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下的重逢八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箔,黏在省重点中学的红榜上。周小渔站在榜单前,指尖划过烫金纸上“林晓阳“三个字时,梧桐树影正好遮住她微微发抖的手。身后传来行李箱轮子碾过落叶的声响,那节奏太熟悉了——总是第三个音节卡顿,就像他永远系不好的鞋带。
“迟到了十二天。“她没有转身,声音卡在喉咙里发涩,“温哥华的雨季这么迷人?“
薄荷香气混着陌生的雪松味笼罩下来,林晓阳的下巴抵在她发顶。他晒黑了许多,右耳上新打了耳洞,贴着创可贴。“给你带了样东西。“他摊开的手心里躺着一枚枫叶标本,叶脉间用针尖刺出微小的字母:miss u。叶片背面是温哥华图书馆的借书条,日期显示这本书他连续续借了三次。
红榜上的名字在阳光下泛着光。周小渔突然转身,额头撞到他的锁骨——那里多了道月牙形的疤,结痂刚脱落,泛着嫩粉色。“滑雪时树枝刮的,“他倒吸一口气,“本来想刻你的名字,结果只来得及画个C就摔了。“
教导主任的咳嗽声从教学楼传来。他们退到梧桐树后,斑驳树影里,林晓阳从背包扯出件加拿大高中的校服外套,内衬用荧光笔写满数学公式。“睡不着时就推导这些,“他指着拉链旁的一串方程,“最后总能算出你的坐标。“
周小渔注意到他手腕上戴着自己去年送的橡皮筋,已经发黄变松,却还顽固地圈在腕骨上。她刚要开口,林晓阳突然蹲下,从行李箱夹层抽出个防水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365张明信片,每张背面都贴着便利店小票,从7-11的关东煮到星巴克的南瓜拿铁,记录着他每天的早餐。
“说好的一天一张。“他耳尖发红,“其实写了四百多张,这些是精选集。“
教室里的秘密高一(3)班的座位表像道银河,把两人分隔在教室对角线两端。周小渔的新同桌是学生会主席许墨,课桌里永远整齐码着五三题库;林晓阳则被安排在最后一排靠窗的“特殊位置“——班主任李老师新制定的“重点关注区“,邻座是转学生张睿,据说父亲是教育局领导。
“第17次。“周小渔在物理课本角落记下又一个正字。这是本周林晓阳被粉笔头砸中的次数,每当他在课堂上传纸条或对着窗外发呆,李老师的粉笔就会精准命中他的眉心。今天那截粉笔特别长,在他额头留下个白点,像颗迷你北极星。
午休时分,林晓阳突然出现在她课桌前,右手缠着夸张的绷带。“帮忙换个药?“他眨眨眼。医务室窗帘拉着,他变魔术般从绷带里抽出一张电影票,《星际穿越》的重映场,票根上画着两个火柴人坐在月球上钓鱼。
“你手根本没受伤。“周小渔去扯绷带。
“但心受伤了。“他捂住胸口,从兜里抖出十几张折叠的纸条,“这些你都没回。“展开全是各种课堂提问:【抛物线像不像你的睫毛弧度?】【楞次定律能不能解释我看到你时的心脏反应?】
下午的物理课上,林晓阳突然举手:“老师,我申请调座位。“全班哄笑中,他晃了晃重新包扎的右手,“上周实验课,周小渔同学帮我包扎时发现我有斜视,需要近距离观察黑板。“
放学后的空教室里,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投在高考倒计时牌上。周小渔一边给他拆绷带一边瞪眼:“我什么时候说过你斜视?“
“但你确实说过...“林晓阳突然凑近,鼻尖几乎贴上她的,“我左眼的痣比右眼的好看。“他的呼吸带着加拿大带回的枫糖浆甜味,“李老头居然同意了,知道为什么吗?“他从书包抽出张成绩单,数学栏赫然印着“145“,边上是李老师的红批注:【保持这个分数,座位随便挑】。
周小渔的指尖沾到他手背上的墨水印,那是长期写题留下的洗不掉的蓝黑色。她突然发现,那些传纸条的折痕处都画着极小的心形,需要对着光才能看清。
学校天台的铁门锁链断了三年,但最近被新来的教务主任焊死了。林晓阳不知从哪搞来钥匙,期中考试前夜,他拉着周小渔爬上锈迹斑斑的消防梯,献宝似的摊开一张手绘星图:“温哥华和这里的夜空对比,我标了三个月。“
星图纸是用旧试卷背面画的,北极星的位置贴着周小渔送他的创可贴,已经泛黄卷边。他们肩并肩躺在水泥地上,身下垫着林晓阳的校服外套。夜风掀起纸角,露出背面密密麻麻的算式——全是时差换算,精确到分钟。
“看,天琴座。“林晓阳突然指向夜空,“像不像你作文里写的'银河邮局'?我每天凌晨三点对着它发脑电波。“他的小指勾住她的,指甲缝里还留着改错题的涂改液,“你收到过吗?“
周小渔刚要回答,一束强光突然照来。手电筒的光圈里,李老师抱着教案本站在水箱旁,脚下滚着几个空啤酒罐——是林晓阳从加拿大带回的那种果啤。
“我就知道。“李老师踢了踢易拉罐,“明天考物理,你们在这...“话没说完,林晓阳已经跳起来,用身体挡住星图纸。令人意外的是,李老师只是叹了口气,从公文包抽出两沓纸:“重点高中不是终点。“他递来的竟是北大和清华的夏令营申请表,“填好了明天交给我。“
回寝室的路上,林晓阳突然蹲下,把星图纸折成纸飞机。月光下,纸飞机划出银色弧线,最终卡在女寝三楼的窗棂上——正好是周小渔的宿舍窗口。他转身时,周小渔看见他后颈上有个新鲜的红痕,像是被什么烫过。
“这是...“
“北斗七星。“他难得结巴起来,“纹身贴...假的。“但周小渔分明闻到淡淡的药水味,那是刚纹完才有的特殊气味。七个针脚组成的小点,在他转身时藏进了衣领阴影里。
雪夜电话亭期末考结束那晚,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校园。周小渔在图书馆赶完最后一道物理大题时,发现手机里有17个未接来电——全是加拿大区号。她冲向校门口的电话亭,棉鞋陷进积雪,冰碴灌进脚踝也顾不上。
电话亭的玻璃上结满冰花,投币口冻住了。周小渔用校园卡拼命刮着冰层,终于塞进一枚硬币。听筒那端传来林晓阳断断续续的声音:“我爸...项目...延到六月...“杂音中夹杂着机场广播,她不得不把听筒贴得更紧,脸颊冻在冰凉的塑料上。
“你能听清吗?“他的声音突然清晰,“我在用你教我的方法——对着话筒画∞符号。“背景音里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风吹过枫叶林。
周小渔哈出的白雾在玻璃上晕开。她用指尖画了个∞,又添上两颗星星。电话亭外,雪越下越大,渐渐模糊了图书馆的灯光。不知过了多久,听筒里传来硬币落地的清脆声响,林晓阳的声音突然靠近:“对了,打开你左边那本《天体物理导论》第212页。“
图书馆角落的教材里夹着张明信片,背面是潦草的字迹:【温哥华今天下雨了,但我的伞上全是星星】。正面印着陌生的星空,北极星的位置被扎了个小孔,透出背后台灯的光。周小渔翻到212页,发现整页空白处写满微积分公式,最终推导结果是她的生日日期。
回宿舍的路上,雪地里突然亮起微光。林晓阳曾埋在这里的荧光棒居然还在发光,在积雪下映出朦胧的绿色,像一条通往远方的星路。周小渔蹲下身,挖出其中一根,发现表面刻着:【迷路时就跟着光走】。
樱花信使高三春天的校园开放日,周小渔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发现观众席最后一排有个戴鸭舌帽的熟悉身影。那人低着头在笔记本上涂画,右耳上的耳钉在阳光下偶尔反光。演讲到一半,他突然抬头,冲她比了个“V“字手势——林晓阳的右手食指上,还留着去年化学实验课的烫伤疤痕。
演讲结束,她冲向那片树荫,却只拾到一瓣刚飘落的樱花,背面用荧光笔写着:【BJ见】,下面附着一串经纬度坐标。当晚查地图才发现,那是清华与北大中间的一家咖啡馆地址。
宿舍熄灯后,手机屏幕亮起。林晓阳发来一张照片:两封并排摆放的录取通知书,北京大学的火漆印和清华大学的校徽在台灯下闪闪发亮。照片角落露出半截机票——【温哥华→BJ,单程】,日期是八月三十日,用红笔圈了无数个同心圆。
周小渔把樱花夹进《星之海》最终卷时,发现书页间多了张便签:【这次换我等你了】。字迹被水渍晕开过,又小心地晾干了。便签背面是幅简笔画:两个小人站在银河两端,用抛物线传递装着星星的漂流瓶。
窗外,今年的第一只蝉开始鸣叫。周小渔摸出抽屉里的玻璃罐,里面装着365颗纸星星。她拆开第279颗——是去年林晓阳离开那天折的,里面写着:【今天开始,我要成为配得上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