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法则:不卷不焦虑,做更多对你重要的事
- (英)阿里·阿布达尔
- 1787字
- 2025-04-09 19:19:53
引言
“圣诞快乐,阿里!千万不要治死哪个病人哈。”我的指导医生跟我说完这些话,就轻松地挂了电话。现在只留下我一个人处理整个病房的事务了。彼时的我刚刚取得初级医师资格,作为一名职场菜鸟,三周前我犯了一个大错:忘记填写休假申请表了。现在可倒好,别人在过圣诞节,我却一个人在管理整个病房。
事情一开始就不顺,而且很快变得更糟。我一到医院,就需要处理一大堆让人头疼的事情:写病历,写诊断书,处理那些稀奇古怪的影像检查申请单。说实话,让放射科住院医生来处理这些工作,真不比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来做好到哪儿去。几分钟后,我就接到当天第一个紧急病例:一名50多岁的男子因严重的心脏停搏晕倒在地。接着护士告诉我,还有一位病人需要马上人工清肠(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那是上午10:30。我环顾了一下整个病区。A走廊,护士珍妮斯臂弯里抱着一大堆静脉输液管和病人用药表,急匆匆地来回奔跑;B走廊,一位倔强的老年病人大声嚷嚷着要找到他那副放错地方的假牙;C走廊,一位从急诊区跑出来的醉鬼在那儿大喊着:“奥利芙!奥利芙!”(我一直都不知道奥利芙是谁。)每一分钟,都有人向我提出新的要求:“阿里医生,约翰逊女士发烧了,您能快来检查一下吗?”“阿里医生,辛格先生的钾升高了,您能帮忙处理一下吗?”
我很快便发现自己有点恐慌。医学院可没教我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一名很高效的学生。每当遇到挑战,我都采用一个简单的策略:加倍努力。靠着努力,我7年前如愿考上医学院,还在学术期刊发表了一些论文,甚至还在上学期间完成一次创业。我所知道的唯一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艰苦训练,而且它总能奏效。
而现在,我的方法不管用了。自从几个月前当上医生以来,我就觉得自己像在溺水一样。即使我工作到深夜,也无法看完我需要看的病人,也无法写完我必须写的文件。我的心情很糟糕:我是那么喜欢我所接受的医学训练,但是实际工作却让我非常沮丧,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会操作失误治死某个病人。我放弃了睡觉,不和朋友交往,就连家人也不怎么联系。我加倍努力地工作。
现在却变成这样。在圣诞节这天,我得独自管理病房,这个任务肯定完不成了。
最糟糕的是,我不小心把一盘子医疗用品掉到地上,油毡地板上到处散落着注射器。我低头绝望地看着湿漉漉的工作服,意识到我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否则,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梦想就会化为泡影。
我摘下听诊器,抓起一个肉馅饼,打开笔记本电脑。我曾经是那么高效。难道我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上医学院的第一年,我曾痴迷于研究效率[1]的秘密。我通宵达旦地研究了数以百计的关于如何获得最佳工作效率的文章、博客和视频,并做了大量笔记。我发现所有大师都强调了刻苦训练的重要性。经常有人引用穆罕默德·阿里的一句话:“我讨厌训练的每一分钟,但我对自己说:‘不要放弃。现在吃苦,今后你就是冠军。’”
圣诞节后的节礼日那天,我熬夜研究之前那些笔记。我在想,是不是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我是不是需要重新找回之前的工作热情?但是第二天我回到工作岗位,决心付出更多时,我发现结果并无两样。尽管我在病房里工作到午夜,尽管我在上厕所的时候还默默背诵了穆罕默德·阿里的话,但我并没有更快地写完那些文件。我的病人面对的依然是一个疲惫不堪且无效率的阿里。我也一点没有感受到圣诞节该有的快乐。
在这最艰难的一天结束时,我感觉自己完全被淹没了。突然,我的脑子里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我年老的导师巴克利博士的一句至理名言:“当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不起作用时,那你就要怀疑诊断结果了。”
慢慢地,然后突然一瞬间,我开始怀疑我所信奉的关于提高效率的那些建议。成功真的必须吃苦吗?那到底什么是成功?吃苦能持久吗?承受巨大压力有助于解决问题吗?我必须以健康和快乐为代价来换取什么东西吗?
我在困惑、混乱中跌跌撞撞几个月,终于走上一条启悟之路:我所知道的关于成功的说法都是错的。在成为一名优秀医生这件事上,我不能太着急。加倍努力地工作不会给我带来快乐。通往成功还有另外一条道路:这条路不会让我一直焦虑不安、夜夜失眠,也不会让我过分依赖咖啡因。
我回答不了上面所有的问题,但是生平第一次,我找到另外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你筋疲力尽地努力工作,但需要你知道怎样让自己在努力工作时感觉更好。这种方法首先关注自身的幸福感,其次关注如何利用这种幸福感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并提升内驱力。我称这一方法为“好心情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