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李定国的打算
- 明末:都99岁了还得造反保命?
- 红尘本无仙
- 2160字
- 2025-04-14 19:16:15
黄光明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敌人却正在忙着跑路。
杜兰和卓布泰两人,带着部队连夜撤出了昆明城。
随后他们又赶到了嵩明那边。
而在嵩明那边的吴三桂他们,得知建奴开始撤退了。
吴三桂立刻带着人马跑路。
所以当杜兰和卓布泰,带着人们赶到嵩明的时候,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杜兰和卓布泰心里面有气。
恨不得追上去狠狠的收拾吴三桂一顿。
但是他们却没办法追上去。
因为他们撤退的时候太匆忙,导致很多兵马都没有及时跟上。
他们需要在嵩明地区停留一下,尽量把兵马给收拢起来。
分散驻扎在其他地方的建奴,杜兰和卓布泰他们就顾不上了。
不过在嵩明地区停留下来之后,他们发现黄家军并没有追击。
这让杜兰和卓布泰松了一口气。
随后这两天黄家军也没有动静。
杜兰和卓布泰却没敢多做停留。
他们到达嵩明地区的第2天早上,就带着兵马赶紧跑路了。
黄光明却对此不闻不问。
根本就没有搭理逃跑的建奴……
……
三天之后的考试如期举行。
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倒是比较多,总共有300多人。
黄光明带着太起向和李俊成他们,一天的时间就把试卷全部批改出来。
最终录用了100人。
又从中挑选了几个人才。
王万兵担任后勤科的科长,陈忠跃担户籍科的科长,
刘义峰担任税务科长,马中渊担任治安科长,赵兴仁为工程科的科长。
出自黄家村的另有两个读书人也被重用了,黄立志担任教育科的科长,黄立成担任立科的科长。
黄光明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六部制来组建班底。
而是在六部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部门。
加上之前成立的4个部门,现在已经初步组建成十一个部门了。
这些部门全部都由黄家文来统管。
随后就让他们按照各自的职务与职责,去做好相关的工作。
并且这次考试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为向导,直接就对教育内容进行改革。
这个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担心。
但是面对强势的黄光明和黄家军,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黄立兴和朱华平他们则是抓紧招兵,并抓紧训练部队。
而黄光明自己还要培训手下的将领。
所有小队长及以上的人员,白天要忙碌各种事务。
到了晚上就跟着黄光明读书识字,并且还要学习各种兵法。
最简单的就是三十六计了。
手下的指战员识字量有限,黄光明就让读书人来带着他们不断朗读,还要想办法能够背诵才行。
所以在入主昆明城之后,他们并没有急着对外扩张。
主要是先搞内部建设工作。
还有就是黄家军这个称号已经不合适了。
得另外想一个合适的称号才行……
……
滇西大理方向。
李定国和沐天波他们。
上一次分头带兵出击,顺利的拿下了两座县城。
敌人根本没有对他们进行反攻,而是步步后退。
这让李定国他们更加确信,昆明地区肯定是出大事了,否则敌人不会是这个样子。
既然敌人采取了防守和收缩防线的策略。
李定国和沐天波他们当然不会错过反攻的好机会。
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
他们麾下的兵力向着祥云地区集聚,李定国在宾川只留下了两千人。
随后他就带着部队退回了大理城。
依然还是孙传庭留守大理城。
李定国短暂的休整了一下,带着他挥下了1万多名老兵,再加上2万多人的新兵。
总共4万兵力赶往祥云县。
沐天波在收复祥云县之后,也在当地招募了一些兵力。
当他们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的时候,总兵力就达到了五万六千多人。
这就是打了胜仗的好处。
不但可以缴获各种兵器装备和粮食物资,还可以重振他们的声威,这样子就会有很多人愿意投奔他们,愿意加入他们的队伍。
随后沐天波出兵打下了附近的弥渡。
快速稳固了他们在祥云地区的统治。
之后留下5000人守着祥云地区。
李定国和沐天波一起率军出发,势如破竹的杀向姚安和牟定地区。
直接威胁到了楚雄的安全。
随后他们向着楚雄城进军,并把周边地区都给清扫了一遍。
正当双方要展开大战的时候。
驻守在楚雄城的建奴直接跑路了,绿营兵则是大部分都向李定国他们投降了。
这下子李定国他们的声威进一步增强,并且又增加了两三万人的兵力。
同时他们也得知了昆明这边的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他们开心起来,反而让他们心头更加沉重。
因为能够把满清大军打跑的队伍,战斗力肯定更加的强大。
偏偏这支队伍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李定国问道:“沐国公,这支突然冒出来的队伍,本身就是春城附近的本地人,你对此怎么看?”
沐天波摇了摇头:“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他们起兵于澄江府城附近的黄家营,而且骨干成员就是黄家营的人,可那里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子而已。
不论是带头的黄光明还是其他的人,在他们起兵之前,可以说是全都寂寂无名。所以我对他们也不了解,现在只能先派人过去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李定国叹道:“唉!说来都是我等无能,才会让满清鞑子到处肆虐,逼得这些人根本没有活路,只能选择起兵造反。
所以他们心里对朝廷有所不满,这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他们自称黄家军,根本没打出大明的旗号,在收复了昆明城之后也没有派人跟我们联系,这就已经能说明他们的态度了!”
沐天波听得点点头:“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我相信他们应该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如果他们不愿意归顺朝廷,甚至连合作都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那么他们就是在夹缝中求存了,满清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们,然后跟在皇上身边的那些文官,恐怕也不会允许他们另立山头!”
李定国:“问题是他们已经另立山头了,并且还在昆明举行了一场考试,以此来招募人才,收买读心的人的人心。
由此可见他们不是一般的农民起义军,我们想到的这一切,对方肯定都想到了,总不能真的派兵过去攻打他们吧?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抗清势力啊!”
李定国的意思是不打算跟黄家军开战。
那就只能想办法拉拢或者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