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日衍变法》

季风扫了一眼简陋的面板,顿时皱起了眉头。

结丹圆满,境界等级也太高了,自己练气未成,今后如何与对方增加因果呢?

除了因果还有好感度,季风转念一想也对,有好感结下的因果是善果,没有好感结下的因果自然——是恶果。

似乎,还可以通过得罪对方,提升因果?

“境界相差不大估计可行。”

“圣女裴青衣一个结丹期圆满,先不说能不能得罪对方,真要得罪了,奖励恐怕还未消化,就被一巴掌拍死了。”

季风摇了摇头,意识再次探入仙缘令,查看自己获取的奖励。

【仙缘;0/100】

【提示:仙缘与自身境界有关,累计圆满后,可获得第二条因果线。】

季风对这个兴趣不大,第一条因果线刚刚用上,第二条还早的很,继续往下翻。

【绑定成功,奖励;天阶下品功法《大日衍变》】

【大日衍变;共分六重,每重分入门、小成、大成、圆满。】

【第一重;练气期功法!】

【第二重;筑基期功法!】

【第三重;结丹期功法!】

【第四..........】

【大日衍变法;未入门0/100】

季风阅览着脑海中多出的功法《大日衍变法》看上去很好理解,运用起来似乎也不难……

功法品级按天、地、玄、黄,依次往下,每个阶级又分上中下三品,这大日衍变法可以说是很强的功法了。

方式与《烛火燃烧法》差不多,只是按照《大日衍变法》的步骤吐纳后,身体轻盈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没有之前修炼《烛火燃烧法》的那种疲惫感,反而吐纳起来,令他识海空灵,整个人的气色都好了不少。

“不愧是天阶下品修行功法,今后我恐怕能每天吐纳十二个时辰!”

季风心中欢腾,准备开卷。

《烛日燃烧法》中品灵根每天只能吐纳六个时辰,其余时间要进食、休息、散心。

现在有了《大日衍变法》直接省去了进食与休息,意识空灵后也无需再去散心。

一息、两息、三息........

季风不知不觉间,已经入定开始疯狂吸纳周遭灵气。

丹田处的道台,不知不觉间又凝聚出了一缕道纹。

【大日衍变;1/100未入门】

【仙缘令】的提醒让季风停了下来,发觉时间只过去了一个时辰而已。

“一个时辰,就凝聚出了第七条道纹?”季风一时间口干舌燥。

上个月他修炼《烛火燃烧》功法,三天入门,接下来的二十七天,几乎每天都吐纳六个时辰以上,才堪堪凝聚出六缕道纹。

这还是靠着惊人的意志力,两世为人让他更懂得把握机缘,并未像那些世家子弟,亦或者是乡野少年那般,时而松懈、懊恼、悔恨。

而是一直坚定的要……活着!

“不愧是天阶功法,一个时辰的吐纳,赶得上我以往好几天了。”

道纹,是道台吸收灵气后形成的纹路,也可以被称作修为!

凝聚九条道纹,再将这九条道纹夯实,凝聚一层白玉石阶,便是练气一层,后面每凝聚九条道纹,便能累计一层台阶。

练气期共十二层,越往后凝聚道纹越难,即便上品灵根的练气修士,练气十层便停滞不前,只能选择冲击筑基。

想要十一层、乃至十二层,除非是地品、天品灵根。

如果配上好的功法,即便是上品灵根,也能十二层天道筑基。

“有此功法,再加上练气丹与灵石,月末我恐怕能追平那些早早修炼功法的世家子弟了。”

季风思索着,第二个月考核修为,修为越高能选的术法就越多越强。

同时,俸禄也会翻倍。

他自然要好好拼一下,至于隐藏实力?

暂时不需要!

一个刚刚跨入练气期的小家伙,藏拙无异于自焚。

逃不掉,又无法反抗,不如直接装成天骄。

魔门也需要‘人材’否则怎么立足十万黑山?

至于修炼速度快,完全可以推给修行功法突破,《烛火燃烧》圆满后,吸收灵气的速度极快。

灵根只是基础,悟性才是天才的门槛。

只要不是特别夸张,就不会引起怀疑。

季风思索一番后,想到自己还有灵石与丹药,只是有了《大日衍变》丹药与灵石就留着后面成为练气期修士后再用,那个时候效果更好。

双耳不闻窗外,夜幕悄然降临,凉风习习而来。

再次入定,已是三个时辰过去。

季风的丹田处道台再次微微震动,凝聚出了第八条道纹。

感受着自己道台越来越牢固,吐纳起来也越来越顺畅,犹如打通了五脏六腑,身体进入了极为舒适的状态。

修士的道台,便如凡人的肺腑,修行功法便是增强肺腑。

经过数个时辰的吐纳,季风对《大日衍变》的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只是距离入门,依旧有些距离。

“还未入门,吸纳灵气如此强悍,天阶功法当真恐怖如斯!”

修行功法越熟练,吸收的灵气越快,有了对比才知道《大日衍变法》有多夸张,比黄阶上品的《烛火燃烧法》快了数十倍。

这一次,季风连续吐纳了九个时辰。

距离回到竹楼已经过去一天一夜时间。

第九条道纹,也在次日旁晚天色暗下后凝结而出,接着便是凝聚九条道纹,突破成为练气期修士。

这一步,需要更多的灵气,比凝聚出的九条道纹加一起所需的灵气都要多。

若还是以前,使用丹药以及灵石,都需要近乎一个月的时间才行。

“我即便不用丹药与灵石,按照这个吸纳速度,恐怕最多三天就能突破成为练气期修士!”季风难掩心中喜悦,按照这个速度月底成为练气期三层都有可能。

嗡——丹田一沉,开始下压。

道台上的九条道纹,经过灵气冲洗下压,每条道纹的间隙变得越来越小,直至变成一层有着纹路的白玉石阶,方才突破成功。

嗡!嗡!嗡!

每次吐纳,都是精纯的灵气灌入道台,犹如千金巨锤夯击道台,发出一道道灵韵。

经过三天时间的锤炼,九条道纹化作一层玉石台阶。

“成了!”季风双眸微微张开,感受着身体的变化。

除了轻盈许多外,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可当他微微调动丹田,一股暖流扩散全身,玉石台阶中所蕴含的灵力增幅全身,那种超脱凡俗之身的感觉,方才让他明白,自己已经踏出了那一步。

修行之路!

季风抬手揉了揉丹田处,仔细观察下可以发现。

白玉石阶就像是一个计量器,成为练气期修士后,便能吸收灵气存在道台之中,用的时候只要将道台中的灵力注入法器、术法之中,便能激发出威能!

季风没有法器也不会术法,只能让道台中的灵气增幅自己的肉身,或者是具象化,变作火苗在指尖跳动。

突破后,身体为了适应灵力的增幅,结构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皮肤从粗粝的淡黄变得有些白润,身体骨骼也变得更加结实。

就连气质也一扫尘土气,有了一股脱俗的秀气,双眸也愈加灵动。

【仙缘:1/100】

【大日衍变;12/100入门。】

季风注意了仙缘与大日衍变的动态,并未在意。

【仙缘令】的表面会自动弹出,他都已经习惯了。

此刻,他惊喜于自己的变化。

“长生久视之体,果真不假!”季风面色红润,身躯之中那种勃勃生机、有待发育成长的感觉,让人沉醉。

前世二十六七岁便已掉发、体弱、心悸,哪怕穿越之后,变成了十六岁的少年,依旧是身体羸弱。

直至此刻,境界突破,才让他看到了修行后最大的好处。

那便是身体在重回巅峰,返老还童真乃人间最大之幸事。

“仙缘的变动,应该是我成了练气期修士,正式踏入仙途。”季风激动之余,也看了几眼【仙缘令】上的动态。

突破就增加仙缘,由此可以推算出,今后境界达到一定程度后,便能凝出第二条因果线。

第二条动态,是《大日衍变法》的熟练度。

先前修炼黄阶上品《烛日燃烧法》三天时间便已经入门,一个月就已小成。

上品灵根,天资聪颖者,如韩历那般,恐怕《烛火燃烧法》都已经修炼到大成了,本就是普通功法,唯一的门槛便是灵根,所以要求不高。

就算是下品灵根,假以时日也能修炼到圆满境界。

按照注明,《烛火燃烧法》在特定的灵气环境中,需一甲子的时间才能修炼到练气九层。

教习长老们也说过,神火教的灵气充盈,三十年便能修炼到练气九层,尝试筑基。

如果使用灵石与丹药,十年也不是问题。

这么一算,似乎还挺快,季风却不敢丝毫大意,谁知道能不能安稳的修炼十年,恐怕就算成为正式弟子,也会月月有考核,年年有指标。

魔门即便不吃人,恐怕也会疯狂压榨,将投资出去的资源,加倍收回来。

否则,为何称呼为魔门呢?

对外没有底线,对内同样毫无底线。

两世为人的季风很清楚,这种制度下,之所以没有人反抗,大概率是有了反抗能力,就被招入了到了利益团体,那还反抗什么,直接开始享受了。

“这个月考验修为,那就将修为提升到上等水平,挑选一门功法,俸禄也会再次翻倍。”季风心底盘算着月底的考核。

天阶功法《大日衍变》如今熟练度依旧很低,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来计算,这个月入门都难。

突破之后,意识空灵,也令季风思考了很多,当下最要紧的是要天阶功法入门。

但,也不能急于一时。

最终决定出门逛一圈,三天不出门了,该出去转转了,要是直接一个月不出门,肯定会被人怀疑。

临行之际,却是想起了还有灵石与丹药没有使用,或许使用丹药与灵石,可以让《大日衍变法》的修行进度提速。

.........

峡谷内只是预备弟子与杂役弟子生活的区域,正式弟子不管是外门还是内门弟子,都在峡谷深处的五大山峰居住。

每一座山峰,都燃烧着一道火焰,犹如黑夜中的明灯。

主峰,幽冥鬼火在祭坛上摇曳,白色的恐怖火焰中甚至能听到阵阵哀嚎与嘶鸣。

“今年资质都这么差吗?”暗红色的洞府中,尽头是悬崖峭壁,洞口月牙形状,此刻有位青衣女子,背对禀报之人,身形狭长透着一股子冰冷,光是从背影看去便让人心声寒意。

先前负责考核的外门长老,说道:“还有一位地灵根苗子,考核前被海长老单独带走了。”

听到对方提起海长老,裴青衣的衣角微微一颤,那位老魔可不是普通的长老,而是太上长老,一位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

当初她便差点栽在这位老魔手中,幸好上代圣女急需一位传人,才将她保下。

“罢了,一年之内挑选一千位练气六层,三十六位练气后期,当做炉鼎来培养,直至培养出最优秀的一位!”裴青衣眼底微动,似是下了某种决心。

那位外门长老闻言,脸上有着不易察觉的喜色,道:“殿下若是培养炉鼎,不如从亲传弟子中挑选,想必教主也会鼎力支持,这些预备弟子,实在难堪大用。”

“不,亲传魔子,底子都不太干净,今年若是不够,便从明年、后年的预备弟子里面挑!”

裴青衣眸子冰冷,忽地补充道:“我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