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终了
- 打铁肝经验,从入门考核开始
- 蓬松蓬松龄
- 2389字
- 2025-05-15 02:22:05
——1——
街上人匆匆不止,从早到晚,有各种各样的叫卖声。
行者走在当中。
这样的街道,他已走得十分熟了。
远处行来两人两马。
两人并肩而行,步伐一致,左脚右脚同起同落,竟似一人在走;两马并肩而行,步伐一致,前蹄后蹄同起同落,竟似一马在行。
左边牵马一姑娘,远远朝行者喊道:
“行者,你可熟悉此地?”
行者道:
“熟悉。”
那姑娘又道:
“既然熟悉,你可愿与我二人引路?”
那行者道:
“愿意。”
于是三人便上路了。
到了客店。
那行者牵马栓好,扛起二人的行李,硬要送上楼去。
二人拗不过他。
那姑娘递上去一掌钱:
“行者,给你。”
行者道:
“不要。”
说着就下了楼。
那姑娘追问:
“你替我们搬了行李,为何不要?”
行者笑道:
“不是行者不要,是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不让行者要。”
晚上。
全县城最奢华的酒楼前。
姑娘邀请行者道:
“行者,一起进去吃吧。”
“本姑娘请客。”
行者道:
“不吃。”
姑娘奇道:
“为什么呀?”
行者笑道:
“不是行者不吃,是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不让行者吃。”
说罢,坐在一旁。
从怀中掏出一块干粮。
解下腰间水囊。
就着清水吃了起来。
次日清晨。
五更天刚过,姑娘和小伙走下楼来。
见行者正依在二马旁边,睡得香甜。
姑娘唤醒他,奇道:
“行者,你为何睡在这?”
行者一指二马,道:
“看马。”
那姑娘扭头看去。
就见马儿站得挺拔,目光炯炯,马鞍、马蹄铁早被擦得锃亮。
姑娘哭笑不得,问道:
“行者,谁让你这么做的?”
行者道:
“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
姑娘递上去一掌钱:
“行者,给你。”
行者摇头:
“不要。”
姑娘奇道:
“你替我们看了马匹、擦了马具,为何不要?”
行者笑道:
“不是行者不要,是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不让行者要。”
三人上了路。
行了半日。
走在前面的行者,脚步忽地一顿。
转过身,对着路边一间店铺双手合十,虔诚地拜了下去。
姑娘奇怪,扭头看去。
是一家雕塑店。
一尊慈眉善目的白胡子神仙泥塑,摆在中央。
不由笑道:
“这便是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吗?”
“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嘛。”
说罢,急忙一捂嘴。
紧张地看了行者一眼。
行者却依然平静祥和,仿佛没有听到姑娘的话。
他望着天尊像,默念道:
“太乙天尊,您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寻声赴感,救苦救难。”
“您最尊最贵,最圣最灵。”
“您保佑行者行走世间,体味人间百态,已三十年了。”
“行者向您道谢。”
“行者恳求您,再保佑行者三十年。”
话音落下。
天际飞来一块黝黑的玄铁。
不偏不倚,砸在行者的背上。
行者呕出一口鲜血。
双腿一软,跪在雕塑店前。
脸上依然面带笑容。
双目圆睁。
死不瞑目。
——2——
山间清风徐徐,夜雾缭绕,云有开有合,月忽明忽暗。
山巅上,一野孩蹲在那。
点燃篝火,熬着树胶。
用手捻起黏腻的胶,一层层抹在碎玻璃上。
两片一抹,两片一粘。
碎玻璃越粘越厚。
粘成了一支长约三丈,上粗下细的玻璃柱。
野孩吮净手上树胶。
望向夜空。
十分嘹亮地嚎叫一声。
山里便有了回音。
又扛起玻璃柱。
左摇右晃。
好容易站稳身形。
将那玻璃柱粗的一头搁在篝火上。
火光挤入玻璃柱,层层叠叠地穿梭。
射在天上。
留下了一个光点。
光点在夜空中足足停留了一刻钟,方消散殆尽。
野孩一声欢呼。
口里嘟囔道:
“捏噫娘……娘亲、亲亲!”
抱着玻璃柱,在夜空中涂着画着。
很快画出一张女人的脸。
“娘——!”
野孩激动喊道。
转个方向,又画了起来。
口里嘟囔道:
“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
“娘走时说,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会保佑娘,会保佑野孩!”
慈眉善目的老神仙便飘在了空中。
野孩欢呼一声。
又转了个方向。
在太乙救苦天尊和娘间,画起了自己。
画好后,静静坐在篝火旁。
咧嘴大笑。
等待人像的消散。
忽地,夜空中飞来一颗漆黑的玄铁。
野孩大叫道:
“飞……飞星!”
玄铁穿过光画。
寸寸撞断野孩手中的玻璃柱。
砸在他的胸口。
野孩跌入篝火。
噼啪声中,笑容凝在了脸上。
——3——
村口的院门前栽着五棵柳树,三棵朝外,两棵朝内,风一吹,沙沙作响。
院外的土路上,昨天跑来一只狗,对树撒泡尿,蹭蹭离去;今天跑来一顽童,三两下爬上树,一跃而下。
却没大人来。
大人本是常来柳树下乘凉的。
可院内,三天两头飞出男人的骂声,飞出少年人不甘的低啸。
大人担心惹祸上身,渐渐地便不来了。
清晨。
顽童赶着土狗跑来柳树下,忽又一齐惊慌失措地跑开。
院内:
“百善孝为先你娘死了都留不住你你真是我们家上辈子欠下的冤孽!”
“我娘死了也不是留我在这破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理由!”
“你娘就是被你气死的!”
“我出去闯是为了娘和爹您好!”
“你一个农民大字不识一个除了种地什么也不会能去哪里闯?”
“我去郧阳县城加入铁匠行会当优秀的铁匠闯一闯!”
“铁匠又哪里比种庄稼干农活的农民好?”
“铁匠能打铁锹铁锄铁犁铁耙能抓鬼除祟维护天下太平就是比种庄稼干农活的农民好!”
男人顿了顿:
“可你还有个妹妹。”
“我有个妹妹也不是留我在这破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一辈子的理由!我要去县城当铁匠闯一闯!”
“儿子,你疯了。”
“爹我没疯,你知道吗?”
少年激动道:
“我们南阳郡,三百年前出了一个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他成天尊前在哪里过活?在郧阳县铁匠行会!”
“他就是在郧阳县铁匠行会当铁匠才成的救苦救难的太乙天尊!”
“上个月,铁匠行会开炉大典,这事还是爹您跟我讲的。”
“十年啊,十年没人过的考核,有一个带着妹妹的乞丐,据说和我一般大,他考过了!他是今年行会的首席弟子啦!”
“你觉得你和这个乞丐和天尊一样?”
“天尊我不知道,但乞丐有妹妹,我也有;乞丐面黄肌瘦,我也面黄但肌不瘦;乞丐……总之,我觉得我和他一样。”
“至少不会比他差。”
“甚至比他还要好。”
男人沉默了。
他问道:
“儿子,你准备什么时候走?”
“等今年收了晚稻,我就走。”
“在郧阳城住到正月十五,直接参加开炉大典。”
“……不在家过年吗?”
“不过了。”
少年意气风发:
“爹我去干农活啦!”
扛起锄头走出院门。
一块大到没边的漆黑玄铁笼盖了整座村院,自天空直直坠下。
轰隆一声。
尘土飞扬。
被余波掀飞的少年从地上爬起。
回头看向院门。
嚎叫道:
“妹妹——!”
“爹——!”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