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交公粮,卖天麻

三十号这天,众人一早起来就开始准备。

王海洲和岳母按照今年的指标将要上交的粮食称出来,赵雅妮和赵雅兰在厨房做饭。

吃了早饭,他们就将粮食搬到了架子车上,因为这些粮食都要送去沙坪乡,所以只能靠牛拉。

除了粮食,他们把自己这一个月挖的各种草药也全都放到了车上。

东西弄好后,张红梅拉着孙子孙女道:“那就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啊,我在屋里看门带孩子。”

今天又是赶集又是交公粮,乡里人多,她怕带着孩子不安全,所以不去了。

“那好吧,我们先走了。”王海洲点点头,拉着牛车往出走。

吃饭的时候他劝过岳母一起去赶集,但她太细心害怕人多孩子被拐,也害怕家里遭贼,决定下一次再去。

走路上王海洲扭头问道:“雅妮,你今天好点了吧。”

“差不多已经结束,没啥事了。”赵雅妮摇摇头说道。

“那就好。”王海洲点点头继续向前。

赵雅兰拉着姐姐的手走在后面,看着牛车避免有东西掉了。

她有些羡慕姐姐,姐夫对她的照顾太周到了。

赶着牛车他们走了大概四五十分钟就到了乡里,今天来交公粮的都是他们桃源村的人,有的人一大早就来了在粮站门前排队等待验收。

“咱们先去卖药材还是先去交粮食啊姐夫?”赵雅兰询问道。

看了一眼粮站前面长长的的队伍,王海洲道:“咱们先去收购站卖草药吧。”

说完三人就赶着牛车过去收购站那边,这边人少一些,但也需要排队。

赵雅兰拉着牛车在旁边等待,王海洲和赵雅妮两人提着药材去排队。

大约十多分钟就轮到他们,走进收购站里面,一个年轻的女收购员接待了他们:“你们卖啥啊?”

“有一些天麻,还有金银花、黄精、柴胡、板蓝根、夏枯草,还有几条蜈蚣和两颗蛇胆。”王海洲一边说一边将药材往出拿。

“我这里还有一些蚕茧。”赵雅妮提着一个袋子道,蚕结茧就是一天就完成的事情,家里这一批蚕茧早就可以收了。

“挖了这么多天麻,这运气倒是不错。”女收购站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拿过去在台秤上称。

王海洲微笑道:“山上放牛刚好遇到了。”

称完了天麻女售货员拿着一个带语音的计算器计算了一通,就给报出了价钱:“五斤二两啊,现在天麻干的73一斤,你们这些就是379块6毛钱。”

接着她又把两人其他药材和蚕茧一一称量计算,记录好之后从抽屉拿出来一沓子钱递给王海洲:“一共是452块8毛钱,你们数一数。”

“好。”王海洲点点头,拿着这最大面额十块钱的第三套人民币数了起来。

他数完又给了媳妇儿数了一遍。

赵雅妮确定没问题后先把四百块钱整的用手帕包起来小心存放,52块8的零钱则给了王海洲拿着。

而后两人才拿着蛇皮袋子离开了收购站,脸上都挂着轻松愉快的表情。

虽说现在还是买什么都要票,但钱也是非常有用的。

这么多钱也能让他们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了。

赵雅兰看到两人走出来好奇问道:“姐夫,一共卖了多少钱呀。”

王海洲小声回答道:“蚕茧卖了62块钱,天麻卖了379块6毛钱,剩下十几块是金银花等药材卖的钱。”

普通的中药材很便宜,卖不了什么大价钱,也只有这些珍稀药材才能卖出一个高价。

“哇,那咱们发了呀。”赵雅兰攥起拳头兴奋道。

“是小赚了一些,一会儿咱们都买一套衣服鞋子。”王海洲笑道。

其实这个月最大的收获还要数那点金子,换成钱能值一千多块呢,不过这种东西是会升值的,不着急用就先存着,比存钱还安心。

“谢谢姐夫,不过成品衣服太贵了,咱们还是买布自己做吧。”赵雅兰很开心,也不想和姐夫客气,但成品衣服她虽然想要但太贵了。

“是的,自己做划得来。”赵雅妮点头说。

自己买布三块钱一米,成品衣服十块钱一件起步,还是太贵了。

“这次就听我的吧,一人买一件成品衣裳和鞋子,裤子咱们自己做。”王海洲看着媳妇儿和小姨子说道,

供销社里卖的成品衣服款式好一些,他们自己做的话没有缝纫机,缝出来不好看。

最终在王海洲的一番劝说下,她们都答应了买一件成品的。

接着他们先去粮站看了一眼,发现人还多,就又先去了供销社。

这年头成品衣服很少,供销社这里也不多,都是抢手货。

更多的还需要自己买布料制作,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代缝纫机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供销社这里人也多,他们将牛拴在旁边,排了一会儿队才轮到他们。

和粮食还严格需要粮票不一样,供销社这里大部分商品都可以直接拿钱购买。

买布的话布票可以直接拿钱找人兑换就行,这些商品如今都已经开始逐步放松管制,没以前那么严格。

王海洲看着架子上挂着的衣服,颜色除了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黑白灰和格子色外,还有各种大红大绿以及大量印花的艳丽款式。

“我觉得这个格子衫不错,雅妮雅兰你们都可以试一试。”王海洲指着面前这些格子衫说。

这些格子衫有黑白的、蓝白的、黑白蓝的、红白的好几种。

“或者这白色黑色的短袖也还可以。”王海洲说道。

两人听了后点点头,赵雅妮拿了一个以大块红色为主的红白色格子衫。

赵雅兰想要蓝白黑三色的细条纹格子衫,但只剩下两件且尺码和她身材都不符,最终她在姐夫的建议下选择了一件黑白色的格子衫。

两人去屋里换了出来,目光都看向了王海洲。

“可以买下来了,我觉得都很好看。”王海洲看着两人都是眼前一亮。

这格子衫虽然是很常规的款式,但合适的颜色还是一下子将两人的美貌凸显出来了。

他媳妇的红色格子衫让她看起来娇艳又温柔,小姨子的黑白色调的格子衫让她看起来有股子冷艳脱俗的美感。

“我觉得你们可以试试这种大红色,会更好看。”旁边的女收获员开口说道,她有和王海洲不同的看法。

“谢谢,不过不用了,我就选这个。”赵雅妮微笑说。

她相信自己男人的目光,他觉得好看那肯定就好看。

赵雅兰也点头。“我也是,就要这个了。”

两人回更衣室将衣服换回来,王海洲又拿了白色帆布鞋鞋子给两人试起。

该买的买,该省的省,只要开心他觉得就很重要。

王海洲都给拿来了,赵雅妮也没矫情,和妹妹试了起来,钱花完了他们在努力一起赚就是了。

给两人买完,王海洲自己也准备挑一件上衣,但发现没有一件合适的。

“好像给妈买的衣服也没有合适的。”赵雅兰四处看了看说道。

“没事,衣服可以出去再看看,鞋子合适就行。”赵雅妮说道。

她拿来黑色的帆布鞋给自己男人,这个倒是有合适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帆布鞋比较贵,买的人少。

同样的鞋子一双黄胶鞋只要四块钱,而帆布鞋一双得六块钱,一般都没什么人买。

最后他们买了四双帆布鞋子,两双黄胶鞋,两件格子衫,加起来一共花费了52块钱。

格子衫属于粗布衣服,十块钱一件,在农村也并不算便宜,大部分一个人一年也就买上一件。

除了这些,赵雅妮又买了五米的布料,三块钱一米,加上买布票的钱,一共就是18块钱。

最后王海洲还买了一些上厕所用的草纸,买了铅笔和白纸,以及两把木工凿子四副手套,总共花了12块钱。

加起来一共花费了82块钱,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离开供销社,他们又去了一些挑货郎的摊子上。

挑货郎通常是从县里或者城里的百货公司进货,每一个挑货郎专精的东西也都不同。

有专门卖衣服的,有专门卖日用品的,还有卖各种工具的。

他们三人在这些摊位上逛了逛,赵雅妮给王海洲挑了一件黑色的粗布短袖褂子,给母亲选了一件女篮花上衣,一共又花了20块钱。

然后又在摊位上买了两米的粗棉布和一包皮筋,花了8块钱。

最后这些加起来一共是花了110块钱。

“走吧,咱们去交公粮吧。”买完了东西,王海洲笑着说道。

“你说要不要给奶买一件拿回去啊?”赵雅妮拉着王海洲询问道。

虽然分家搬出来了,但她还记着一直对自己很好的奶奶。

“算了吧,等以后再说,回去麻烦的很。”王海洲想了想摇头道,还是等以后富裕了把他奶接过来住算了。

自己这一回去可能就不知道要扯出多少事情呢。

“那好吧。”赵雅妮点点头,自己男人都决定了,她也不好说啥。

接着她又拉起自己男人的手笑着说:“今天太开心了,这是我这么多年买东西最开心的一次。”

倒不是以前没花过这么多钱,以往过年时每次也花不少。

但那时婆婆和公公总是要拿他们的钱买这买那,经常指手画脚,让她和王海洲都不开心。

“我也是,沾了姐你的光,姐夫太好了。”赵雅兰拉着姐姐的手开心道。

要不是在外面不能放开手脚,她都想拉着姐夫的胳膊摇晃了。

“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王海洲笑道,家人的笑脸就是他努力的目的。

买东西天然就会让人开心,这次买了这么多东西他们走路的步伐都轻快起来了。

拿着东西赶着牛车,他们很快到了粮站,这会儿已经接近中午,排队的人少了很多。

他们来到这边排队交公粮,将牛控制在原地,三人坐在木板车上休息。

“咦,是赵雅妮你呀。”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惊讶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