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猎头来人

促使他做出决定的,是女孩过硬的专业素养:她是杭城外国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英语水平极为扎实,与沈浪交流对答如流,毫无滞碍。

作为沃尔玛在中国重要的采购分支,即便是义乌办事处,在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对外形象上,也必须与深圳总部保持高度一致。

一个能流利使用工作语言、形象符合国际公司气质的员工至关重要。

唯一让沈浪在叫出名字时偶尔出戏的,就是她那与这份国际范儿格格不入、略显乡土气息的本名——李翠莲。

此刻,李翠莲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小型包裹,轻轻放到办公桌边角:“沈总,有您的私人包裹,是从港岛寄过来的。”

沈浪瞥了一眼包裹的邮戳地址,随口问道:“翠莲啊,我之前跟你提过改名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翠莲粉嫩的唇瓣立刻委屈地嘟了起来,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沈浪,带着十足我见犹怜的萌态:“我…我父亲他不同意……”

沈浪跟她提的事,正是希望她把名字改掉。

“翠莲”二字,每次在办公室或者业务场合叫出口,都让沈浪感觉一阵微妙的违和。

“这个…我觉得你得好好跟你父亲沟通一下,”沈浪放下手中的笔,换了副语重心长的口吻,“一个好名字,绝对有其价值。它不仅更容易让人记住,增加你个人的辨识度,对你代表公司出去联络、发展都更有利。

好的名字能提升第一印象,无形中拓展人脉,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

闲聊结束后翠莲退出了办公室,带上了门。

沈浪这才将目光投向桌上那个来自港岛的包裹。

拆开封条,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文件静静躺在里面:开曼群岛公司的企业注册登记证原件、发起人决议书、首任董事决议书、公司唯一董事决议书、股权证明、股权转让书……指尖拂过光滑厚实的纸张。

沈浪的嘴角克制不住地向上扬起,最终化作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些薄薄的纸片,承载着他商业版图的第一块基石。

...

上午十点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室地板上划出一道道光痕。

李翠莲引着一位身着剪裁考究的米白色小西装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女子步履轻盈,刚踏入门内,脸上便绽开一个职业而不失温度的笑容,声音清脆:“沈总。”

沈浪闻声从文件堆中抬起头,眼底带着笑意:“孙经理,可算盼到你了,坐。”他抬手示意。

孙薇优雅地在会客沙发上落座,随手整理了一下裙摆,姿态从容:“沈总特意召唤,定是有好事要关照小女子了?”

“给你添些活计。”沈浪笑着将一份复印件推到孙薇面前,“还是注册公司,4家。关键点是,这四家公司全都是外资控股,注册地址和相关信息都在上面了。”

Loong——沈浪亲手在开曼群岛落下的棋子,名字直指东方神龙,它的分量,只有他自己清楚。

孙薇接过来,目光迅速扫过,笑容未减:“小意思,沈总放心,三天之内,给您送来。”

“痛快!”沈浪很是满意,“说说看,这回要几张‘老人头’?”

孙薇报了个数:“四家打包价,一千八百块。”

沈浪点头,起身走向墙角嵌着的保险柜。熟练地拧开,从中取出两沓崭新的百元钞。

他指腹熟练地滑过,精准地抽掉两张薄些的钞票,将厚厚一沓递了过去。“给,点好了。”

钱递过去时,沈浪心里飞快地盘点着:办牌照、租办公室、装修、电话线……加上这刚出去的1800块,私库缩水得比想象中的快。

好在……他看着Loong的文件,眼神又坚定起来。

孙薇接过钱,指尖飞快地捻动点数,清脆的声响在室内回响。数毕,她笑着起身:“沈总,款项无误。那我就不耽误您了,先回了?”

“好,我就不多送了。”沈浪也站起来。

“您留步,请忙!”孙薇笑着告别,踩着自信的步伐离开了。

...

1997年5月24日

刚过下午两点,李翠莲再次推开办公室的门,这次身后跟着两个人。

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子,正是天成人力的邓静竹。她一身米白色修身西装,内搭浅蓝色衬衫,领口别致地系着丝巾结。

淡雅的妆容衬得她眉眼干净利落,一双杏眼神采奕奕,唇角天然带着微微上扬的弧度。

她提着一个黑色公文包,步伐干脆利落,一进门便露出干练的笑容:“沈总!”

“邓总!”沈浪有些意外,从办公桌后站起身,“你怎么亲自来了?快请坐。”

他的目光随即越过邓静竹,落在她身后那位身上。

那是一位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他身板敦实,穿着一身洗得泛白、颜色快要褪尽了的深蓝色工人服,衣服紧裹着他厚实的肩膀和背部,手肘处磨得起了毛边。

脸庞是常年风吹日晒的黝黑,棱角分明,颧骨那儿红得像酱过一般,眼角的皱纹刻得很深,鬓角已掺了些许灰白。

一双手粗粝有力,此刻垂在褪色的工装裤旁,指关节大如枣核般凸起,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黑垢,掌心边缘覆盖着一层淡黄色的老茧皮。

三人在办公室的小茶桌前落座。茶水温热。

“沈总可是我们天成的贵客,您的单子,我哪敢怠慢?”邓静竹笑呵呵地解释着,指向身旁的男人,“这位是张昊强张副工,东方金属压铸厂的顶梁柱之一,专门负责生产和制造这块儿的硬骨头。请他出山,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

她的语气半真半假,透着一丝邀功的意味。

旁边的张昊强在邓静竹介绍时微微欠身,声音不高,带着股朴实的劲儿:“沈总。”

他目光沉稳,却似乎有些不习惯这种场面。

“张副工,你好。”沈浪回以温和的微笑,也微微欠身致意。

邓静竹适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递过来:“沈总,这是张副工的简历,您过目。”

沈浪接过来,目光扫过:张昊强,四十二岁,小学毕业。部队汽修工出身,转业后进了东方金属压铸厂,硬是凭本事从技术工一步步熬到了副厂级的技术负责人——副总工。

简历上学历一栏虽简薄,但厂子里沉浮七年的经历足以证明其技术功底。

“沈总,”邓静竹在一旁补充,声音压低了些,似乎要推心置腹,“张副工在压铸厂,辛苦是真辛苦,但钱……实在屈才。那边一个月就开800块。加上现在孩子眼瞅着要成家了,他这个当爹的,可不就得想法子多攒点彩礼嘛?”

她的眼神在沈浪和张昊强之间灵活地打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