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8.请尽情冒昧【求收藏】

电影成片不过两个小时。

在这个场景的戏份大约三四十分钟,但拍摄可能要十几天,甚至更久。

哪怕只是非正式拍摄的试镜走戏,也得花好久,更别说还有那些零零散散的小问题。

不过大致是方向还是有的,

演员也很快找到了感觉,

其他的问题,可以边拍边搞定。

夜晚收工。

顾九思看了一下今天的成果,

效果没得说。

包括黄小明和大蜜蜜的表现都相当的不错。

小明哥不用多说。

他演技还是有的,再加上他饰演的编剧这个角色难度并不高。

执拗、不近人情、不通世故、古板认、追求正义、极恶如仇等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正派角色。

相比于其他黑白两混杂两面性的角色,这个角色始终如一,

只要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还是很好拿捏的。

至少对黄小明来说并不困难。

至于大蜜蜜。

看得出来,

剧组筹备的这段时间,她还是努力了了一下的,虽然谈不上惊喜,但并没有拖后腿。

……

《扬名立万》虽然有一定的悬疑元素,但更多的还是喜剧色彩。

顾九思想抓的也是后者。

不然他也不会非要把葛大爷和徐争给请过来了。

特别是前期,包袱相当的密集。

还有许多电影方面的玩梗和吐槽,明面上说的是民国的故事,

实际上也在内涵如今的电影圈。

前期的剧情也很简单,

【落魄大亨】陆爷邀请【编剧李家辉(黄小明)】、【烂片王导演(徐争)】郑导、【落魄影帝(葛大爷)】、【花瓶影后梦蝶(大蜜蜜)】以及【好莱坞龙套阿达(张景)】相聚一处公馆,准备主角拍一部电影。

这帮人虽然互相看不上眼,

甚至还有点小仇,

但各有苦衷,在大亨陆爷的撮合下选择合作。

陆爷出手不凡,

打算直接拍之前轰动整个魔都乃至全国的【三老案】。

即魔都十里洋场最有名的三位大佬,掌管金融、航业、工业,

而就是这样的大佬,却在一夜之间被人密室杀死,

以这个案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拍成电影绝对大赚。

除此以外。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陆爷甚至把案件的当事人,也就是凶手齐乐山(颜王)和菜鸟警察(陈潇)给请了过来。

众人虽然有些惊讶,

但想着凶手参与创作,噱头直接拉满,也是各种说服自己接受了。

都报以最大的热情,想着就靠这部电影“扬名立万”了。

之前已经走过戏,把剧情、舞台和台词都走了几遍。

所以正式拍摄的时候,演员也有了大概的想法,进度也比较顺利。

嗯,

主要还是演员比较靠谱。

除了大蜜蜜和陈潇以外,其他的演员基本不用他管。

他只需要提出要求,演员就能给出他想要的效果。

甚至有的时候,

演员的表演层次和考虑范围还要比他原本要求的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大导演总是喜欢和一帮实力派艺人合作的原因。

舒服,省心!

说真的,

顾九思已经有些后悔选大蜜蜜了,每天晚上光是给她指点演技都得花不少时间呢。

顾九思也是服了。

大蜜蜜好几个晚上偷偷摸摸的进门,顾九思本以为对方是来找他交流经验感情的,结果人家是单纯来找他指导演技的。

是真的指点演技。

这种情况下,

直接导致顾九思不敢要求她饰演别的其他角色,

不然第二天绝对玩完。

绝对串戏。

早知道还不如请国际章、八亿姐和周公子呢。

人家是贵,但贵有贵的道理的,

不过,

吐槽归吐槽,顾九思还是选择帮助了大蜜蜜。

当然,

大蜜蜜肯定是要付劳务费的。

虽然现在结不了账,但后面有的是时间。

在顾九思的帮助下,以及大蜜蜜的用功和努力下,

她对苏梦蝶这个角色越吃越透,

再怎么说大蜜蜜也是科班出身,有一定的表演经验,现阶段它的表演也勉强拿得出手的。

把角色、剧情以及对手戏吃透,又多加练习,还有“导演”的帮助(不满意顾九思可以找个其他的理由重拍,不用点名大蜜蜜的问题。)

各种骚操作下来。

大蜜蜜的表现也算是达到了剧组的平均水平线,至少不至于成为被吊打的那个。

片场,工作人员在不断的调整。

尤其是灯光和摄影最为忙碌,

《扬名立万》的大部分剧情发生在一个晚上,所以电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黑夜,

当然,

拍摄的时候肯定不能一直让演员熬夜拍,

就算演员能熬,

晚上的时间也不太够,所以白天也要利用起来。

等片场布置好之后,

随着顾九思坐在监视器前,演员们也开始各就各位,

这场戏是凶手身份曝光,

众人一阵惊慌失措后又达成一致,然后开始询问凶手深挖细节。

黄小明饰演的编剧负责剧本创作,自然就是担当询问主力。

虽说编剧李家辉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但毕竟是文人,面对杀了三老以及对方十几个手下的狠人,

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

黄小明的表现也相当的不错。

先是掏出一个小酒壶,灌了两口之后再转头看向齐乐山,双手按在桌上,后背挺直往前倾,鼻梁上的眼镜微微下垂,营造出一种压迫感,

“齐先生,冒昧了。”

颜王不以为意,神情坦然:“不要有心理负担,请尽情冒昧。”

作为转行之前的资深记者,编剧李家辉和凶手对话,显得非常的有经验,

善于观察细节,逻辑严密,思维敏捷,再加上知识量丰富,

喜欢通过连绵快速的不断追问,迫使对方在回答的过程中出现漏洞和信息,然后抓住这些深挖,致使对方的破绽越来越多。

有点像警察的审讯路数。

齐乐山在他的连番攻击下,也渐渐的露出了破绽,

“为什么杀三老?”

“为钱呗。”

“当打手不是挺能赚钱的吗?”

“赌啊。”

“欠债了?”

“高利贷,走投无路,”

“多少?”

“三百万。”

“高利贷炸的是黄漂、白漂还是绿漂啊?”

“啊。”

“这年头,高利贷翻的越快,货币贬值得越快,到时候你把钱还上了,人家放贷的还亏了。”

“就是借钱还钱都得换成硬通货,”

“您算是琢磨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