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重生回来的未来战士,姜然报名参加《明日之子》只是临时起意而已。
作为一名真正来自明日的明日之子。
能在节目里闯进前几,成立个人厂牌,这一切都在姜然的预期与意料之内。
毕竟重生之前的他,就是专门混这碗饭吃的。
从音乐到影视,从舞台到幕后,他基本都有所涉猎。
他参加过选秀,也拿过奖,却没红起来。
他给人当过枪手,卖词卖beat,包揽混音编曲。
他还给资本当过牛马,凭灵感创作过不少短剧剧本,参与制作过几档还算热门的综艺。
科班毕业的他,甚至在刚出道时也曾演过几部网剧,做过演员梦,可最终却还是因为各种变故无奈被现实打败。
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浑浑噩噩二十几年,无错无过,平平淡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或许,这就是老天让他重活一次的原因?
谁知道呢?
......
经常重生的兄弟们都知道。
一个人在重生之后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变化,收获一些额外的惊喜福利。
姜然也不例外。
重生之后的姜然,五官得到了完美优化,颜值与气质也跟着提了上去。
不仅身体的柔韧性与肌肉强度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就连清晰敏锐的逻辑思维也重新占领了智商的高地。
省流——他变帅了,也变强了,但头顶没变得尖尖的。
尽管如此。
但他终究还是没能干碎资本的玩具。
只能说娱乐圈也许就是这样的吧,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行走在名利场内无人撑伞的他,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难走,如履薄冰,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这并不幽默,也并不讽刺,但很符合现实。
所幸他重拾起了前世积累的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寻回了曾经的人脉关系网。
就比如......
他以友情价位争取到的,特地为鹅厂备好的营销号与水军。
后世有一种较为夸张的说法。
说内娱完在2018,死于2021。
完在2018,是因为随着选秀综艺的大热与兴盛,新流量时代正式拉开帷幕,饭圈扩张雄起,正式改写内娱格局。
死在2021,是因为随着政策的出台发布,偶像养成选秀综艺被正式叫停,大热的流量文化骤然降温,饭圈至此进入定型寒冬。
不管真相究竟如何,也不管这种说法正确与否。
所有人都没法否认一个事实……
那就是,选秀综艺复苏与再次兴起的热浪,是从17年的这个夏天开始掀起的。
2017年6月中下旬。
鹅厂的《明日之子》与桃厂的《华国有嘻哈》一前一后陆续上线,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方式,共同点燃了整个盛夏。
2017年8月26日。
《明日之子》第11期与《华国有嘻哈》第10期同时播出。
始终被《华国有嘻哈》压了不止一头的《明日之子》,在这一期彻底迎来了数据上的追尾反超,并以诸多负面词条占领热搜,持续刷屏。
#姜然退赛#
#《明日之子》票数作假#
#《明日之子》黑幕录音#
#陈骁拒绝点评赫兹HeZ#
#薛之千怒摔话筒#
#薛之千罢录《明日之子》#
#杨蜜复活姜然#
#该退赛的是赫兹HeZ才对#
其中较为显眼的半数词条只在热搜上停挂了短短一会,随即便被微博光速撤了下去,只留下了寥寥几条相关标题。
【我尼玛!这鲨臂节目组真是黑幕明着来,演都不演了,连现场观众的骂声都一刀不带剪的!】
【呵呵...就凭主持人是张达达这一点,这勾八节目究竟什么鸟样自然可想而知。】
【心疼老薛,心疼姜然。】
【我这回对杨蜜真是有所改观,看在她力保姜然的份上,我决定三个月不骂她脚臭了。】
【楼上的剑冢野狗能不能赶紧去死啊,你是准备抱着这种过气的造谣老梗不放,带着入土进棺材吗?】
【姜然真的好帅啊啊啊啊啊啊,私募赫兹HeZ,节目组活全家啊啊啊啊!】
【不懂就问,这个叫姜然的我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有没有懂哥解答一下?】
【能不眼熟吗?《战狼2》到现在还没下映呢!这哥们在里边演的是那个BKing富二代!】
【有一说一,以这哥们的颜值长相真不应该退赛吧,我一个男的都觉得他是真的帅。】
【……】
随着节目播放量的极速飙升,微博热搜下的评论数量也开始疯狂增加。
不出所料。
节目组果然中套,咬上了姜然特地给出的【体面】毒饵,对他退赛的那期节目进行了重新剪辑。
但不管鹅厂再怎么帮着捂嘴封口,再怎么帮着遮掩清理,其放出来的节目正片仍旧难免留下些许痕迹。
这份不打自招的欲盖弥彰,彻底坐实了节目组的做贼心虚。
舆论发酵,《明日之子》被迅速推上风口浪尖。
那份流传出来的黑幕录音,之所以能够成功起到诱导作用,自然与铺天盖地的营销号与水军脱不开直接关系。
这,就是姜然精心筹备的回礼。
子弹还要再飞一会儿。
追综秀粉与吃瓜乐子人围绕着话题你来我往,讨论得一片火热。
突然刷屏的【姜然】二字,就这样传遍全网。
再一次闯进了诸多业内人士的视线之内,引来了部分有心之人的关注留意。
例如……
乐桦娱乐的掌舵者,杜桦。
以及坤音娱乐的创始人,秦周艺。
问:乐桦与坤音同时找上门来,想要和我签约,我应该选谁?
在线等,挺急的。
......
正准备开学返校,回北电专心上课的姜然,同时收到了两家娱乐公司抛出来的橄榄枝。
乐桦就不用多说了——国内招牌老字号,有资源有规模有渠道,偶像艺人的黄埔军校。
而坤音娱乐则是去年才刚刚成立的新锐公司,资源和渠道都有一点,但是没有底蕴,走的是不拘一格的2+4模式。
嗯,没错。
2个创始人+4个没出道的糊逼,就是坤音娱乐上上下下加起来的全部人马。
只能说确实很6。
乐桦给出的签约模板简单粗暴,跟哇叽叽哇的差不太多:
——分成低,年限长,有五险一金,有月薪低保,并且能保证一定程度的资源倾斜与营业曝光。
其中分成可以随着年限上提,但前提是能成功出道,业绩达标。
一句话总结:铁饭碗,公务员,下限高,上限低。
而坤音给开出来的模板就比较自由:
——分成相对较高,年限相对较低,没有业绩压力与考核要求,资源与曝光也没有保障,只有最基础的保险与生活费。
合同灵活,可以解约,剩余年限的买断费用十分良心合理。
如能出道营业,具体分成比例也可以再视情况进行协商上调。
一句话总结:进可攻,退可守,下限虽低,但是足够自由。
对比完两边的合同条款,姜然的心中已然有了明确偏向的答案。
谢谢你,乐桦!
你是个好人,你真的特别优秀,可我们两个也是真的不合适。
对不起,杜总!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是爱坤!
所以,与你相比,我真的更加青睐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