢密使事。

大康五年(公元1079年),正月壬申,辽道宗前往混同江,开启新一年的行程。这片水域或许承载着辽道宗对新年的期待,也可能与渔猎等传统活动相关,有着独特的政治和文化意义。癸酉日,赐宰相耶律孝杰名为仁杰,赐名之举往往蕴含着君主对臣子的某种期许或认可。乙亥日,前往山榆淀,一路的行程见证着辽道宗对各地的巡视与关注。

三月辛未,因宰相仁杰捕获头鹅,加任侍中。捕获头鹅在当时可能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加官是对其能力与运气的肯定。壬辰日,任命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乙辛掌管南院大王事,加于越之位;任命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霂为北院枢密使,北院枢密副使耶律特里底掌管北院枢密使事,左夷离毕耶律世迁为同知北院枢密使事。这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极大地影响了朝廷权力格局,各官员将在新岗位上施展才能、履行职责。

夏四月己未,前往纳葛泺。五月丁亥,拜谒庆陵,表达对先辈的追思与敬意,这是辽皇室的重要仪式,也是传承与维系皇室传统的方式。以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燕哥为南府宰相,北面林牙耶律永宁为夷离毕,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萧挞不也及殿前副点检、驸马都尉萧酬斡并封兰陵郡王。这些人事调动和封王行为,不仅关乎官员个人的仕途发展,也对辽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六月辛亥,阻卜前来进贡,展示了辽与周边部落友好的朝贡关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丁巳,任命北府宰相、辽西郡王萧余里也为西北路招讨使,这一任命旨在加强西北边境的军事管理与防御,维护边疆稳定。己未,派遣使者审查囚犯,体现了朝廷对司法公正的重视,确保司法体系正常运行。当月,录取进士刘瓘等一百一十三人,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新的人才,注入新鲜血液。

秋七月己卯,在夹山打猎,皇室的打猎活动既具有娱乐性,也能锻炼骑射技能,彰显尚武精神。八月庚申,命令有关部门撰写《太宗神功碑》,立于南京。此举意在铭记太宗功绩,传承皇室荣耀,激励后人。九月己卯,下诏各路不得禁止僧徒开坛,表明朝廷对佛教传播的支持态度,促进宗教文化发展。壬午,禁止随从人员骚扰百姓,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怀,维护百姓正常生活秩序。

冬十月戊戌,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增进了两国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己亥,临时驻扎在独卢金。壬子,下诏只有皇子仍封一字王,其余的都削降爵位,这一举措调整了爵位体系,对皇室宗亲的地位和权力产生影响。丁巳,赈济平州贫民,帮助百姓度过生活困境,展现朝廷的爱民之心。己未,封赵王杨绩为辽西郡王,魏王耶律乙辛降封混同郡王,吴王萧韩家奴为兰陵郡王并退休。爵位的升降和官员退休,反映出朝廷人事格局的动态变化。

十一月丁丑,召沙门守道在内殿开坛,体现了皇室对佛教的尊崇,宗教活动在宫廷中占据一定地位。癸未,恢复南京流民差役三年,遭受火灾的家庭免租税一年,这一系列措施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助于恢复社会生产与稳定。十二月丙午,彗星侵犯尾宿,在古代,特殊天象常被视为吉凶的预兆,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的种种猜测。乙卯,前往西京。戊午,举行再生礼,赦免杂犯死罪以下的罪犯,再生礼具有特殊的宗教和文化内涵,大赦则体现了君主的仁慈与宽宥。

大康六年(公元1080年),正月癸酉,前往鸳鸯泺,继续着皇室的出行与巡视活动。辛卯,耶律乙辛出任知兴中府事,这一人事变动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对兴中府的治理和朝廷局势都会产生影响。

三月庚寅,封皇孙延禧为梁王,任命忠顺军节度使耶律颇德为南院大王,耶律仲禧为南院枢密使,户部使陈毅为参知政事。这些任命对皇室传承和朝廷政务管理意义重大,确立了皇孙的地位,也明确了各官员的职责分工。

夏四月乙卯,在炭山打猎,皇室的狩猎活动不仅是休闲娱乐,也具有军事训练和展示实力的目的。五月壬申,免除平州恢复生产的百姓一年租赋,这一举措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当地经济复苏,体现朝廷对民生的重视。庚寅,因干旱祈雨,命令左右用水相互泼洒,不久后降雨,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通过特殊仪式祈求风调雨顺的传统。

六月戊戌,临时驻扎在纳葛泺。戊申,任命度支使王绩为参知政事,为朝廷决策层增添新力量。庚戌,女真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与交流。

秋七月戊辰,视察市场,了解民间经济状况,这有助于朝廷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癸未,为皇孙梁王延禧设置旗鼓拽剌六人进行卫护,体现对皇孙的重视与保护,关乎皇室传承的安全。甲申,在沙岭打猎。

九月壬寅,祭祀木叶山,这是辽朝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承载着民族信仰和文化传统。己酉,临时驻扎在藕丝淀。

冬十月己未初一,精简同知广德军节度使事,命令奉先军节度使兼管巡警乾、显二州,这一调整旨在优化地方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丁卯,耶律仁杰出任武定军节度使。庚午,参知政事刘诜退休,官员的调动和退休是朝廷人事新陈代谢的正常现象。癸酉,任命陈毅为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绩为同知枢密院事,进一步明确官员职责,保障朝廷机构正常运转。辛巳,回鹘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增进了与远方民族的友好往来。

十一月己丑初一,发生日食,特殊天象在古代备受关注,可能引发社会的各种反应。癸卯,召集群臣议政,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十二月甲子,任命耶律特里底为孟父敞稳。乙丑,任命萧挞不也为北府宰相,耶律世迁掌管北院枢密使事,耶律慎思为同知北院枢密使事。庚午,免除西京流民租赋一年,减轻百姓生活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甲戌,减轻民赋,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丁亥,提前举行正旦礼。戊子,前往混同江,开启新的行程。

大康七年(公元1081年),正月戊申,五国部长前来进贡,展现了辽与周边部落良好的外交关系和朝贡体系。甲寅,女真进贡良马,这种物品的进贡不仅是物资交流,也蕴含着政治与文化的意义。

二月甲子,前往鱼儿泺。

夏五月壬子,临时驻扎在岭西。癸丑,有关部门奏报永清、武清、固安三县发生蝗灾,这对当地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影响百姓生活。甲寅,任命萧挞不也兼任殿前都点检,萧酬斡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兼知枢密院事,重要岗位的人事任命关系到宫廷安全和朝廷政务处理。

六月甲子,下诏每月祭祀观德殿,每年寒食节,各帝在世时的生辰及忌日,前往景宗御容殿致奠,这一系列祭祀活动体现了辽皇室对先辈的敬重和对传统礼仪的遵循。丙寅,阻卜余古赧前来进贡。丁卯,任命翰林学士王言敷为参知政事,封北院宣徽使石笃为漆水郡王,新官员的任命和封王对朝廷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秋七月戊子,前往秋山。丙申,拜谒庆陵。

八月丁卯,在赤山射鹿,加任围场使涅葛为静江军节度使,因射鹿活动而加官,反映出皇室对相关活动及人员的重视。

九月戊子,到达怀州,命令皇后拜谒怀陵。辛卯,到达祖州,命令皇后拜谒祖陵。乙巳,临时驻扎在藕丝淀。

冬十月戊辰,任命惕隐王九为南院大王,夷离毕奚抄只为彰国军节度使,这是朝廷人事的重要调整。

十一月乙酉,下诏每年拿出官钱,赈济各宫分及边境戍守的贫户,体现朝廷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丁亥,前往驸马都尉萧酬斡府第,正饮酒时,宰相梁颖进谏说:“天子不可在人臣家饮酒。”辽道宗随即回宫,这一事件反映了宫廷礼仪和政治规范的重要性。己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辛亥,废除绢帛尺度狭短的禁令,可能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的调整。

十二月丁卯,武定军节度使耶律仁杰因罪削爵为民,体现了朝廷对违法官员的惩处,维护法律尊严和朝廷秩序。辛未,知兴中府事耶律乙辛因罪囚禁于来州,曾经权势显赫的官员获罪被囚,反映出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法律的公正执行。

大康八年(公元1082年),正月甲申,前往混同江。丁酉,铁骊、五国诸长各自进贡地方特产,展示了不同地区与辽的友好交往和物资交流。

二月戊午,前往山榆淀。辛酉,下诏北、南院官员,凡是需要使用驿站的,必须先奏报朝廷。进贡新物以及奏报狱讼,才允许使用驿站,其余情况一律禁止。这一规定旨在规范驿站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己巳,夏国捕获宋将张天一,派遣使者前来献俘,这一事件涉及辽、夏、宋三方关系,可能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影响。壬申,任命耶律颇德为南府宰相兼知北院枢密使,燕哥为惕隐,萧挞不也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重要官职的任命影响着朝廷权力架构和政务处理。

三月庚戌,黄龙府女真部长术乃率领部民归附,朝廷授予官职,赐予印绶,这有利于扩大辽的统治范围,促进民族融合。当月,下诏推行秬黍所定的升斗标准,统一度量衡,对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具有积极意义。

夏四月壬戌,任命耶律世迁为上京留守,上京作为重要城市,这一任命关乎城市的管理与稳定。

六月辛亥初一,临时驻扎在纳葛泺。丙辰,夏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丁巳,任命耶律颇德为北院枢密使,耶律巢哥为南府宰相,刘筠为南院枢密使,萧挞不也兼知北院枢密使事,王绩为汉人行宫都部署,萧酬斡为国舅详稳。乙丑,阻卜长前来进贡。丙子,任命耶律慎思掌管右夷离毕事,这些人事任命明确了各官员职责,保障朝廷机构有序运转。

秋七月甲午,前往秋山。南京连续降雨,沙河泛滥,淹没永清、归义、新城、安次、武清、香河六县,损害庄稼,自然灾害给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九月庚寅,拜谒庆陵。丁未,临时驻扎在藕丝淀。遭遇大风雪,牛马大多死亡,朝廷赐给随从官员以下人员衣物和马匹,体现朝廷对受灾人员的关怀。

冬十月乙卯,下诏让化哥教导梁王延禧,加任金吾卫大将军,重视对皇孙的培养和教育。丙子,拜谒乾陵。

十一月壬午,任命乙室大王萧何葛为南院宣徽使。代理知奚六部大王事图赶为本部大王。

十二月癸丑,任命乌古敌烈统军使耶律马五为北院大王。庚申,将皇后降为惠妃,迁出居住在乾陵,这一事件对宫廷格局和皇后个人命运产生重大影响,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宫廷斗争等原因。

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正月辛巳,前往春水。

夏四月丙午初一,下大雪,平地积雪一丈多,马匹死亡十分之六七,严重的雪灾给畜牧业和百姓生活带来沉重打击。

五月,前往黑岭。

六月己未,临时驻扎在散水原。甲子,任命耶律阿思为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慎思为北院枢密副使。庚午,下诏各路清查脱漏户籍,罪行至死的,予以赦免,这一举措旨在规范户籍管理,同时体现朝廷的宽仁。

闰月丁丑,任命汉人行宫副部署可汗奴为南院大王。戊寅,追谥庶人浚为昭怀太子。丁亥,阻卜前来进贡。己丑,任命知兴中府事邢熙年为汉人行宫都部署,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绩为南院枢密副使,人事调动保障朝廷机构正常运行。

秋七月乙巳,在马尾山打猎。丁巳,拜谒庆陵。癸亥,禁止外官在辖区内放贷取息以及使者住在百姓家中,这一禁令旨在规范官员行为,维护百姓利益。

八月,高丽王徽去世。

九月癸卯初一,发生日食。己酉,在白石山射熊,加任围场使涅葛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己巳,任命高丽王徽之子三韩国公勋代理掌管国事。辛未,五国部长前来进贡。壬申,召集北、南枢密院官员商议政事,共同谋划国家发展。

冬十月丁丑,拜谒观德殿。己卯,南院枢密使刘筠去世。壬辰,混同郡王耶律乙辛图谋逃入宋朝,被诛杀。耶律乙辛的伏诛是朝廷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结果,对朝廷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十一月丙午,进封梁王延禧为燕国王,实行大赦。任命南院宣徽使萧何葛为南府宰相,三司使王经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事。甲寅,下诏让僧善知校对高丽所进献的佛经,然后颁布施行,这一举措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己未,确定各令史、译史升迁的等级,规范官员晋升制度。

十二月丁亥,任命邢熙年掌管南院枢密使事。辛卯,任命王言敷为汉人行宫都部署。高丽三韩国公王勋去世。这一年,在御前录取进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为朝廷选拔人才。

大康十年(公元1084年),正月辛丑初一,前往春水。丙午,重新修建南京奉福寺佛塔,这一宗教建筑的修建体现了对佛教的尊崇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戊辰,前往山榆淀。

二月庚午初一,萌古国派遣使者前来访问,开启了双方交流的新篇章。

三月戊申,远萌古国派遣使者前来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与远方国家的联系。丁巳,命令知制诰王师儒、牌印郎君耶律固教导燕国王延禧,重视对皇室继承人的培养。

夏四月丁丑,女真进贡良马。

五月壬戌,临时驻扎在散水原。乙丑,阻卜前来进贡。丙寅,降低国舅详稳的班位在敞稳之下,这一调整影响了官员的地位和礼仪秩序。

六月壬辰,禁止销毁铜钱制作器具,旨在维护货币流通和经济稳定。

秋七月甲辰,前往黑岭。

九月癸亥,临时驻扎在藕丝淀。

冬十二月乙未,将庆州大安军改名为兴平。当月,决定改明年为大安元年,赦免杂犯死罪以下的罪犯。

大安元年(公元1085年),正月丁酉,辽道宗前往混同江,这是辽皇室春季的传统活动,或许与渔猎、巡视等目的相关,以这种方式开启新一年的征程,也彰显着皇室对自然和民生的关注。癸卯日,王绩掌管南院枢密使事,邢熙年担任中京留守,这两项重要的人事任命对南院的军政事务和中京的治理意义重大,关乎着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戊申日,任命枢密直学士杜公谓为参知政事,为朝廷的决策团队注入新的力量。庚戌日,五国酋长前来进贡良马,这不仅是物资的交流,更体现了五国与辽之间友好的朝贡关系,促进了双方的联系与互动。

二月辛未,前往山榆淀,一路的行程展现出辽道宗对不同地区的巡视与了解,有助于掌握地方情况。

夏四月乙酉,宋神宗赵顼去世,其子赵煦继位,宋朝派使者前来报丧。辽宋之间的政治关系密切,这一消息引发了辽朝廷的一系列反应。辛卯日,辽道宗西行巡视,这一行动可能是既定的行程安排,也可能与宋朝的变故有关,需要进一步观察局势。

六月戊辰,临时驻扎在拖古烈。壬申日,任命王绩为南府宰相,萧挞不也兼知南院枢密使事,这一人事调整改变了朝廷的权力格局,影响着政务的决策与执行。丁丑日,辽朝派遣使者前往宋朝吊祭,以表达对宋朝君主去世的哀悼之情,维护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戊寅日,宋朝派遣王真、甄佑等人送来其先帝的遗物,这是一种特殊的外交礼仪,增进了两国之间的情感交流。

秋七月乙巳,辽朝派遣使者祝贺宋哲宗即位,延续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政治互动。戊午日,在赤山打猎,皇室的打猎活动不仅是休闲娱乐,也是对骑射技能的训练和展示,具有军事和文化的双重意义。

八月丁卯,前往庆州。戊辰日,拜谒庆陵,这是辽皇室表达对先辈敬重和追思的重要仪式,传承着皇室的传统和文化。

冬十月癸亥,临时驻扎在好草淀。戊辰日,夏国王李秉常派遣使者通报其母梁氏的丧事。甲申日,任命萧挞不也为南院枢密使,这一关键职位的任命对南院的军政事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十一月乙未,朝廷下诏:“近来外官因为声誉而晋升品级,但长期得不到调任,百姓深受其害。今后都按照资历进行升迁转任。”这一诏令旨在规范官员的升迁制度,保障百姓利益,促进官场的良性发展。丁酉日,任命南女真详稳萧袍里为北府宰相,进一步完善朝廷的人事架构。辛亥日,史官进呈太祖以下七帝的《实录》,这是对辽朝历史的重要记录和总结,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丙辰日,辽朝派遣使者册封三韩国公王勋的弟弟王运为高丽国王,维护了与高丽之间的宗藩关系。己未日,朝廷下诏僧尼没有缘故不得前往京城,这一规定有助于规范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十二月甲戌,宋朝派遣蔡卞前来答谢辽朝的吊祭,体现了两国之间外交礼仪的互动和友好关系的延续。

大安二年(公元1086年),正月辛卯,辽道宗前往混同江,继续着春季的传统活动。己酉日,五国诸部长前来进贡,加强了双方的友好交流和朝贡体系。癸丑日,召集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诰王师儒等讲解《五经》大义,这一举措表明辽朝重视文化教育,希望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来提升官员的文化素养和治国理政能力。

二月癸酉,临时驻扎在山榆淀。当月,太白星侵犯岁星,在古代,这种特殊的天象往往被视为吉凶的预兆,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局势的种种猜测。

三月乙酉,女真进贡良马,进一步加强了女真与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夏四月戊戌,辽道宗北行巡视。癸丑日,派遣使者加任统军使萧讹都斡为太子太保,裨将老古为金吾卫大将军,萧雅哥为静江军节度使,耶律燕奴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并且赏赐各位军士,这一系列的任命和赏赐旨在激励军队士气,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五月丁巳初一,因为牧马繁殖增多至百万,赏赐群牧官,按照等级进阶,这一举措是对群牧官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乙亥日,临时驻扎在纳葛泺。戊寅日,宰相梁颖出任知兴中府事,这一人事调动对兴中府的治理和朝廷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月,录取进士张毂等二十六人,为朝廷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月丁亥初一,任命左夷离毕耶律坦为惕隐,知枢密院事耶律斡特剌兼知左夷离毕事,这一任命明确了官员的职责,有助于朝廷机构的正常运转。丙申日,阻卜前来朝见,增进了辽与阻卜之间的友好关系。癸卯日,派遣使者巡查各路案件,以确保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的稳定。甲辰日,任命同知南京留守事耶律那也掌管右夷离毕事。乙巳日,阻卜酋长余古赧及爱的前来朝见,辽道宗下诏让燕国王延禧与他们结为朋友,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辽与阻卜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融合。戊申日,任命契丹行宫都部署耶律阿思兼知北院大王事,进一步整合朝廷权力。壬子日,规定高墩以下、县令、录事的兄弟及儿子,都允许叙用,这一政策为更多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

秋七月丁巳,惠妃的母亲燕国夫人削古因为诅咒梁王的事情被发觉,被诛杀,儿子兰陵郡王萧酬斡被除名,安置在边郡,仍然隶属兴圣宫,这一事件反映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戊午日,在沙岭打猎。甲子日,赏赐兴圣、积庆二宫的贫民钱财,体现了朝廷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乙酉日,拿出粮食赈济辽州贫民,帮助百姓度过生活困境。

八月戊子,因为下雪停止打猎,自然天气对皇室活动产生了影响。

九月庚午,返回上京。壬申日,发放粮食赈济上京、中京贫民,缓解百姓的饥荒问题。丙子日,拜谒二仪、五鸾二殿,这是辽皇室的重要仪式,表达对先辈的敬意和对皇室传统的遵循。己卯日,拿出太祖、太宗所使用过的铠仗给燕国王延禧看,告诉他创业征伐的艰难,这是对皇室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希望他能铭记先辈的功绩,珍惜来之不易的统治。辛巳日,召集南府宰相商议国政,共同探讨国家的发展和治理。

冬十月乙酉初一,任命枢密副使窦景庸掌管枢密院事。丙戌日,五国部长前来进贡。丁亥日,因为夏国王李秉常去世,派遣使者下诏让他的儿子李乾顺掌管国事,这一举措维护了辽与夏之间的宗藩关系,保障了地区的政治稳定。

十一月甲戌,为燕国王延禧举行再生礼,特赦上京的囚犯,再生礼是辽皇室的重要仪式,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大赦则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皇室继承人的祝福。戊寅日,高丽派遣使者感谢辽朝的封册,这一外交互动体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癸未日,拿出粮食赈济乾、显、成、懿四州贫民,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困难。

十二月辛卯,任命兰陵郡王萧挞不也为南院枢密使,这一关键职位的再次任命对南院的军政事务管理至关重要。己亥日,夏国王李乾顺派遣使者献上他父亲的遗物,这是一种特殊的外交礼仪,表达了对辽朝的尊重和友好。

大安三年(公元1087年),正月乙卯,辽道宗前往鱼儿泺。甲戌日,拿出钱和粮食赈济南京贫民,并且免除他们的租赋,这一举措旨在缓解南京地区百姓的生活困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己卯日,下大雪,恶劣的天气可能对百姓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月丙戌,发放粮食赈济中京的饥荒。甲辰日,因为百姓大多流离失所,废除安泊逃户征偿法,这一政策的调整体现了朝廷对民生的关注,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三月乙卯,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朝贡关系。己未日,免除锦州贫民一年的租税,帮助锦州百姓度过经济困难时期。甲戌日,像免除锦州贫民租税一样,免除上京贫民的租税,让上京百姓也能得到实惠。庚辰日,女真进贡良马,这是女真与辽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夏四月戊子,赏赐中京贫民布帛,并且免除各路贡输的一半,这一举措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体现了朝廷对百姓的关怀。丙申日,赏赐隈乌古部贫民布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百姓改善生活。庚子日,前往凉陉。甲辰日,南府宰相王绩去世,这一事件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乙巳日,朝廷下诏拿出户部司的粮食,赈济各路流民以及义州的饥荒,积极应对社会的民生问题。

五月庚申,海云寺进献济民钱千万,这体现了宗教机构在社会救助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各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秋七月丙辰,在黑岭打猎。丁巳日,拿出各种布帛赏赐兴圣宫贫民,体现了朝廷对皇室宫分中弱势群体的关怀。庚午日,下大雨,停止打猎,自然天气再次影响了皇室的活动。丁丑日,秦越国王阿琏去世,这是皇室的重大事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丧葬仪式和政治反应。

九月乙亥,临时驻扎在匣鲁金。

冬十月庚辰,任命参知政事王经为三司使,这一任命对朝廷的财政管理和经济事务有着重要影响。壬辰日,停止节度使以下官员进献珍玩,这一举措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奢靡之风,规范官员的行为。癸卯日,追封秦越国王阿琏为秦魏国王,这是对去世皇室成员的一种追封和纪念。

十一月甲寅,任命惕隐耶律坦同知南京留守事,辽兴军节度使耶律王九为南府宰相,这一人事调整有助于完善朝廷的管理架构,保障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十二月己卯初一,任命枢密直学士吕嗣立为参知政事,为朝廷的决策团队增添新成员。

大安四年(公元1088年),正月庚戌,辽道宗前往混同江。甲寅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在古代,这种特殊的天象被视为异常现象,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局势的担忧。甲子日,五国部长前来进贡。庚午日,免除上京逃亡及贫户的税赋,这一政策旨在减轻上京地区百姓的负担,促进社会的稳定。甲戌日,因为上京、南京发生饥荒,允许良人自行卖身,这是在饥荒时期采取的一种无奈之举,以解决百姓的生存问题。丁丑日,特赦西京的役徒,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民生的关注。

二月己丑,前往鱼儿泺。甲午日,特赦春州的役徒,终身服役的都减免五年,这一举措减轻了役徒的负担,体现了朝廷的人道主义关怀。己亥日,前往春州。赦免泰州的役徒,继续对受灾地区的役徒进行赦免。

三月己丑,免除高丽每年的进贡,这一政策调整体现了辽对高丽的友好态度,也可能是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己巳日,赈济上京以及平、锦、来三州的饥荒,积极应对地区性的自然灾害和民生问题。

夏四月己卯,赈济苏、吉、复、渌、铁五州的贫民,并且免除他们的租税,帮助这些地区的百姓度过难关。甲申日,赈济庆州贫民。乙酉日,减少各路常规进贡的服御物品,这一举措旨在减轻百姓的负担,体现了朝廷对民生的关注。丁酉日,确立入粟补官法,这一政策为百姓提供了一种新的入仕途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朝廷的粮食储备问题。癸卯日,西行巡视。召集枢密直学士耶律俨讲解《尚书·洪范》,这一举措表明辽朝重视文化教育和治国理政的思想传承。

五月辛亥,命令燕国王延禧抄写《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对皇室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希望他能从经典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乙卯日,赈济祖州贫民。丁巳日,朝廷下诏免除役徒,终身服役的减免五年,继续减轻役徒的负担。己未日,赈济春州贫民。丙寅日,禁止私自引水侵犯农田,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农业生产秩序,保障农民的利益。

六月庚辰,临时驻扎在散水原。丁亥日,命令燕国王延禧掌管中丞司事,任命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聂里掌管右夷离毕,知右夷离毕事耶律那也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这一任命旨在培养燕国王延禧的政治能力,同时也调整了朝廷的权力架构。庚寅日,北院枢密使耶律颇德退休,这一事件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秋七月戊申,特赦奉圣州的役徒,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民生的关注。丙辰日,派遣使者册封李乾顺为夏国王,维护了辽与夏之间的宗藩关系。庚申日,前往秋山。己巳日,禁止钱币出境,这一政策旨在维护国内的货币流通和经济稳定。

八月庚辰,有关部门奏报宛平、永清的蝗虫被飞鸟吃掉,这一自然现象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庚寅日,拜谒庆陵。

冬十月丁丑,在辽水之滨打猎。己卯日,临时驻扎在藕丝淀。癸未日,免除百姓所贷的官粟,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己丑日,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阿思被封为漆水郡王,这是对他的一种赏赐和肯定。癸巳日,任命乙室大王耶律敌烈掌管西北路招讨使事,代理知西北路招讨使事萧朽哥掌管乙室大王事,这一人事调整有助于加强西北边境的管理和防御。壬寅日,朝廷下诏各部长官亲自审讯狱讼,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地方司法管理,确保司法公正。

十一月庚申,兴中府百姓张化法因为父兄犯盗应当抵罪,请求代替,父兄都被赦免,这一事件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朝廷的仁慈。

十二月戊寅,南府宰相耶律王九退休,这一事件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癸未日,任命孟父敞稳耶律慎思为中京留守,这一任命对中京的治理和稳定至关重要。

闰十二月癸卯初一,提前举行正旦礼。丙午日,前往混同江。

大安五年(公元1089年),正月癸未,辽道宗前往鱼儿泺。甲午日,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朝贡关系。

三月癸酉,朝廷下诏析津、大定二府精心选拔举人上报,并且诏谕学者,应当穷究经典,明白道理,这一举措旨在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才选拔,提升国家的文化素养和治理能力。

夏四月甲辰,任命知奚六部大王事涅葛为本部大王,这一任命有助于奚六部的管理和发展。壬子日,在北山打猎。甲子日,因为连绵大雨,停止打猎,自然天气再次影响了皇室的活动。

五月丁亥,临时驻扎在赤勒岭。己丑日,任命阻卜磨古斯为诸部长,这一任命对阻卜地区的管理和辽与阻卜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癸巳日,回鹘派遣使者进贡良马,加强了回鹘与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己亥日,任命同知南府枢密使事耶律那也掌管右夷离毕事,左祗候郎君班详稳耶律涅里掌管北院大王事,这一人事调整有助于朝廷权力的平衡和政务的处理。

六月甲寅,夏国派遣使者前来感谢辽朝的封册,这一外交互动体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壬戌日,任命参知政事王言敷为枢密副使,前枢密副使贾士勋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这一任命调整了朝廷的决策团队,影响着政务的决策和执行。

秋七月庚午,在沙岭打猎。

九月辛卯,派遣使者送给宋朝鹿脯,这一外交举动有助于增进辽宋之间的友好关系。壬辰日,临时驻扎在藕丝淀。

冬十月乙巳,因为新定的法令过于繁杂,重新实行旧法,这一政策调整旨在优化法律体系,提高司法效率。庚申日,任命辽兴军节度使何葛为乙室大王,这一任命对乙室部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十一月丁卯初一,燕国王延禧生子,朝廷实行大赦,妃嫔的族属按照等级进爵,这一事件是皇室的喜事,大赦和进爵体现了朝廷的喜悦和对皇室成员的祝福。

大安六年(公元1090年),正月,辽道宗前往混同江,开展春季例行活动,这一传统活动承载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方面意义,或许是借此巡视边疆,了解民生,也可能与渔猎传统有关,以开启新一年的征程。二月辛丑,临时驻扎在双山,这一路行程让辽道宗能更深入地了解地方情况,加强对各地的掌控。三月辛未,女真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这种定期的朝贡不仅是物资的交换,更是双方政治关系紧密的体现,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与联系。

夏四月丁酉,东北路统军司设立掌法官,这一举措旨在完善军事司法体系,确保军队纪律和秩序,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管理水平。庚子,任命同知南院枢密使事耶律吐朵掌管左夷离毕事,通过人事调动优化朝廷政务管理架构,使各部门能更高效地履行职责。五月壬辰,临时驻扎在散水原,继续着皇室的巡视活动。六月甲辰,派遣使者判决五京的囚犯案件,这一行动体现了朝廷对司法公正的重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

秋七月丙子,前往黑岭。这里的狩猎活动既能锻炼皇室成员和军队的骑射能力,又带有展示武力的意味。冬十月丁酉,临时驻扎在藕丝淀。十一月壬戌,高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巩固了辽与高丽之间的宗藩关系,促进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己巳,任命南府宰相窦景庸为武定军节度使,这次职位变动或许是出于对其能力的考量,也可能是为了平衡地方与中央的权力布局。这一年,录取进士文充等七十二人,为朝廷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安七年(公元1091年),正月壬戌,辽道宗前往混同江,延续春季出行的传统。二月己亥,临时驻扎在鱼儿泺。壬寅,朝廷下诏赐给渭州贫民耕牛、布绢,这一举措旨在帮助贫困百姓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活状况,体现了朝廷对民生的关怀。三月丙戌,临时驻扎在黑龙江,这一区域对于辽朝的边防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辽道宗的驻跸有助于加强对该地区的管控。

夏四月丙戌,任命汉人行宫副部署耶律谷欲掌管乙室大王事,这一任命有助于协调汉人与乙室部之间的事务,促进民族融合和地区稳定。五月己未初一,发生日食,在古代,日食被视为特殊天象,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和社会局势的种种猜测,也会促使统治者反思施政得失。六月甲午,临时驻扎在赤勒岭。己亥,倒塌岭人进献古鼎,鼎上刻有“万岁永为宝用”的文字,这一事件或许被视为祥瑞之兆,给朝廷带来某种心理上的鼓舞。辛丑,回鹘派遣使者进贡地方特产,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癸卯,任命代理知东京留守萧陶隗为契丹行宫都部署,这一关键职位的任命关系到宫廷事务的管理和皇室的安全。丁未,端拱殿门发生火灾,这一突发事件不仅造成了物质损失,还可能引发宫廷内部的秩序调整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加强。

秋七月戊午初一,回鹘再次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异物,辽朝没有接纳,但给予丰厚赏赐后将使者送回,这一外交举动既体现了辽朝的大国风范,又维持了与回鹘之间的友好关系。八月庚寅,因为连绵大雨,停止打猎,自然天气对皇室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壬寅,前往庆州,拜谒庆陵,表达对先辈的追思和敬意,传承皇室的传统和文化。九月丙申,返回上京。己亥,日本国派遣郑元、郑心及僧应范等二十八人前来进贡,这标志着辽与日本之间建立了正式的外交联系,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冬十月辛巳,任命燕国王延禧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北南院枢密使事,这一任命确立了燕国王延禧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为其日后继承皇位做准备。十一月庚子,前往藕丝淀。甲子,遥望祭祀木叶山,木叶山是辽朝重要的祭祀圣地,这一活动体现了辽朝对民族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尊崇。

大安八年(公元1092年),正月乙酉,前往山榆淀。乙未,阻卜诸长前来归降,这一事件增强了辽朝的势力范围,促进了民族融合,也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三月己亥,临时驻扎在挞里舍淀。丁未,特赦中京、蔚州的役徒,体现了朝廷的仁慈和对民生的关怀,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夏四月乙卯,阻卜长前来进贡,表明双方关系进一步巩固。丁丑,在西山打猎。惕德酋长胡里只前来归附,这扩大了辽朝的统治范围,丰富了民族构成。五月甲辰,临时驻扎在赤勒岭。六月乙丑,夏国受到宋朝侵犯,派遣使者前来请求援助,这一事件涉及辽、夏、宋三方的政治关系,辽朝的决策将对地区局势产生重要影响。

秋七月丁亥,在沙岭打猎。九月乙巳,临时驻扎在藕丝淀。丁未,日本国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冬十月庚戌初一,派遣使者送给宋朝鹿脯,这一外交举动有助于增进辽宋之间的友好关系,维持地区和平稳定。丙辰,赈济西北路饥荒,体现了朝廷对受灾地区百姓的关心,帮助他们度过生活困境。辛酉,阻卜磨古斯杀死金吾吐古斯后叛乱,朝廷派遣奚六部秃里耶律郭三征发各蕃部兵进行讨伐,这一叛乱事件威胁到辽朝的边境安全和统治稳定,辽朝迅速采取军事行动以平叛。壬申,南府宰相王经去世,这一事件对朝廷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影响,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人事调整。戊寅,任命左夷离毕耶律涅里为彰圣军节度使,这一人事调动旨在优化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十一月戊子,任命枢密副使王是敦兼知枢密院事,代理参知政事韩资让为参知政事,汉人行宫都部署奚回离保掌管奚六部大王事,这些人事任命有助于完善朝廷的管理架构,确保政务的顺利开展。丁酉,因为通州积水损害庄稼,派遣使者进行赈济,体现了朝廷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的关注。戊申,北院大王合鲁去世,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北院事务的调整和新的人事任命。这一年,录取进士冠尊文等五十三人,为朝廷选拔了新的人才。

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正月庚辰,辽道宗前往混同江。二月,磨古斯前来侵犯,这使得辽朝边境局势紧张,辽朝面临着军事防御的压力。三月,西北路招讨使耶律阿鲁扫古追击磨古斯返回,都监萧张九遭遇贼军,交战失利,二室韦、拽剌、北王府、特满群牧、宫分等军大多沦陷,这一军事失利对辽朝的边防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重新调整军事部署。

夏四月乙卯,兴中府降下甘露,朝廷派遣使者祭祀佛祖、供养僧人,在古代,甘露被视为祥瑞之兆,这一行为体现了朝廷对宗教的尊崇和借助宗教力量祈求国运昌盛的心理。癸酉,在西山打猎。六月丁未初一,临时驻扎在散水原。庚申,任命辽兴军节度使荣哥为南院大王,知左夷离毕事耶律吐朵为左夷离毕,通过人事调整优化朝廷管理架构,提升政务处理效率。

秋七月辛卯,前往黑岭。壬寅,派遣使者赐给高丽羊,这一外交举动有助于加强辽与高丽之间的友好关系。九月癸卯,赈济西北路贫民,体现了朝廷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维护社会稳定。冬十月庚戌,有关部门奏报磨古斯前往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挞不也处假装投降,随后乘虚来袭,耶律挞不也战死。阻卜乌古札叛乱,达里底、拔思母一同侵犯倒塌岭,这一系列叛乱事件严重威胁到辽朝的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壬子,派遣使者登记诸路兵马,为应对叛乱做军事准备。癸丑,任命南院大王特末同知南京留守事,命令郑家奴率兵前往救援倒塌岭,加强对叛乱地区的军事防御。甲寅,临时驻扎在藕丝淀,任命左夷离毕耶律秃朵、围场都管撒八同为西北路行军都监,负责指挥平叛军事行动。乙卯,朝廷下诏拨给乌古部三千匹马,以增强其军事力量,协助平叛。丙辰,有关部门奏报阻卜长辖底劫掠西路群牧,这进一步加剧了边境的混乱局势。丁巳,赈济西北路贫民,在战乱时期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己未,燕国王延禧生子,朝廷实行大赦,妃嫔的族属都晋升品级,这一喜事给朝廷带来了欢乐气氛,大赦也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皇室新成员的祝福。壬戌,任命枢密直学士赵廷睦为参知政事兼同知南院枢密使事,为朝廷决策层增添新力量。癸亥,乌古敌烈统军使萧朽哥奏报征讨阻卜等部取得胜利,这一捷报缓解了辽朝边境的紧张局势,增强了朝廷的威望。甲子,宋朝派遣使者告知其母后曹氏的丧事,辽朝随即派遣使者前往吊祭,这一外交礼仪体现了辽宋之间的友好关系。己巳,朝廷下诏广泛储备物资,以防备水旱灾害,这一举措旨在保障民生,增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十一月辛巳,特抹等奏报征讨阻卜取得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辽朝在边境地区的统治。十二月丙辰,宋朝派遣使者送来其母后遗留的物品,这一外交互动延续了辽宋之间的友好关系。

大安十年(公元1094年),正月,辽道宗前往春水。癸未,惕德前来进贡,这体现了双方的友好关系和朝贡体系的延续。戊子,乌古紥等人前来归降,但达里底、拔思母二部前来侵犯,四捷军都监特抹战死,这一复杂的局势考验着辽朝的军事应对能力。二月甲辰,因为击破阻卜,赏赐有功者,这一举措旨在激励将士,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丙午,西南面招讨司奏报征讨拔思母取得胜利,增强了辽朝在西南边境的军事优势。癸丑,排雅、仆里、同葛、虎骨、仆果等人前来归降,但达里底再次前来侵犯,边境局势依然不稳定。

三月壬申初一,发生日食,这一特殊天象在古代备受关注,可能引发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政治局势的反思。山北路副部署萧阿鲁带奏报征讨达里底取得胜利,稳定了山北路的局势。夏四月壬寅初一,惕德萌得斯、老古得等各自率领所部前来归附,朝廷下诏恢复他们的旧地,这一举措有助于安抚归附部落,促进民族融合和边境稳定。甲辰,临时驻扎在春州北平淀。丙午,乌古部节度使耶律陈家奴奏报征讨茶紥剌取得胜利,进一步巩固了辽朝在乌古部地区的统治。庚戌,任命知北院枢密使事耶律斡特剌为都统,夷离毕耶律秃朵为副统,龙虎卫上将军耶律胡吕为都监,征讨磨古斯,派遣积庆宫使萧虬里监战,这一军事部署旨在集中力量平定磨古斯的叛乱,恢复边境安宁。辛亥,朽哥奏报颇里八部前来侵犯,被击败,展示了辽朝军队的战斗力和防御能力。己巳,免除玉田、密云流民一年的租赋,这一政策有助于缓解流民的生活困境,促进社会稳定。闰月庚子,赐给西北路贫民钱财,体现了朝廷对受灾地区百姓的关怀。达里底、拔思母二部前来归降,边境局势有所缓和。

五月甲辰,临时驻扎在赤勒岭。甲寅,征集马匹,为军事行动和边防防御做准备。戊午,西北路招讨司奏报敌烈等部前来侵犯,统军司出兵交战失利,招讨司派兵击破敌军,但敦睦宫太师耶律爱奴及其子战死,这一事件反映了边境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辛酉,任命知国舅详稳事萧阿烈同领西北路行军事,加强对西北路军事行动的领导。六月辛未,宋朝派遣使者前来感谢辽朝的吊祭,这一外交互动体现了辽宋之间的友好关系。乙酉,乌古敌烈统军使朽哥有罪,被除名,这一处罚旨在整肃军队纪律,加强军事管理。丙戌,和烈葛等部前来访问,促进了辽与其他部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癸巳,惕德前来进贡。己亥,禁止边民与蕃部通婚,这一政策可能是出于维护民族文化和社会秩序的考虑。这一年夏天,高丽国王运去世,其子王昱派遣使者前来告知,辽朝随即派遣使者前去赠送财物助办丧事,这一外交举动体现了辽与高丽之间的宗藩情谊。

秋七月庚子初一,在赤山打猎。当月,阻卜等侵犯倒塌岭,抢走西路群牧的所有马匹,东北路统军使耶律石柳率兵追击,全部夺回被掠走的马匹后返回,这一行动成功保卫了辽朝的财产安全,提升了军队的威望。九月己未,任命南院大王特末为南院枢密使,这一关键职位的任命将对南院的军政事务产生重要影响。甲子,敌烈诸酋前来归降,朝廷赦免他们的罪行,这一举措有助于缓和矛盾,促进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当月,斡特剌击破磨古斯,这一重大胜利基本平定了磨古斯的叛乱,恢复了边境的安宁。冬十月丙子,临时驻扎在藕丝淀。壬午,山北路副部署萧阿鲁带因为征讨达里底的功劳,加任左金吾卫上将军,这是对其战功的肯定和奖励。癸巳,西北路统军司捕获阻卜长拍撒葛、蒲鲁等人前来献上,这一成果进一步巩固了辽朝在边境地区的统治。十一月乙巳,惕德铜刮、阻卜的烈等人前来归降。达里底及拔思母等再次前来侵犯,山北副部署阿鲁带击败他们,维护了边境的安全。十二月癸酉,三河县百姓孙宾及其妻子都年满百岁,朝廷免除其家的赋税徭役,这一举措体现了朝廷对长寿老人的敬重和对民生的关怀。甲戌,任命参知政事赵廷睦兼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王师儒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这一任命有助于完善朝廷的决策和管理架构。己卯,朝廷下诏记录西北路有功将士以及战死之人,赠给官职,这一举措旨在表彰他们的功绩,激励更多人为国效力。乙酉,朝廷下诏改明年年号,减轻杂犯死罪以下的刑罚,并且免除贫民的租赋,新的年号象征着新的开始,减轻刑罚和免除租赋体现了君主的仁慈和对民生的关注。戊子,西北路统军司奏报征讨磨古斯取得胜利,标志着这场持续的叛乱被彻底平定,辽朝边境恢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