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传旨天下!诏楚儒 荀儒入京!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不屑。

不是嬴政看不起这些鲁儒,确实是这些鲁儒从来就不会干什么正常人干的事情。

还为了天下黔首?

处理这些儒生方士的过程,就是改变秦律的过程?

他看向一旁早已经跃跃欲试的李斯:“李斯,你告诉淳于越,他所说的话到底有多么的荒谬?!”

李斯当先一步走出,面容沉静。

他先是开口道:“启禀陛下,淳于越所说的话语表面上看好似没有什么问题,实则全然是诡辩。”

“无论秦律如何更改,都只是将从前的一些严苛的法条变得稍微宽和些。”

“处置这些儒生所涉及的法条,一定是不在这些需要被更改的法条之中的,因为儒生们所犯下的,既是大不敬之罪,又是干涉朝政之罪。”

“他们妄论国政,冒犯陛下。”

“此罪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死罪。”

李斯抬起头,一板一眼的看着淳于越说道:“淳于越,你平日里最爱讲所谓周礼,那么我问你,你的周礼之中如何记载,无官身之黔首随意妄论朝政,冒犯天子,该如何处置?”

淳于越吞吞吐吐不敢说话。

而一旁的几位博士则是憋出来了几句话语:“刑不上大夫!”

“这是自古有之!”

李斯听到这话则更是想笑,他看着那几位博士,又看着一句话都不敢说的淳于越说道:“刑不上大夫?岂不说此条在当初商公变法的时候已然废黜,就算是刑不上大夫,与你们、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关系?”

他漠然道:“周礼之中,刑不上大夫的言论所涉及到的是“卿大夫”、“士”,其中“士”也就是被卿大夫所分封的权贵阶级之一。”

“此之言出自周礼中最为重要的一章,也就是分封制。”

“在分封制之中,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是分封“士”,这是邦周统治天下的四个统治阶级,所以这句话中,刑不上大夫真正的含义解释是“刑不上权贵统治”。”

“虽然我并不知道你说出这句话是在想什么,但无论你在想什么,那都是错的。”

“因为....其一,我大秦不施行分封制,所以在大秦并没有周礼中所说的“大夫”这一阶层,其次,就算只是延伸其义,说我大秦的权贵便是类同于“大夫”,你与那些所谓儒生也并不享受这一层次。”

李斯站在那里,神色冷漠而又带着不屑,他斜了一眼那博士说道:“因为你们不配。”

“依照周礼的分封以及士大夫权贵来推测,我大秦施行的乃是陛下所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就算施行刑不上大夫,那这个大夫所代指的最差也是“九卿”这一阶层的人。”

“敢问这位....”

李斯说到这里,上下打量了一下那博士,又打量了一下淳于越:“敢问这几位,你们算是三公、还是九卿啊?”

“若都不算,哪里来的这般诡辩?”

淳于与、那博士,听到这里全然沉默了。

李斯说的话句句在理,让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所谓“刑不上大夫”,或者说对这些文人不动刑,那只是一句空话,这句话就算是在文人地位最高的宋朝也没有被贯彻落实过。

宋朝被贬谪的、被杖刑的文人还少了?

一路被贬到死,在路上磋磨的文人还少了?

封建社会从来都是如此,没有任何时候会发生改变的。

嬴政见着淳于越等人沉默,脸上也是带着淡淡的从容的笑意,这是第一次面对淳于越等人的时候心情如此舒畅。

并非是因为之前对抗不过,而是因为从前都有一个拖后腿的。

而今天,那个拖后腿的一点后腿都没有拖。

或许是心有所念被那淳于越感受到了,他当即抬起头,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看着坐在那里的扶苏道:“长公子殿下!难道您就这般眼睁睁的看着这群法家之人如此猖獗吗?”

淳于越的声音中带着丝丝缕缕的失望:“你真是让为师太失望了!”

此时的他知道自己几乎已经没有“后路”了,所以在这大殿之上便如此pua起来了扶苏,从前他只会在私底下这般做的。

毕竟那个时候他还不想和嬴政撕破脸。

而随着他的话语声响起,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扶苏,想要看看扶苏会有什么样子的动作。

只是很可惜。

此时的扶苏依旧是一脸沉默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像是一个哑巴一样。

“长公子!”

淳于越的声音有些凄厉,他看着这一幕,决定最后一搏。

“难道您忘记了所学习的先贤教诲了吗?难道您忘记了自己当初所坚定的誓言与心中的道统了吗?”

“天下之黔首何其无辜?”

“竟要继续被暴戾的刑法所统治吗?”

他试图唤醒扶苏的记忆,可他却不知道....此时的扶苏正处于一个“三观”崩塌重建的时候,他这般行为不仅不能够让扶苏想起来从前的“好”,反而会让他瞬间暴怒。

三观崩塌重建时候的人,是最不可以招惹的人。

只见得扶苏睁开眼,脸上的笑明明还是从前那般的温和,但众人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到一阵森寒.....

“黔首何其无辜?”

扶苏歪着脖子,脸上带着灿然的笑容:“是啊,黔首何其无辜。”

“可这跟父皇问罪那些儒生有什么关系呢?”

他一步步的往前走去,拆穿淳于越的假面:“淳于越,你口口声声都是为了黔首好,可...你做的事情怎么没有一件是和黔首有关系的呢?”

扶苏站在淳于越的面前,目光中带着些许哀叹。

“黔首何其无辜,圣贤何其无辜?”

“竟遇到了你这等衣冠禽兽之辈!”

说完之后,没有理会绝望的淳于越以及震惊的诸多大臣,只是回过头,看着台上的嬴政。

他的声音低沉,但却有力。

“父皇,儿臣有请。”

他站立在那里,身姿挺拔。

“博士宫之鲁儒,不能承袭圣贤之言,以继诸子之志。”

“一系之言,如何能够代表儒家?”

“请诏天下,令楚儒、荀儒等真正为国为民之儒生入博士宫!”

他甚至更进一步揣测了博士宫的意图,开口道:“且一家之言,何以表天下?”

“请诏天下,令诸子百家入博士宫!”

“博士之言,怎可为一家儒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