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当代政治事实的内在结构及其运行逻辑

直面政治事实自身,固然要回到理论形态的政治事实,更要回到实践形态的政治事实,即那个充满生命力的、充满流动感的、充满矛盾、冲突和纠结的具有现实感的政治事实。一如黑格尔所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8]一些自称是理解黑格尔哲学的学者常常不能准确理解他的这句名言,相反,仅仅把它作为名言、箴言、警句来渲染,以示自己的所谓哲学知识。事实上,这里的理性和现实是有不同含义的,其一,现实的就是现存的、现在的,我们不可能超越时代去讨论过往的政治事实;其二,现存的、现在的政治事实也实现的,是过往政治事实演变的结果,是“存在于作为自我意识着的精神性的理性和作为现存的现实世界的理性之间的东西”。“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能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而这个结果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都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9]这是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于伦敦写给约瑟夫·布洛赫的信中说道的历史平行四边形“原理”。作为各种意志或一致或冲突的“合力”,当代政治事实是以怎样的“无数个力”共同起作用呢?

首先,当代政治事实的内在结构呈现出一个由“中轴原理”支配的由“无数个力”共同起作用的相对统一结构。政治的核心是权力,政治的本质是不同意志之间的博弈,政治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公共善。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形态都是这种公共善的不同“善型”。当代政治的“善型”就是一个由统一的政治权力所支配的、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而又不完全依据市场规则进行分配的政治形态。“边陲原理”虽不完全含括中国20世纪之前的全部政治形态,但至少可以含括秦王朝之后的封建政治形态。而“中轴原理”描述的正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模式。

其次,当代政治是一个以国家为单元、以世界化和全球化为场域而在内外压力下构造起来的政治形态,各种政治观念、国体、政体、体制、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冲突与融合的方式相互嵌入又相互对峙。一种试图寻找普世价值体系的努力在体制内和体制外扩展开来。

其三,一种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情绪、理念和行动在扩大与扩张,这是现代性的新形态,每个国家都在寻求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有利位置。一种向内和向外的三种支配逻辑成为最具全球化的政治事实:资本的逻辑、政治的逻辑和文化的逻辑。除了经济实力的较量,政治实力和文化实力将成为政治博弈的关键。

其四,政治事实越来越具有公共的性质,这倒不是由于政治事实被赋予了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为政治所先天具有的,而是变成了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具有基本道德理性知识的人,无论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公共善的目的,都对政治事实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此种境遇下,如果国家意志不能对社会舆论保持足够的开放态度和宽容品格,一种公开的和隐蔽的意志冲突就会蔓延开来,人们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其中极端的道路有两种,向左和向右,第三条是适度原则。

以上四点是对当代政治事实之内在结构及其运行逻辑的一般性描述,详细论证将在后续的章节中一一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