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霓裳惊鸿》进入联排阶段,整个金美艺术学院都被这场即将上演的视觉盛宴惊动了。
舞蹈厅里水泄不通,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师生,就连平日忙碌的校长,也特意抽出十分钟前来观摩。现场热闹非凡,学生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对这场演出的期待。
苏蔓领舞的“流光溢彩”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随着齐铮弹奏的《云门》琴曲缓缓响起,那件舞服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在先秦篇章中,舞服上的纹路如同古老的青铜铭文,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每一道刻痕似乎都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进入盛唐段落,舞服瞬间化作飞天彩带,色彩斑斓,随风飘动,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繁荣昌盛、充满浪漫气息的时代;到了宋明部分,舞服又转变为水墨烟云,淡雅的色调与灵动的笔触,尽显宋明时期的文人气质与审美情趣。
最令人震撼的是结尾处,当林潇竹的《华夏衣冠赋》通过隐藏扬声器朗诵时,所有舞者的服装突然统一变成梅鹤纹样,宛如千年前的《梅鹤谱》穿越时空,重现人间。
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欢呼声从舞蹈厅的每一个角落传来,人们纷纷起身鼓掌,脸上洋溢着惊叹与赞美。
林潇竹站在侧幕,看着乔墨溪被学姐们高高抛向空中,她的银发在聚光灯下如银河般倾泻而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林潇竹胸前的胎记微微发热,这并非疼痛,而是一种温暖的共鸣,仿佛与这场演出、与乔墨溪,乃至与千年前的记忆紧密相连。
“很成功,不是吗?”方雪晴不知何时站在身旁,手里拿着瓶装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林潇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舞台上:“比想象中好。只是……”
“担心赵鼎?”方雪晴看穿他的心思,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联排时他没出现,反而更可疑。他向来不会轻易放弃,这次的缺席,说不定正酝酿着更大的阴谋。”
齐铮拿着数据板走来,眉头紧皱:“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虽然很微弱,但确实有人在收集今天的演出能量。”
“怎么收集?”林潇竹问,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观众的惊叹,舞者的投入,艺术的共鸣……这些都是纯净的精神能量。”齐铮推了推眼镜,表情凝重,“《梅鹤谱》本就是依靠这种力量运转的禁术。他们或许利用了某种神秘的装置,将这些能量汇聚起来,为己所用。”
庆功宴上,热闹非凡。五彩的灯光在宴会厅中闪烁,欢快的音乐回荡在每一个角落。乔墨溪被灌了三杯果汁就满脸通红,她扒着林潇竹的肩膀,眼神迷离,开始说胡话:“林小猪!我们马上要去大英博物馆了!你说伦敦有没有盐水鸭啊……”
林潇竹无奈地扶着她,哭笑不得:“请你把‘林’和‘猪’分开念。”
“不要!林小猪多可爱!”乔墨溪突然凑近,带着果香的呼吸拂过他耳畔,“比‘药引’可爱多了……”
林潇竹浑身一僵。乔墨溪很少提及千年前的事,更别说那个危险的称谓。他低头看去,发现女孩眼中含着罕见的脆弱,仿佛在那一刻,她又回到了千年前那段充满危机与痛苦的时光。
“墨溪?”
“没事。”
乔墨溪突然跳开,银发甩出一道弧线,“我去找方雪晴!”
望着她逃也似的背影,林潇竹胸前的胎记隐隐发热。远处,齐铮和方雪晴正在检查明天要运往伦敦的服装箱。没有人注意到,一只青铜材质的微型蜘蛛正从箱底悄然爬出,它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消失在黑暗中。
希思罗机场笼罩在雨雾之中,朦胧的雾气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林潇竹紧了紧风衣领口,二十小时的长途飞行后,所有人都疲惫不堪。舞蹈生们推着塞满演出服的行李箱,一个个哈欠连天,脸上写满了倦意。
“大巴在这边!”苏蔓挥舞着小旗子,声音清脆响亮,“先去酒店倒时差,下午去博物馆走台!”
乔墨溪的银发在潮湿空气中微微卷曲,她正仔细核对海关单据,眼神专注:“三十六箱服装,十二箱道具,全都安全抵达。”
方雪晴调试着古琴箱的湿度计,眉头微皱:“伦敦的天气对丝弦不友好。这湿度可能会影响琴弦的音色,得想办法调节一下。”
齐铮最后一个走出海关,手里拿着平板:“沈墨白发来消息,大英博物馆今天闭馆整修,我们的彩排改到明天上午。”
“闭馆?”林潇竹的胎记突然刺痛,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周清雅那边……”
“正是她团队要求的。”齐铮压低声音,目光警惕,“理由是文物除尘。但监控显示,他们带了几件青铜器进展厅。这些青铜器说不定与他们的阴谋有关,我们得格外小心。”
四人交换了一个警觉的眼神。乔墨溪假装整理银发,小声道:“今晚得提前去看看。”
大英博物馆中国厅,闭馆后的寂静被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林潇竹借着应急灯的微光,查看四周的展柜。他们凭借金美的介绍信,以“检查明日演出场地”为由获得了晚间入场许可。
“看这里。”方雪晴指向中央展区。
原本摆放唐代陶俑的平台上,此刻多了一口小型青铜鼎,纹路与黄山所见如出一辙。青铜鼎散发着冰冷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齐铮的仪器发出轻微蜂鸣:“能量读数很高,但处于休眠状态。这股能量波动很不稳定,一旦被激活,后果不堪设想。”
乔墨溪绕着展柜走了一圈,眉头紧锁:“周清雅到底想干什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启动禁术?这太冒险了,但以她的性格,又绝非不可能。”
“不。”林潇竹的胎记越来越烫,仿佛在发出强烈的警示,“她需要的是……我们的表演。”
他指向四周墙壁。在昏暗光线中,隐约可见七面铜镜被巧妙地安置在展馆各处,位置连起来正是北斗七星形状。这些铜镜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力量的唤醒。
“《霓裳惊鸿》……”方雪晴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他们要利用演出的能量波动,配合铜镜和青铜鼎……”
“重组《梅鹤谱》。”齐铮完成推测,表情严峻,“明天正式演出时,观众的情绪能量会被放大百倍。一旦让他们得逞,后果将不堪设想。”
乔墨溪的银发在黑暗中微微发光:“取消演出?”
“来不及了。”林潇竹摇头,目光坚定,“而且打草惊蛇。一旦我们取消演出,他们可能会提前行动,我们就更难应对了。”
“那就将计就计。”齐铮突然露出一丝冷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想要能量?我们给他们一份大礼。”
四人头碰头低声商议。计划很简单——调整演出顺序,将最具冲击力的“流光溢彩”独舞放在最后;在林潇竹朗诵《华夏衣冠赋》时,四人暗中启动简化版的血契逆转;用演出的纯粹美学能量冲击青铜鼎,破坏其结构。
“风险很大。”方雪晴皱眉,眼神中透露出担忧,“如果失败……”
“不会失败。”乔墨溪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千年前我们能创造《梅鹤谱》,今天就能破解它。”
回到酒店,林潇竹辗转难眠。凌晨三点,他轻手轻脚来到酒店天台。伦敦的夜空难得晴朗,星光稀疏。胸前的胎记仍在隐隐发热,提醒着即将到来的对决。
“就知道你在这儿。”乔墨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裹着酒店浴袍,银发披散,手里拿着两罐热可可。柔和的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
林潇竹接过饮料,指尖相触时两人都微微一颤。“睡不着?”他问。
“在想明天……”乔墨溪靠着栏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如果真如沈墨白所说,赵鼎已经换了七具身体,那他的力量……”
“我们有四个人。”林潇竹轻声说,目光坚定,“就像千年前一样。这次,我们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坚定的信念。”
乔墨溪突然转身面对他:“那次你差点魂飞魄散!”月光下,她的眼眶泛红,“这次如果再……”
林潇竹鬼使神差地抬手,拂去她眼角未落的泪滴:“这次不一样。我们有科学,有艺术,有……”他的手指停留在她脸颊,“有你。”
乔墨溪的银发无风自动,在月光下如银河倾泻。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到能听见彼此心跳。就在林潇竹微微低头时,天台风门突然被推开。
“抱歉打扰。”齐铮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方雪晴发现青铜鼎的能量读数异常,需要紧急商议。”
次日正午,大英博物馆中国厅座无虚席。各国媒体长枪短炮对准中央临时搭建的 T台,就连平时冷峻的博物馆馆长都面露期待。
现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观众们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的气息。
后台一片忙碌。苏蔓和舞者们正在做最后热身,他们的动作轻盈而有力,充满了自信。
乔墨溪则挨个检查每套服装的护身符手链,眼神专注:“记住,”她低声对每位舞者说,“无论发生什么,专注于舞蹈本身。舞蹈是我们的武器,也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林潇竹整理着朗诵稿,胎记的灼热感越来越强。他偷瞄一眼观众席——周清雅和“沈严”坐在第一排,后者拐杖上的青铜片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红光。那红光仿佛带着邪恶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五分钟后开始。”齐铮戴着耳机指挥,“所有仪器就位。”
方雪晴的古琴被安置在 T台尽头,她今天特意穿了件高领汉服,遮住颈间挂着的青铜护符。古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仿佛在等待着奏响震撼人心的乐章。
灯光暗下,演出正式开始。
第一篇章《子衿》如清泉流淌。舞者们身着深衣曲裾,动作庄重典雅。林潇竹的中英文双语朗诵在展厅回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华夏衣冠,始于礼乐...”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听众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现场观众们屏气敛息,不少西方观众微微皱眉,努力理解着诗句的含义,而华裔观众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沉浸在熟悉的韵律之中。
观众席上的“沈严”微微皱眉——演出与预期不符,能量收集效率太低。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拐杖。
第二篇章《惊鸿》掀起第一个高潮。盛唐风格的霓裳羽衣在舞者旋转中流光溢彩,齐铮的《云门》琴曲进入激昂段落。琴音悠扬,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展厅的每一个角落。
“太美了!”一位英国女士忍不住惊叹,双手不自觉地捂住胸口。她身旁的男士则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嘴里喃喃自语:“这是我见过最绚丽的表演!”观众中发出阵阵惊叹,七面铜镜开始微微泛光。那光芒越来越亮,仿佛在呼应着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林潇竹的胎记疼痛加剧。他能感觉到能量正被铜镜引导向中央的青铜鼎。而周清雅正假装整理手袋,实则调整着一个青铜材质的遥控装置。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压轴环节到来。苏蔓身着“流光溢彩”独舞,那件舞服在特定灯光下展现出惊人的变化效果。当舞服从水墨烟云瞬间化作梅鹤纹样时,整个展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简直是魔法!”一位法国观众激动地站起来,挥舞着手臂。现场相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当林潇竹朗诵到《华夏衣冠赋》最高潮处,四人同时启动了暗中准备的血契逆转——
“华夏之美,在乎衣冠,更在乎...魂灵!”
最后一字落下,乔墨溪的银发突然无风自动,她暗中扯断了缝在袖口的特制丝线;方雪晴拨动了一根隐藏的金属琴弦;齐铮按下藏在口袋里的电磁干扰器;林潇竹则撕开了胸前的特殊贴纸,让梅花胎记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四股力量交汇,通过苏蔓的舞服折射,形成一道肉眼不可见的能量波,直击中央青铜鼎!
“不!”“沈严”猛地站起,拐杖重重顿地。但为时已晚——青铜鼎发出只有施术者能听见的碎裂声,七面铜镜同时出现蛛网状裂纹!
周清雅手中的控制器“啪”地炸裂,她惊愕地看着“沈严”——老者的面容正在扭曲变化,时而年轻时而苍老,最终定格在一张陌生的中年男子面孔上。
“赵鼎...”林潇竹喃喃道。
演出在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纷纷起身,欢呼雀跃,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前排的一位印度观众兴奋地对身旁同伴说:“这场演出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没人注意到第一排的异常,除了四位年轻人。他们看着赵鼎被保安搀扶着离场——禁术反噬让他暂时失去了行动能力;周清雅则面色铁青地跟在一旁,青铜手链已经断裂。
“成功了?”乔墨溪小声问,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齐铮查看仪器读数:“青铜鼎结构受损,至少半年无法使用。我们成功破坏了他们的计划,暂时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但赵鼎还在。”方雪晴忧心忡忡,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他一定会……”
“那是明天的事。”林潇竹突然拉住乔墨溪的手,目光坚定,“今天,我们赢了。”
庆功宴上,苏蔓举着香槟杯找到四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你们绝对猜不到谁想买‘流光溢彩’的设计版权——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他们对我们的设计赞不绝口,认为这是对中式审美和传统文化的完美诠释。”
乔墨溪的银发在宴会厅水晶灯下熠熠生辉:“不卖。但可以借展。让更多人领略中式审美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馆长亲自过来致谢,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霓裳惊鸿》创下了我馆特展单日参观纪录。期待与‘画眉服饰’的长期合作。你们的演出不仅为博物馆带来了巨大的人气,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四人聚在套房客厅,疲惫但兴奋。方雪晴泡了菊花茶:“赵鼎短期内无法兴风作浪了。这次的打击让他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但清流司还在。”齐铮提醒,表情严肃,“周清雅只是其中一员。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林潇竹望着窗外的伦敦夜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至少我们证明了一点——传统文化不需要禁术也能震撼世界。通过艺术的力量,我们可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乔墨溪突然跳起来,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有个主意!既然‘画眉’这么成功,我们何不……”
“成立正式公司?”齐铮接话,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已经注册好了。股权分配四人均等。我们将以‘画眉’为平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式审美走向世界。”
“开设非遗课程?”方雪晴提议,眼神中透露出期待,“金美已经批准了。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力量。”
林潇竹笑着看三人争论,胸前的梅花胎记温暖如春。千年轮回,他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式延续那份羁绊——不是通过危险的禁术,而是艺术与创造。
手机突然震动。沈墨白的短信:「赵鼎入院,青铜鼎暂扣大英实验室。做得漂亮。PS:周清雅失踪,小心。」
林潇竹将手机递给同伴们。乔墨溪的银发在月光下微微发光:“看来故事还没结束。”
“没关系。”林潇竹伸了个懒腰,目光坚定,“我们有的是时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将继续并肩前行,守护传统文化,迎接新的挑战。”
窗外,泰晤士河上泛起晨光。演出结束后,世界媒体纷纷聚焦这场在大英博物馆上演的文化盛宴。
英国的《卫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霓裳惊鸿》,盛赞这场演出“以灵动的舞蹈、精美的服饰,将古老华夏文明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世界艺术舞台带来了一股全新的东方风尚”。法国的《费加罗报》则用诗意的语言评价:“当舞台上的霓裳羽衣随风舞动,仿佛整个东方的历史与美学,都在这一方天地间缓缓流淌,令人沉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文化板块专题报道中提到,《霓裳惊鸿》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对话,让西方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
国内网络媒体同样掀起了热议的浪潮。微博话题#霓裳惊鸿大英首演#迅速登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短短几天内突破 10亿。网友们纷纷晒出演出的精彩片段,评论区满是赞美之词。“看到咱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让世界领略到中式审美的独特韵味。”抖音上,相关舞蹈视频的点赞量超过千万,许多创作者纷纷进行二次创作,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场演出的喜爱。
与此同时,乔墨溪忙着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沟通借展事宜,希望能让“流光溢彩”舞服在更多观众面前展示中式服饰的精妙工艺。林潇竹则投身于非遗课程的筹备工作,精心编写教材,准备将自己对传统刺绣和文化的理解,传递给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齐铮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对“画眉服饰”的监测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力求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坚固壁垒。方雪晴则四处奔走,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画眉服饰”工作室。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挂在墙上的精美服饰。乔墨溪看着手中的借展合同,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我们的第一步走得很成功,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要让‘画眉’的作品出现在全球各大博物馆和艺术展览上。”
齐铮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这边也有好消息。新研发的监测系统更加灵敏,不仅能感应清流司的青铜器,还能追踪文物走私的线索。”
方雪晴轻抚着焦尾琴,微笑着说:“最近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反响热烈,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
四人相视而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