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本书全面总结和剖析了中国人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过程中的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从备局、设局、布局、对局、收局等几个角度举例阐述饭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让你在饭局之上尽显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有助于你在觥筹交错间结交贵人,轻松成事。
    民俗文化10.2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论语》是对樊登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他捧着《论语》反反复复地研读了20年。樊登发现,《论语》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我们当下遇到的各种痛苦,孔子早就解释清楚了。西方的心理学、现代的脑科学,都是对《论语》很好的验证。今天的创业者、焦虑的父母们,又都是当下最需要《论语》的读者。《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书中的每一句,都结合了当代的生活和今天的科学理论。本书的特色,是既还原了《论语》本
    中国文化29.5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西门庆如何在商场和官场“摸爬滚打”,一步步获得巨额财富和高官地位?潘金莲的身世和情爱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她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西门府的仆役丫头,社会上的僧道巫卜、三姑六婆,这些小人物是如何生活的?明朝有哪些至今还在沿用的节日习俗?吃饭买衣、购房置地到底要花多少钱?《金瓶梅》中描写的日常餐饮反映出怎样的世道兴衰?……《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中国古代文学名之一,是研究中国明代中后期社会
    文化研究32.7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旷世巨著《地球编年史》,突破性的畅销书,影响力持续40年而不衰,被译成30种文字,全球销量2000万册。年复一年,震惊世人的证据被不断地发现,它们挑战着早已建立的地球生命起源论,并用这些证据向我们证明,一个更为先进的地外文明曾在我们的星球上居住过。《第十二个天体》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强烈地证明了那颗“谜之行星”──尼比鲁的存在。它告诉我们,其上的宇航员为什么要在数个世纪之前来到地球,并通过他们的形象
    神秘文化21.6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墨子》就是记载墨翟言论和墨家学派思想资料的总集,全书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墨子》一书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堪称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观点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借鉴与学习。《墨子全鉴》典藏版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加以精校
    中国文化16.7万字
    6.2万人气
  • 会员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府河、南河、锦江,河流见证了古蜀之地的生长与变迁;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九眼桥,成都的老灵魂仿佛时刻走在桥上;泡菜、盖碗茶、龙门阵,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老板娘,嬢嬢、市井粉子,成都女人将锐利与温婉结合得恰到好处;青春、酒精与音乐,九眼桥边挤满了不怕醉的年轻人。本书从自然景观、饮食习俗、文脉痴癖等不同维度对成都这座城市进行了介绍,从成姆斯特丹到千年少城、
    地域文化12.7万字
    6.1万人气
  • 会员
    如何轻松学到《道德经》的精髓?如何打破艰难晦涩的语句直达道学根本?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道德经》的智慧解决难题?……本书从《道德经》八十一章原文出发,讲解每一章的核心要义,将晦涩难懂的原文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表达,把老子的智慧与生活、工作中的痛点、盲点相结合,转难为易,化繁至简。《道德经》的思想精髓与我们的惯性思维往往相反,我们重“有”,老子重“无”;我们重“强硬”,老子重“柔弱”……齐善鸿结合三十
    中国文化24.6万字
    6.1万人气
  • 会员
    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著作里告诉我们:暴力其实在减少,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特别和平的时代。他以暴力水平为标尺,用“六大趋势”重新归纳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并展示了大量数据资料和上百幅图表,量化了暴力减少的趋势。平克认为,解释暴力减少的关键在于理解将我们推向暴力的“五种心魔”和将我们带离暴力的“四位善良天使”,以及这些内生的心理机制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人性并没有改变,但诸多有利的外生力量(如政府组织、
    文化史61.2万字
    6.1万人气
  • 会员
    《文化常识全典》汇集了古今中外几千则基本的文化常识,内容包括哲学、文学、书籍、语言、文字、美术、工艺、音乐、舞蹈、曲艺、体育、休闲、名胜、古迹、饮食、服饰、教育、称谓、礼俗、节日、历史、典故、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天文、太空、历法、自然、地理、交通、生物、环境、科技、医学、通信、传媒等诸多方面,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既能丰富知识储备,开拓视野,还能对日常生活起到提示作用,称得上
    理论34.6万字
    6万人气
  • 会员
    《中国人的智慧》以易懂的语言,阐释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基本包含中国原典精髓。看完本书,中国智慧的精华也便算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
    随笔12.7万字
    6万人气
  • 会员
    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为了纪念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我们特推出了曾仕强经典语录及系列国学经典珍藏版图书。家风是基本而重要的家庭教育。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带领孩子成长,是每位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本书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
    中国文化7.6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四书》原文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由整理者校以多种版本而成;译文则分别约请陈晓芬(《论语》),王国轩(《大学》《中庸》),万丽华、蓝旭(《孟子》)完成。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以对开的方式排版,便于读者阅读。相信读者在阅读《四书》原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经典的无穷魅力。
    中国文化19.5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唐代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1卷。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并驱争先”。这是一部相当有趣好玩的书,全面反映了唐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大千风貌。
    中国文化59.1万字
    5.9万人气
  • 免费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文化评述20.8万字
    5.9万人气
  • 《日本文化》是铃木大拙代表性的禅学著作,开启了西方思想界了解东方文化的大门,使得西方世界开始对日本佛教产生兴趣,也刺激了日本人对佛教的再度关注。《禅与日本文化》由铃木大拙在美、英各大学讲授“禅与日本文化”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旨在向西方人士阐释禅宗如何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了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儒教、武士道、剑道、俳句、茶道以及对自然之爱。铃木大拙认为,禅在日本人的性格塑造方
    各国文化15.7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
    中国文化25.3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时的观感笔记,包括《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这三部分内容,书中以敏锐的触角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崛起中的作用。此外,作者还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的不同,这种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深刻洞察,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别样的思考。
    随笔17.2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杨照,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老子》《荀子》《战国策》)的选读和导读。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
    中国文化47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民族文化12.2万字
    5.9万人气
  • 会员
    《吴子》自战国后期就已成为与《孙子兵法》齐名,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兵书经典。今本《吴子》共三卷六篇,定型于北宋元丰年间的《武经七书》,基本采用对话体的方式撰述而成。全书紧紧围绕“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八个字展开,强调“内修文德”的治国理念,探讨战争的起因与的分类,提出“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治军思想、“总文武”“兼刚柔”的将帅论,以及“审敌虚实”“因形用权”的战术指导思想。《吴子》既有思想深邃的“
    中国文化30.9万字
    5.9万人气