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线索

“大头哥,是我,铁柱。”

一个憨厚淳朴但又有点急促的声音在门外响起,白玥安轻声问了一句,“这人能信吗?”

李大头点点头,“铁柱还是那个铁柱。”

铁柱一进屋,马上看向外面,然后非要借李大头平时睡觉的那个地方说些事情。李大头也不知道铁柱在做什么,但看他这急躁的模样,他觉得此事应该很重要,所以让铁柱过去了。

睡觉的地方就是一张床,但床附近并没有什么窗户,外面监视的两个人倒也没办法看到屋内的情况。

铁柱从衣服内侧拿出一封信来,“我也不识字,但村里的先生在被精怪盯上前给我的。他之前查过一次,然后就疯疯癫癫了。大头哥,我知道这几个人是郎中,有大学问的,这封信他们能看懂。还有,我想求你们,能不能帮忙救救我媳妇儿,她前几日上书摘果子的时候也不知道看见了什么,回来就一直念叨着怪话。”

韩大人接过信,信的字体古朴苍劲,看得出来写这封信的人学问不会差。这个人自称自己是李家庄人,曾做过里正,有个儿子在距此地一百里外的菏泽县做县令。这位李先生说村子里的怪事不是精怪杀人,他暗中跟踪过这些人,发现他们都是东凌人,同时在山上的一处山洞里密谋着什么事情。他没有办法进到那个山洞,但有不少东凌人在那个山洞进进出出的,还有大夏人也在那进出。这些人虽穿着布衣,但看得出来,都是行伍之人。

韩大人看着信,心中一惊。他虽说接了镇国公府的信函,知道此事与东凌有关,但看见信里说山洞里有行伍之人进进出出时,心理还是有些震惊的。东凌这是在大夏的眼皮子底下钉入了一颗钉子。

萧瑾明看完信后眉头一直紧着,他隐隐感觉,东凌这件事绝不是勾结叶家谋反这么简单。东凌想要的,应该是大夏。

“今晚咱去看看情况。先去看看铁柱的媳妇儿吧。”萧瑾明沉声说着,韩大人立刻背上东西跟着铁柱过去。

铁柱家里,他的媳妇儿此时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蘸了点水,在地上画着一些看不懂的画面。当门发出吱呀一声时,铁柱媳妇儿立刻捂着耳朵大叫起来。

白玥安以她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心理学知识判断,铁柱媳妇儿应该是创伤后应激了。她又发出了一些其他的声音,铁柱媳妇儿并没有发狂大叫。只有当门被推开,发出吱呀的声音时,她才崩溃。

白玥安问了问铁柱,他媳妇儿当时上山去了哪里。铁柱大概指了个地方,离那位李先生留下的信里提及的山洞不太远。

“别怕,别怕,你画的是什么啊?能和我说说吗?”白玥安蹲在铁柱媳妇儿身边,柔声问着。铁柱媳妇儿愣愣地抬起头,眼神呆呆地看着白玥安。

白玥安笑得温柔,眼神也变得柔和,不像方才那般带着探究和凌厉之色。

“我看你的画很好看,能告诉我画的什么吗?”白玥安模仿着前世接触过的心理医生的问话方式,努力引导着她说出来。

“额,人。”铁柱媳妇儿说出两个字,又用枝条在地上画了一道,“歪。”

白玥安在简短的三个字及地上的图画里,大概拼凑了一个故事,轻声问着,“这个人把这个人的手和腿都扭断了。”

铁柱媳妇儿点点头,然后画了一个山洞,“人,人,人。”

“你是说山洞里都是人。”

她又画了几个类似火柴人一样的人,每个人叠在一起放着。

白玥安似乎明白了,但没说出来,只是握着铁柱媳妇儿的手,“别怕别怕,你安全了,你现在在家里。没事的,没事的。”

“家里。”她念叨的着这两个字,嘴唇颤抖,战战巍巍起身,刚起来就直接晕了过去。铁柱见状,立刻冲过去接住媳妇儿,将人放到床上。

韩大人搭了一下铁柱媳妇儿的脉象,虽说还有点虚弱,但也好了不少。

“你夫人没事了。只是经此一事后,她可能不太愿意多说话了。”

听见媳妇儿没事了,铁柱脸上都笑成了花。没事就行,不愿意说话就不说,少说话总比人疯疯癫癫的强。

韩大人又本着最为简单取用到药的法则,开了一个疏解心郁的方子,叮嘱铁柱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坚持服用三个月会好的。

铁柱径直给韩大人叩头,多谢韩大人救了他媳妇儿。

韩大人摆摆手,带着萧瑾明等人走了。

入夜,白玥安萧瑾明和魏风华悄悄躲到一棵树上,看着村子里这些东凌暗探的动向。此刻山里很清净,静得连风吹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家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时家家户户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一个院子的门开了,几个暗探出了那个院子后往山上去了。

另一个院子的门也开了,暗探出来往山上去,村子里还有几个暗探也是如此操作。

白玥安几人悄悄跟着,发现暗探并没有去所谓的山洞,而是往藏在山腰处的一个院落去了。

院落里灯火通明,主院甚至发出夜明珠照耀下柔和的光。借着这些光线,能看见院子里的雕梁画栋,精致无比。

院子守备森严,几人并没有选择贸然潜进去,而是等守卫换班的间隙,才溜了进去。

魏风华打晕了几个侍奉的小厮和婢女,扒了他们的衣服后,三天换上,拿着茶水走去了主院。

方才看见的从村子里出来的几个暗探正跪在主院的院子里,他们面前的房子散发出阵阵龙涎香的味道。

三人跳到主院正堂屋顶上,掀开瓦片看了一眼。屋子里的侍女正在一位嬷嬷的指挥下布置着东西,看陈设,应该是权贵人家方能用的。

看起来,这个院子的主人似乎并不是经常在此处。但今晚,应该能等到主人前来。

院外传来一阵热闹声,一顶做工繁复的轿子抬了进来,当轿帘掀开那一刻,几个人有些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