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号外卖好了吗?”小李站在吧台四处张望,刚进店里就已经搜寻了一遍所有外卖标号,实在没有找到只能渴求在吧台得到回复。这是一家炸鸡店,店里生意很好,店里五六个员工在不到二十平的空间内有条不紊的工作。
“你的24号?”前台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回应,手上还在继续一袋一袋打包。
“是的!”小李道:“我看30几号都出来了,24没找到……”
“你给客人打电话,客人点的全鸡需要的时间长,大概还要十分钟,另外有一个东西没了需要更换……”
“电话打了,你来说,清楚些!”
“您好……”
片刻沟通后,前台还回了手机,“说好了,客人可以等,你上报吧!还有十分钟就好……”
小李操作完,转身出去,十分钟左右小李重新回到店里,24号已经在打包,看看手上的时间所剩无几……在这十分钟里,小李取了另外两个单的外卖并且平台新派的三单也同时取餐了。虽然这边耽误了点时间,但总体还是很幸运,其它单子都没有等待,时间虽然紧,只要全速前进应该来得及。
正在盘算着,24号已打包好,小李简单核对了餐食,迅速扬长而去……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
“好,放门口拍照就行!”
这是在经历了多次超时罚款总结的经验,在进入小区后打电话,尽可能节约每一秒,以防止超时罚款!小李出了电梯找到对应的门牌号,挂在门把手上,拍了水印照片迅速走到电梯旁按下电梯,电梯刚好下来,这也是一个经验之谈,每次送餐电梯多按两层防止被困在高层等电梯,这也是外卖员被小区居民嫌弃的理由之一……
小李顺利送完四单时,另外两单已经不足五分钟,电动车飞快行驶,在连续超速连闯两个红灯后到达小区。
“不要命了,这么快……”
“闯红灯也不看车子,找死吗?”
一路上的谩骂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外卖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波澜不惊”。
……
这些是路上车主的咒骂,一开始时还会偶尔反驳,后来变成瞪车主两眼,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首先人家说的确实是实话,自己有错在先,红灯情况下电动车毫不顾忌并且在机动车道任意穿梭,很少顾忌路况;再者就是换个位置思考自己曾经比他们骂的还要难听,心里更气愤!最后就是没有时间更没有理由去争吵,一旦耽误可能就会超时,得不偿失!至于说这样横冲直撞的理由是什么?那就是争分夺秒,为了避免一两块最多几块钱的处罚!如果说为什么不能安全第一,这个也尝尝告诫自己,可是每日无形的催促让他们已经形成了大脑的记忆,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只有拼命向前冲的焦急和“肌肉记忆”……或许闲下来时会闲聊哪个摔跤了、哪个碰到电动车了、哪个被车子撞了,才会讨论“嗯,要慢一些,安全第一”,然而一单单的启动后这些自我警告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我已经到了小区,时间来不及,我先点了送达,马上就上楼,不好意思!”
“您好!我已经到了小区,先点了送达,时间来不及,我现在在10号楼,几分钟就到9号楼给您送过去!”
两单匆匆忙忙送结束,小李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已经进入午高峰时段,几乎所有的外卖车都被无形的智能机器同时调动,来回穿梭,同样的场景、相同的故事、一样的沟通在整个县城的每个角落发生着。不同的是路上没有了行人,汽车也少了很多,然而阳光更加充足,这座小小城市俨然如一座大大蒸箱,无情的蒸烤着每一个骑行者……
“渴死了,出来半天竟然没有上一次厕所……”
“今天单子也不怎么样,没做多少,还忙成这个样子……”
“我都喝两大瓶水了,身上是湿了干,干了湿……”
“我今天撒了一个餐赔了人家,白跑半天……倒霉……”
“你算好的,今天有个跑的太快刹车急刹,差点撞人家车上去了,还好只是自己摔了一跤,人没事,车子也没事,只是一车十几餐毁了七八个,这几天都白干……”
“以后还是要注意点,尽可能慢点,餐毁了只能自认倒霉,碰到人家车那就更麻烦了……”
“怎么慢?我今天就等了一个红绿灯,超时三单,直接罚款,也倒霉,就那一阵车子多,一个黄灯应该能过的去,我一犹豫没过去……”
午高峰已过,闲着的骑手们穿着各色的衣服聚集在阴凉处你一句我一句的唠着嗑,唠叨着每日重复的话题,第二天再重复同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